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羅克佳華董事長]

李瑋[羅克佳華董事長]

李瑋,現任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1994年赴美留學,後在美國JOINTFAR公司市場部從市戰略發展工作。2003年,李瑋放棄待遇優厚的工作回國創業,受各投資方委託,組建成立了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在李瑋的帶領下,羅克佳華發展迅速,短短四年的時間就已經成為能源和環保領域的領軍企業。由於在信息化推動節能減排中的貢獻突出,羅克佳華榮膺“中國信息化傑出企業獎”。

基本信息

簡介

李瑋李瑋

李瑋,現任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1994年赴美留學,後在美國JOINTFAR公司市場部從市戰略發展工作。2003年,李瑋放棄待遇優厚的工作回國創業,受各投資方委託,組建成立了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

在李瑋的帶領下,羅克佳華發展迅速,短短四年的時間就已經成為能源和環保領域的領軍企業。同時,作為信息化高新技術企業,羅克佳華以其信息化和自動化優勢,始終引領信息化、自動化行業的發展。由於在信息化推動節能減排中的貢獻突出,羅克佳華榮膺“中國信息化傑出企業獎”。

李瑋作為太原高新區第一批拓荒者,在高新區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難,建成了如今受人矚目的羅克佳華工業園。李瑋帶領企業員工始終堅持走引進、吸收及自護創新相結合的技術研發道路,依託世界簡短的高科技,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產品。目前,羅克佳華主要技術ACC和主要產品智慧型MCC已經廣泛套用於煤礦安全生產、節能和環保領域,羅克佳華的高新技術,正為事關國計民生的安全和環保領域保駕護航。

先進事跡

李瑋帶領的技術開發團隊,經過3年的潛心研發,推出了環保領域的“環質量與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系統”,從根本上解決了“只監不控”的問題,為全國環境治理工作提供了新舉措。其技術的領先性和創新點,在全社會引起轟動。

羅克佳華環保監控系統,首先在我省試點,建成了全國首個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截止目前,羅克佳華“環境質量與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系統”已在全國各地普遍使用,是環保部的推薦技術,獲得“國際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成果金獎”。

羅克佳華目前是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同時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火炬計畫項目等6項國家級科技任務。是全國馳名的高科技企業。

企業成立5年來,受到國家各級政府、各級領導的支持與關懷:

2005年7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親臨羅克佳華視察指導工作,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利用先進技術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總書記的親切叮囑,指引著我們投身到煤礦安全生產保障系統的研發工作中;

2006年9月10日,曾慶紅主席蒞臨羅克佳華視察工作,對我們的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佳華人邁出了向環保行業進軍的步伐;

2007年,曾慶紅主席蒞臨羅克佳華視察工作,黨和國家領導人再次為羅克佳華指引了發展的方向,信心百倍的佳華人吹響了向節能領域進軍的號角……

企業建設方面,李瑋非常重視企業的內部管理和人才引進。2008年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發展要求,李瑋對企業內部組織構架進行最佳化,最佳化後的組織構架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引進高素質人才,提高效率和效能,促進羅克佳華的發展。

在企業文化建設,李瑋將“簡單就是智慧,學習就是力量”作為司訓,為員工提供了大量進修和實踐的機會,激勵著每一個佳華人不斷學習、積極進取。同時,企業為員工創辦的職工書屋被授予“高新區優秀職工書屋”的光榮稱號。在李瑋總經理的正確領導下,羅克佳華工會積極作為,為受災地區捐款捐物,為貧困兒童提供幫助,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都少不了佳華人得身影。羅克佳華工會連續兩屆被太原市總工會評為“青年文明號”,“模範企業”等榮譽。

羅克佳華今日輝煌的鑄就,包含了各級領導的關懷,社會各界朋友的關注,合作夥伴的支持,每一位佳華人的奉獻。在未來的發展中,李偉將帶領羅克佳華為全社會的安全生產、降本增效保駕護航,為實現碧水藍天提供科技保障,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肩負起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

在企業不斷壯大和發展的過程中,李瑋也受到社會各界充分肯定。李瑋個人主要榮譽有:省外商投資企業優秀企業家、太原市二00五年度特級勞動模範、太原市優秀青年人才、太原高新區2005—2007年度傑出企業家等。

