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灝[深圳市委書記]

李灝[深圳市委書記]

李灝,生於1926年,廣東電白縣人。深圳市原市委書記,深圳特區30年9任市委書記中,李灝任期最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李灝,生於1926年,廣東電白縣人。深圳市原市委書記,深圳特區30年9任市委書記中,李灝任期最長。 他在改革開放的一段重要歷史時期,主政深圳,實施了一系列財稅體制、國企股份制改造、證券市場以及政府體制等方面的改革,為全國的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作為那一時期的深圳領導人,他更是鄧小平兩次南巡的見證人。

人物生平

李灝李灝

1947年10月參加革命工作。

1949年2月加人中國共產黨

1953年從廣東調北京,先後在國家經委、計委、建委等單位工作。

曾任國務院工交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國家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

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專職委員。

1985年,時任國務院副秘書長、黨組副書記。

1985年8月,李灝由國務院副秘書長調任廣東省副省長、深圳市市長。

1986年5月李灝任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

1993年4月卸任市委書記,他是深圳特區歷史上任期最長的市委書記。

1992年,李灝曾全程陪同鄧小平同志南巡。

2005年,李灝發起成立深圳特區經濟研究會,並擔任會長。

相關著作

2010年7月,由深圳市史志辦公室編輯的《李灝深圳特區訪談錄》一書出版,全面記錄了近30年來李灝在不同時期對深圳特區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國際形勢以及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戰略決策、歷史定位和發展情況。

施政舉措

李灝李灝

1985年8月,李灝來到深圳頭二十幾天,大部分是下去摸情況,搞調查研究,一直到正式任命為深圳市市長。上任伊始,他感到政府決策得有制度才行,那時還沒有人大和政協,首先建立市長辦公會議制度。在9月底的市長辦公會上,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四項改革措施,成立四個機構。

成立外匯調劑中心

這是一項大的突破。根據當時外匯管理條例,企業出口創下的外匯只能到銀行去結匯,按照國家規定的牌價換算成人民幣;進口需要外匯,也只能去銀行按照牌價購買外匯。1979年美元公開掛牌價是1.5元,就是100美元兌換150元人民幣,內部結算價是2.8元,外匯結算實行雙軌制。由於換匯成本不斷上漲,幾年漲到三、四元,對進口有利,但對出口不利甚至虧損。為了大量進口,牟取暴利,深圳有的企業就到處想方設法搞外匯,導致外匯緊缺,黑市外匯炒到五、六塊以上。當時中紀委五室帶領幾十人,加上省里,有一支近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來到深圳,任務就是打擊外匯黑市買賣,還抓了一個貿易公司老總。不改變鼓勵進口、壓製出口的外匯政策,深圳發展外向型經濟就搞不成。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籌辦,1985年11月,以市政府名義成立深圳經濟特區外匯調劑中心,委託深圳市人民銀行具體操作。

嚴格規定,只要是深圳的企業,搞出口創匯,就可以到外匯調劑中心去參加調劑,用匯單位也必須是深圳企業,要嚴格審查,買賣雙方可以到外匯調劑中心參加調劑,價格隨行就市,雙方協商決定,不搞統一價格。這是全國第一家外匯調劑中心。這項改革後來得到了中央的首肯,1987年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下文確認合法。後來,全國40多個城市都這樣做了,一直到1995年中國外匯結算並軌。現在回過頭看,深圳如果沒有這樣的外匯初級市場,要搞外向型經濟,擴大出口,根本是不可能的。

成立投資管理公司

李灝李灝

李灝當市長後,經過調查,發現所有政府機構沒有不辦企業的,可以說全民辦企業。這問題就大了,不用政府機構投資,掛上國有企業的牌子,最後出事都要市政府埋單。市里領導只能說清楚當年財政收入多少,負多少債,但是全市有多少企業,有多少資產,負債多少,誰也說不清楚,連資產負債表的概念都沒有。作為市長,提出成立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就是現在的國資委那一套,把所有市屬國有企業統統歸它管理,一個投資管理公司管100多家國有企業。經過一年多的努力,1987年7月全國第一家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才正式掛牌成立。又花了一年多時間,到1989年才算弄清楚全市國有企業有多少資產,第一次查清家底,從建特區到1989年深圳國有資產淨資產達到32億元。投資管理公司演變到現在,成為國有資產管理系統。

1985年通過成立深圳投資管理公司的決議,到1987年正式成立,1989年第一次摸清家底,如果沒有這個機構,沒有人去推動,大家都是一筆糊塗賬。作為市長,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資產,有多少債務,交給後任債務一大堆,還算什麼政績?

成立監察局

李灝李灝

這也是全國首例。成立監察局,目的就是把隊伍管好。參考新加坡有反貪局,香港有廉政公署的例子,但不照搬。我們的監察局有三個方面的職能:第一是監督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水平,這是政治性的;第二監督黨風和政風,監督黨和政府與人民民眾的關係,是不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第三,監督黨政官員的操守,這才是監督重點。當時搞"嚴打"、辦案抓人等,動不動都是紀委、政法委沖在前線,都是以黨的名義出面,這些明明是政府的職能。紀委應該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制定政策,使用幹部,監督執行,應該超脫些。1987年5月,深圳市監察局正式成立。

成立規劃委員會

那時深圳還沒有國土局規劃作為城市發展的龍頭,一個城市的市長必須把城市規劃權抓在手裡,城市經濟總量漸漸大起來,必須對城市的土地利用、發展布局作出更詳細的規劃,否則就亂套啦。市長是當然的規劃委員會主任,主要部門負責人都是規劃委員會的委員,還聘請了國內外有名的專家。這個機構成立最順利,第二年1月,也就是1986年1月,市規劃委員會就成立了,聘請國家建設部副部長周乾峙做首席顧問,另外還有來自英國皇家規劃學會、日本東京大學、澳大利亞坎培拉規劃局在內的30位中外規劃設計權威人士擔任規劃委員會顧問,規定每年都要召開一次大型的規劃委員會工作會議,審議和批准涉及土地開發、城市規劃的重大事項。

所獲獎項

在2008年11月30日揭曉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相關評比中,他以高票當選人物評選最高獎項——“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傑出人物”,並獲選“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社會人物”。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