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澤

李福澤

李福澤(1914—1996),山東省昌邑市人。1936年投身革命,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6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上海大夏大學肄業。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昌邑縣委軍事部部長,魯東遊擊隊參謀長,魯南第一區隊區隊長,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八支隊一團團長,第一旅一團團長,旅參謀長,魯中軍區第三師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魯中軍區警備第三旅旅長,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十一旅旅長,縱隊參謀長,安東軍區副司令員,第四縱隊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四十一軍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參謀長、副軍長,中南軍區司令部軍訓處處長、作戰處處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兼作戰處處長,訓練基地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兼基地司令員。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6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生平年表

1935年 考入上海復旦大學,後轉入大廈大學。1936年參加上海救國學生聯合會。

1937年9月 赴延安陝北公學學習。

1937年11月 奉命回家鄉組織抗日武裝。

1937年12月 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8月 山東縱隊副指揮王建安指揮了淄河反頑戰役,李福澤作戰十分勇猛, 率領全營首先攻占絲窩村,然後一氣攻下18個山頭。

李福澤 李福澤

1939年10月 1支隊副司令員錢鈞率李福澤1營駐紮五井鎮,忽遭日偽軍偷襲。在錢鈞的指揮下,李福澤趕赴北門,率1、2連死守,同時命令一個副連長帶一個排從側面迂迴夾擊,打退了偽軍。

1945年5月 魯中軍區發動蒙陰戰役,“老1團”擔任主攻,團長李福澤選派4人化裝進城,在內線關係配合下,夜晚乘敵不備,摸進西門門洞,用炸藥炸開了城門。

1948年10月 在塔山堡陣地,34團的一個連與敵“榮譽第8師”的一個 團激戰,打退敵人無數次進攻,當我增援部隊趕到時,全連僅剩7人。

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 回國,相繼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軍參謀長、副軍長,中南軍區司令部軍訓處處長、作戰處處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兼作戰處處長,訓練基地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國防科委副主任兼基地司令員。

1955年 被授予少將軍銜。

1958年10月起 歷任國防科委某部副司令員、代理司令員,國防科委副主任兼某部司令員等職,在祖國的西北戈壁艱苦奮鬥了十六個春秋,先後直接參與組織領導了一批飛彈和衛星的發射等重大試驗任務,為發展中國國防尖端技術。

1996年12月24日 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主要事跡

為部隊要糧,卻分給了老百姓

20世紀60年代初,李福澤在北京見到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他那時還兼國防科委第五設計院院長,李福澤任司令員的東風飛彈基地正歸他管。

劉亞樓指責李福澤的部隊把戈壁灘的沙棗樹林,毀了幾十公里。原來是部隊將沙棗葉子磨成粉,可以摻著糧食吃。李福澤在辦公室,自己提筆給上級寫了一份檢查報告,隨後,李福澤向副總參謀長楊成武將軍申請要糧食。

李福澤 李福澤

周總理來到中央軍委會議的會場上特地為火箭部隊安排糧食。不到一個月,上級通知他們派人到北京來押運糧食。但專列停靠在一個荒涼的小站上加水時,遭幾百名饑民蜂搶。

李福澤最後面對艱難的抉擇:“把剩下的糧食、乾菜全都卸下來,分給當地老百姓!”“首長,這可是咱們部隊的救命糧啊!”“執行命令!”說完,他掛斷了電話。專列車廂打開了,剩餘的糧菜分給了當地民眾。若干年後,說起當時的決定,李福澤還是長嘆一聲,說:那是很痛苦的一個決定啊。

凡是在原國防科委系統經過文化大革命的人,特別是在基地乾過的人,都知道李福澤有個綽號——“西霸天”。

綽號由來

第一種說法:出自江青。1974年江青有個講話,說在國防科委系統,李福澤是誰也不敢惹,誰也惹不起的“西霸天”;江青之所以稱他為“西霸天”,主要是因為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所作所為。

第二種說法:是因為李福澤有一點霸道,特別是他出任司令員以後,好多事情他說了算,對他有意見的人就給他起外號。對此,他頗不以為然,他說:“軍事主官嘛,就要敢負責任,不敢說,不敢管,說了不算,還當什麼主官?”

評價

他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他學習勤奮,工作勤懇,勇於奉獻。他胸懷坦蕩,光明磊落,聯繫民眾。他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和名利,保持了革命晚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