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華西醫科大學研究員]

李濤[華西醫科大學研究員]

李濤,女,博士,精神醫學實驗室主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精神科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員。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李濤李濤

李濤,女,本科,研究員,精神病學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個人履歷

1987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同年留華西醫科大學附一院工作,任住院醫師。

1994年獲華西醫科大學精神科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華西醫科大學附一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1995-1996年赴英國倫敦大學精神病研究所遺傳研究室作為訪問學者開展國際合作研究。

1997年再次赴英國倫敦大學精神病研究所遺傳研究室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8年至今任英國倫敦大學精神病研究所遺傳研究室講師。

1998-2000年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精神科副研究員,

2000年晉升為研究員,現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和精神醫學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擁有臨床精神病學(中國)和遺傳學(英國)雙博士學位。

主要成績

華西醫科大學 李濤華西醫科大學 李濤

多年來潛心致力於精神疾病的病因學研究,特別是在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遺傳機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如在國際上率先報導COMT基因與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相關。近幾年來開展了大量以精神分裂症為代表的精神疾病遺傳生物表型和分子遺傳的研究工作,從大腦結構、功能和生化代謝等角度全面探討高級認知活動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及其與精神疾病的關係,系統分析基因與疾病及其生物遺傳標記的關係。

李濤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了20多項國家級和國際科研項目,共發表SCI引用論文70餘篇。

所獲榮譽

先後於1997年獲中國衛生部頒發的“吳階平醫學研究獎和保羅.楊森藥學研究獎精神病學專業三等獎”、2001年獲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頒發的第七屆“中國傑出青年科學家獎”、2002年獲國家自然基金委享有盛譽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5年獲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歐萊雅中國聯合頒發的第二屆“中國女青年科學家獎”、2006年入選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008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2008年獲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及2009年獲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稱號。

社會任職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精神病學臨床與基礎專委會常委,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編委,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編委

研究方向

精神疾病的生物學機制研究

主治方向

精神疾病遺傳研究和行為遺傳學研究。老年痴呆,運動障礙,腦血管顱腔內外溝通性腫瘤的顯微外科手術治療及神外疾病

代表性論著

•AquantitativeassociationstudybetweenschizotypaltraitsandCOMT,PRODHandBDNFgenesinahealthyChinesePopulation.PsychiatryResearch.2007.30;153(1):7-15
•Associationofcerebraldeficitswithclinicalsymptomsinantipsychotic-naivefirst-episodeschizophrenia:anoptimizedvoxel-basedmorphometryandrestingstatefunctionalconnectivitystudy.AmJPsychiatry.2009Feb;166(2):196-205

