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鈞墓

李烈鈞墓

李烈鈞墓,墓向朝西,墓為長9米、寬7米的水泥平台,前部有高近1米、形同凹狀的六柱圍欄,墓室後部兩旁各有台階六級以供行人上下。墓室呈長方形,為鋼筋水泥結構,上部出檐平頂,頂下四柱之間除前部鑲水泥擋板、板中嵌制墓碑外,其餘三方均圍有鏤花半身欄桿。四圍底部被砌成兩層台,墓亭高27米、長3米,莊嚴大方。1962年因修建柘林水庫遷葬於武寧縣城近郊飛鳳山。1975年,李烈鈞夫人華世琦病故上海,兩人於1980年11月遷墓合葬於武寧縣烈士陵園左側半山腰。

簡介

李烈鈞墓位於江西九江市武寧縣城區豫寧公園內烈士墓左側。
1980年11月23日由武寧縣政治協商委員會撥專款修建。是我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驅李烈鈞和其夫人移棺所葬之處,屬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區松柏挺翠、綠樹成蔭,李烈鈞生平事跡碑廊和台階構成陵墓主體建築,是武寧城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人物

李烈鈞李烈鈞
李烈鈞(1882—1946),字協和,武寧縣羅溪坪源村人。李烈鈞早年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1907年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從事民主革命,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護法、北伐等一系列革命活動,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作出過貢獻。抗日勝利後不久,李烈鈞病故於重慶,終年64歲。李烈鈞的靈柩在運回武寧後,初葬於箬溪鎮“讀書台”,1962年因修建柘林水庫遷葬於武寧縣城近郊飛鳳山。1975年,李烈鈞夫人華世琦病故上海,兩人於1980年11月遷墓合葬於武寧縣烈士陵園左側半山腰。

現狀

李烈鈞墓墓向朝西,墓為長9米、寬7米的水泥平台,前部有高近1米、形同凹狀的六柱圍欄,墓室後部兩旁各有台階六級以供行人上下。李烈鈞墓墓室呈長方形,為鋼筋水泥結構,上部出檐平頂,頂下四柱之間除前部鑲水泥擋板、板中嵌制墓碑外,其餘三方均圍有鏤花半身欄桿。四圍底部被砌成兩層台,墓亭高27米、長3米,莊嚴大方。高大的青石墓碑醒目地豎刻著魏體丹字:“李烈鈞將軍華世琦女士之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