發展傳奇

李瑋李瑋

李瑋,男,1971年5月生。現任太原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五年前,李瑋放棄了海外舒適的工作條件和優厚的待遇,把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自動化、信息化控制技術帶回到家鄉太原,創立了太原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公司現已發展成為一個集自動化控制、信息化集成為一體的專業化產品設計、研發、製造公司。李瑋把先進自動化控制和信息化集成技術套用於污染源線上監控項目,獲得了一項發明專利(一種污染物及淨化過程實時監測和分層控制供電系統)和九項軟體著作權(佳華星GPS定位系統V1.0,佳華星節能減排專家系統V1.0,佳華星12369舉報平台系統V1.0,佳華星排污交易權管理系統V1.0,佳華星排污征費系統V1.0,佳華星三維地理信息系統V1.0,佳華星設備管理系統V1.0,佳華星數位化三維礦井系統V1.0,佳華星環保應急預案平台系統V1.0)。此專利技術解決了對污染物排放及淨化過程既監又控,針對不同排放和淨化過程採用不同控制方案,並已套用到山西省809家企業的“污染源線上監控系統”項目中。

在李瑋的領導下,羅克佳華2008年資產總計達到2.25億元,主營業務實現利潤3800餘萬元,上繳各項稅費400餘萬元。環保智慧型MCC已達到年產3000台的規模,該產品採用高性能MCU為控制核心,具有多路模擬量、數字量採集和數字量輸出功能,以GPRS為通信手段,具有不受地理限制、性能穩定可靠、成本低和低功耗等優點,是節能減排領域的重大創新成果,對推動全國環保產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在李瑋總經理的帶領下,公司連年取得驕人的業績,受到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關心和支持,黨和國家領導人幾位領導人先後親臨公司視察指導。省委省政府,市政府,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領導親臨公司作具體指導,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表彰李瑋的突出貢獻,太原高新區05、06、07連續3年授予“傑出企業家”,中國共產黨太原市委、市政府授予“太原市優秀青年人才”,太原市人民政府授予“太原市特級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海外歸來

“企業有超標排污行為。”與省環保廳聯網的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頓時警鈴大作。環保人員立即向企業發出警告,企業接到警告後,必須在4小時內解決超標排污問題,否則,環保人員按動鍵盤,系統就會對企業的進料系統實行遠程斷電……這是記者在省環保廳監控室看到的全國第一套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這套世界領先的自動監控系統,是2007年由中美合資太原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自主研製成功的,其領軍人物就是該公司董事長、我省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李瑋。

不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今始開。外表陽光帥氣只有38歲的李瑋是地道的太原人,1994年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赴美攻讀韋恩州立大學自動化專業碩士,畢業後就職於世界500強的美國羅克佳華公司。2003年底,李瑋創辦了中美合資太原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以信息化技術推進工業領域的環保、節能、安全生產的高科技公司,在反哺家鄉、造福鄉梓的同時,李瑋也實現了自我人生價值,不但成為太原市特級勞模,擔當了奧運火炬傳遞手。

“投資的硬環境固然重要,但軟環境同樣不容忽視,尤其要有足夠的真誠”

2003年,美國羅克佳華公司決定來華投資,李瑋作為談判組成員回到了闊別9年的祖國。李瑋坦言,太原並非投資首選,但跑遍了大半箇中國,考察結果令談判組大為失望,許多一線城市對羅克佳華公司的價值僅僅停留在世界500強這塊金字招牌上。他們更看重單體投資額,張口就問“企業規模多大、用工多少、利稅幾何”,而這家用高新技術提升產業的公司,單體投資額並不大,用工也只有區區幾百人。

峰迴路轉。李瑋想起在美國時與山西省貿促會領導曾有一面之緣,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與他取得聯繫。對方聽說是一家高科技公司,馬上表示歡迎。時任省長的張寶順非常重視,李瑋一來就安排會見。

撲面而來的真誠,令李瑋如沐春風。

“投資的硬環境固然重要,但軟環境同樣不容忽視,尤其是要有足夠的真誠。這種真誠表現在,不是把人家‘忽悠’來就萬事大吉,而是與企業同舟共濟,攜手克難。”五六年前,來晉投資的外企尚未形成規模,合資、外資企業辦手續的“綠色通道”還未形成。正當李瑋為此犯愁時,公司所進駐的太原高新技術開發區專門成立了羅克佳華引進小組,管委會主任張新偉親自帶著十幾個人為他們搞服務,協調駐地單位,跑工商、稅務、海關、土地等手續,為此不惜搭上私人關係,結果不到一個月就把所有手續辦了下來。更讓李瑋感動的是,公司搞基建時,高新區機關幹部組織過多次全員義務勞動,幫助他們搞土方……李瑋感慨地說,事後證明,公司若放在其他城市遠沒有現在這樣有作為。

山西的這種真誠還表現在,創造一切機會讓關鍵部門和領導去了解企業在做什麼。2004年11月,當羅克佳華在建期間還是一個空廠房時,省科技廳和太原高新區就想方設法將來晉調研的國家科技部副部長馬頌德請來,向人家“推銷”羅克佳華正在研發的技術,由此,這個名為“煤礦自動化控制中心ACC”的項目被列入“國家火炬計畫”。李瑋他們一邊研發一邊申報,技術研製成功了,“國家火炬計畫”項目也申請下來了。

