李秉樞

李秉樞,男,漢族,出生於1940年,中國共產黨員。

基本信息

陝西岐山縣工委書記

李秉樞 (1910~1940) 字時齋。陝西岐山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青團,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7月,中共岐山縣委遭破壞,李根據黨章要求堅持活動,四處聯絡本縣中共黨員,恢復了中共岐山地方組織。
1929年,李到鳳翔師範學校和三原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讀書,翌年又轉學西安第一師範學校。“九一八”事變後,他在一師和省一中組織抗日救亡團體前衛社,帶領學生罷課、遊行、查禁日貨。國民黨岐山縣黨部勒令學生停止抗日宣傳,李利用寒假串聯省城岐山籍同學回鄉與縣黨部書記長辯理,並當場摘掉縣黨部吊牌,把抗日救亡的標語貼在縣黨部門外牆壁上。開學返回西安,參加了省城學生搗毀國民黨省黨部、驅逐省教育廳廳長李范一和在民樂園質問國民黨考試院院長戴季陶、燒毀戴乘坐的小汽車等活動。暑假回岐山,還同周肇岐、李文華等發動了一場交農運動。
1933年夏,李由一師畢業回縣任教育科督學。8月到南坡寺國小任教,組織學生成立自勵讀書會;
1934年任南坡寺國小校長,進一步宣傳抗日救國。
1937年春,中共岐山特支改為岐山工委,李先任工委組織委員,後任工委書記。盧溝橋事變後,全國抗日戰爭興起,然縣教育科科長蔡蔚啟仍打擊迫害宣傳抗日的進步教師。李發動益店國小的師生揭露蔡貪污教育經費醜行,迫使省教育廳將其撤職,但當局亦以“共黨嫌疑”的罪名將李解職。他向各界揭露縣政當局意在破壞國共合作抗日大局的真相,使當局十分被動難堪,只好請他到縣府供職,遭他拒絕。
1938年9月,中共西府地委委員任戈白、王宏謨到岐山,在李秉樞家召開會議,宣布中共陝西省委關於將中共岐山縣工作委員會改為岐山縣委員會的決定,並宣布了縣委組成人員,李改任縣委宣傳、統戰委員。
1939年4月,李在龍尾鄉鄉公所謀到會計職位,以此為掩護,宣傳中共的抗戰路線,團結各界人士,共同支持抗戰。李還在益店國小兼義務教師,給學生講解《賣炭翁》、《石壕吏》等名篇,常常聲淚俱下,聽者無不動容,階級覺悟、民族覺悟日漸提高, 這所學校高年級的兩班學生中, 就有許多人在他的教育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0年5月21日因病逝世。中共七大會議期間,被中共中央組織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中科院地學部副主任

李秉樞(1913 9—1996 3)曾用名李秉素、李子中,民國2年(1913年)9月出生,安徽省濉溪縣新蔡鎮李莊人。
民國18年至民國19年間曾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宿縣濉溪區區委委員,參加過宿東農民暴動,失敗後與組織失去聯繫。民國27年重新入伍,次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宿縣濉溪區農會主任、淮北相山游擊大隊大隊長。
民國28年3月,任蕭宿永游擊支隊三營(後編為六旅十八團三營)營長。
民國30年春,任十八團副團長。
民國31年初任泗宿縣總隊副總隊長。年底任蕭宿銅縣部隊參謀長兼路西抗營營長。
民國33年12月任宿西縣總隊副總隊長。
民國35年1月調任豫皖蘇軍區八分區獨立一團團長。
民國37年任山東省濟南市新市區警備司令。
民國38年春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二十六軍後勤部副部長。
是年冬,調任中央軍委聯絡部任三處副處長。
1954年底轉業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長兼黨委書記。
1964年後任中科院地學部副主任、空間中心副主任、五局局長。
1982年離休,1996年3月病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