國內論文

1.李濤,劉協和,胡應,沈福民:雙相情感性障礙的分離分析上海精神醫學1997;9(1):1-2
2.李濤,劉協和,胡應:多巴胺轉運體基因與雙相情感障礙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1996;13(5):273-277
3.李濤,劉協和:雙相情感障礙家系調查報告中華精神科雜誌1996;29(3):140/143
4.李濤,劉協和,胡應等:遺傳和教育撫養因素在雙相情感障礙發病中的作用上海精神醫學1995;新7(3):176-178
5.張嵐,劉協和,李濤,等。強迫症藥物療效與六個功能基因的分子藥理遺傳學研究。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4年,21(5):479-481
6.張嵐,劉協和,李濤,等。不同發病年齡強迫症患者6種功能基因的分子遺傳學研究。中華精神科雜誌。2004年,37(4):198-201
7.王強,孫學禮,李濤,等。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親屬的P300與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基因的相關性研究,中華精神科雜誌,2004;37(2):123。
8.馬小紅,王強,孫學禮,李濤等,首發精神分裂症神經認知功能的遺傳學分析。中華精神科雜誌,2004;37(3):140-144。
9.馬小紅,王英成,王強,李濤等,首發精神分裂症臨床表現與22號染色體上可能候選基因的關聯分析。中華精神科雜誌,2004;37(3):145-148。
10.馬小紅、王英成、李濤、黃頤、劉協和、吳斌、師建國:不同年齡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患者與多巴胺D2、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基因多態性的關聯分析中華精神科雜誌2003;36(1):21-24
11.馬小紅、周琴、李濤、王英成、黃頤、孫學禮、劉協和、師建國、吳斌:雙相情感障礙與DRD3、DRD2和COMT基因多態性的關聯分析.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2003;29(2):84-87
12.曹莉萍、李濤、劉協和:海洛因依賴與多巴胺D2受體基因的關聯分析中華精神科雜誌2003;36(1):31-33
13.曹莉萍、李濤、劉協和:海洛因依賴與兒茶酚胺氧位甲基轉移酶基因的關聯研究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3;20(2):127-130
14.黃頤、劉協和、許珂、李曉帆、李濤:精神分裂症患者細胞色素P4502D6酶基因多態性與利培酮治療效應的關係中華精神科雜誌2002;35(2):103-106
15.曹莉萍、李濤、劉協和:海洛因依賴與多巴胺D4受體基因的關聯分析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2002;28(1):60
16.黃頤、劉協和、李濤等:多巴胺D4受體第3外顯子48bp可變重複序列多態性與抽動障礙的傳遞不平衡檢測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1;19(2):100-103
17.蔡貴慶伍新堯、李濤、DavidA.Collier、劉協和、馮炳建、鄧紅、童大躍、李建金、區敬華: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定量性狀與1號染色體的連鎖分析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2;19(4):281-284
18.蔡貴慶、伍新堯、李濤、DavidA.Collier、劉協和、馮炳建、鄧紅、童大躍、李建金、區敬華:中國人群中家族性精神分裂症與1號染色體的連鎖分析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2;19(6):491-494
19.曹莉萍、李濤、許珂、劉協和:海洛因依賴與兒茶酚胺氧位甲基轉移酶基因-287A/G多態性的關聯研究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2;19(6):499-501
20.彭蓉、苟嬰如、袁強、李濤、袁光固羅德儒、劉協和、DavidA.Collier:多巴胺D2受體基因啟動子多態性與帕金森病的關聯研究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2;19(6):524-525
21.黃頤、劉協和、李濤等:5-HT102T/C多態性與Tourette綜合徵的病例對照及核心家系關聯分析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1;18(1):11-13
22.曹莉萍、李濤、許珂、劉協和:自殺未遂與5-羥色胺2A受體基因的關聯分析.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1;18(3):195-197
23.蔡貴慶、鄧紅、李濤、劉協和:精神分裂症受累同胞臨床特徵的研究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2001;11(4):232-235
24.蔡貴慶、李濤、鄧紅、吳梅筠、劉協和、DavidA.Collier:中國人群中精神分裂症與22號染色體的連鎖不平衡研究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1;18(5):335-337
25.曹莉萍、李濤、許珂、劉協和:自殺未遂與5-羥色胺2A受體基因的關聯分析.中華醫學遺傳學雜誌2001;18(3):195-197
26.蔡貴慶、鄧紅、李濤、劉協和:精神分裂症受累同胞臨床特徵的研究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2001;11(4):232/235
27.唐牟尼,李濤,劉協和,韓海英,唐銘民,CollierDA:載脂蛋白E、5-羥色胺轉運體基因多態性與阿爾茨海默病的關聯分析中華精神科雜誌2000;33(3):145-148

參編章節

1.李濤,精神疾病的遺傳。楊徳森主編:精神病學基礎。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
2.李濤,情感障礙的遺傳研究。姚芳傳主編:情感性精神障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
3.趙京華,李濤,PakChungSham。連鎖分析和關聯分析。賀林主編:解碼生命:人類基因組計畫和後基因組計畫。科學出版社2000
4.DavidACollier,TaoLi.Geneticepidemiology2:MolecularGenetics.IN:Princeetal.ed.PracticalPsychiatricEpidemiology.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