“如果不是來山西投資,就沒有今天這樣驕人的成就”

高科技要深入基層、面向套用,這是羅克佳華公司的“司訓”。蓄勢待發的山西急需依託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和新的管理經驗最佳化升級傳統產業,雙方的理念與願望在現實中碰撞後,迸出雙贏的火花。

“我們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靈感來自省委書記張寶順。”李瑋說到這裡有些興奮。那是2006年9月,張寶順陪同曾慶紅副主席前來羅克佳華考察,當他得知公司的研發方向由傳統的末端監測轉向過程監測時,馬上提醒李瑋,這個技術可以套用到山西的環保監測上來。而在這之前,這項技術尚未涉足環保領域。第二天,省環保局局長就找到李瑋洽談。雙方商定,羅克佳華拿出技術方案,省里拿出太鋼的電廠和焦化廠作為試點,共同趟出一條用過程監測的方式控制污染排放的新路子。

省政府支持、科技廳支持、試點企業支持……一路綠燈,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很快研製成功。李瑋介紹說,傳統的監測系統只能監測排污結果,管不了排污過程。而這套監測系統正是對企業生產運行過程的實時監測。遇到污染超標或環保設備偷停不運轉,環保人員可以啟動緊急執行程式,在不到一秒鐘內中止排污單位動力,預防污染事故。排污單位還得自覺維護好這套系統,因為一旦運行不好,上傳數據不正確,系統就會報警,真正實現了對排污單位“既監又控”的目標。目前,這套系統不但在我省809家排污單位的1000個廢氣排放口和600個廢水主要排放口得到推廣,還進軍黑龍江、河南、四川、貴州等省份。

更讓李瑋驚喜的是,這套“環保電子警察”上崗後,在監控企業排污的同時,還可根據監測數據分析出哪些設備沒有運轉好,幫助企業最佳化改進工藝,李瑋由此又開發出新的“賣點”。

如今,太原羅克佳華公司已躋身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參與制定國家級環保標準,幫助政府出台相應的政策和規範。

“如果不是來到山西,如果不是各級政府搭建平台讓我們去試,就沒有今天這樣驕人的成就。”李瑋感慨地說,“再好的技術如果得不到套用,也只是實驗室里的產品。對於我們搞工業自動化的企業來說,渴望能有一個好的平台展示自己,能在所投資的地方、所從事的行業推廣自己的技術。山西在這個轉化過程中做得非常好,對此我一直抱著感恩的心態。”

“光靠物質條件挖不來人才,關鍵要給他們空間,讓他們真正發揮作用”

在祖國在家鄉,李瑋既是建設者也是受益者。國際金融危機暴發後,太原羅克佳華公司這塊原本不起眼的收益,前景看好,成為優質資產,美國股東同意減持股份,讓其獨立上市。這就意味著李瑋等公司高管可以持股,不再是“高級打工仔”。

李瑋承認,如果在美國這一切無法想像。由於文化衝突等因素,海外學子即便掙下很多錢,也很難融入當地主流社會。正如太原高新區一位領導對李瑋所說的,“你在美國可以做到一個位置很高的白領,但是很難得到一個充分施展才華的空間。祖國和家鄉為你搭建的這個創業平台很難得,你在這裡幹事創業,對社會對你個人都更有價值。”

談到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山西如何廣攬海外高端人才,李瑋認為,海外高層次人才之所以選擇歸國創業,大多不是衝著優厚的待遇,更多的是懷著一腔理想和追求回來。因此更看重國內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專業知識的套用前景,更關心能否將平生所學套用到工作中。留學生之間常開玩笑,咱們可不能當“五百羅漢”,誰多給500元錢就跟著人家走。

李瑋說,光靠物質條件挖不來人才,與國外比,這不是沿海地區所長,更不是山西所長。要想引進人才、留住人才,關鍵是給他們空間,讓他們真正發揮作用,這比單純的物質待遇重要得多。山西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建言,今後要儘快建立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握緊拳頭形成合力,不要各自為政。

榮譽

經省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推薦,並通過省商務廳工會向省總工會申報、評選,我會副會長、太原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李瑋總經理榮獲2009年“五一勞動獎章”。

“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不僅是對李瑋個人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對羅克佳華近幾年突出業績的認同。沉甸甸的獎章和證書,見證著公司的風雨發展歷程,同時也凝聚著李瑋總經理以勇擔責的胸懷、追求卓越的艱辛和努力。

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實現跨越,羅克佳華始終致力於自主創新,以高度的社會責任心,推進工業領域的環保、安全、節能,在促進經濟發展和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作為羅克佳華的代表,李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佳華人得義務和責任。榮譽的獲得讓我們的起點更高,羅克佳華將繼續努力奮進,再創新的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