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英[潮繡代表性傳承人]

李淑英[潮繡代表性傳承人]

李淑英--中國刺繡藝術大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繡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民間文化技藝大師,潮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現任潮州市湘橋區民間藝術陳列館館長、潮州市湘橋區潮繡研究所所長。

大師介紹

李淑英 中國刺繡藝術大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繡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民間文化技藝大師,潮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現任潮州市湘橋區民間藝術陳列館館長、潮州市湘橋區潮繡研究所所長。

1948年出生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祖輩四代從事刺繡藝術,祖父李錦泉於清末在潮州西馬路開設鐵枝木偶作坊,名聞東南亞及閩南粵東各地,被譽為“木偶李”。李淑英自八歲隨父李文龍學藝,經過50多年的探索磨練,嫻熟掌握了高超的傳統刺繡技藝,其潮繡作品多次在省展、國展中獲得大獎。1990年被國家輕工業部授予從事工藝美術行業工作三十年,為我國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榮譽證書。

李淑英大師堅持潮繡研究傳承工作,整理總結潮繡技法,堅持不懈從事刺繡藝術的研究, 在潮州甲第巷16號成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繡創作基地,免費授藝培養年輕一代。 潮州啟動“不斷針”計畫,政企合力培養潮繡人才。 80後徒弟詹惠娜已是潮州市民間藝術大師,作品全國參加工藝博覽會多次獲獎。潮繡的獨特魅力,也吸引了北京大學才女、漢繡傳人-―哈斯其木格來潮州跟隨李淑英大師學藝。

李淑英[潮繡代表性傳承人] 李淑英[潮繡代表性傳承人]

1990年 國家輕工業部授予從事工藝美術行業工作三十年,為我國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榮譽證書;

2007年 第二屆中國民間藝人節獲中國十佳民間藝人榮譽稱號;

2008年 廣東省文化廳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繡代表性傳承人;

2009年 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三屆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12年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授予首屆中國刺繡藝術大師稱號;

2012年 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予首屆廣東省民間文化技藝大師稱號。

獲獎作品

1982年 作品《刺繡鐵枝木偶》屏套被國家文化部選送出國展覽並被廣東省博物館收藏;

2005年 潮繡作品《寶鼎》系列被選送至澳門第13屆國際潮人聯誼會展示;

2006年 潮繡作品《龍鳳麒麟》入選2006中國杭州國際休閒產業博覽會《民間藝術節優秀作品展》;

2007年 潮繡作品《戰甲》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覽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

2009年 潮繡作品《鳳穿牡丹》榮獲杭州錦繡中華、中國織繡精品大展金杯獎;

2010年 在上海世界博覽會“廣東活動周”現場演示潮繡技藝;

2011年 潮繡作品《金玉滿堂》榮獲中國刺繡藝術精品展“中絲園杯”金獎;

2012年 潮繡作品《九鳳寶鼎》榮獲第七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民間藝術金獎;

2012年 潮繡作品《龍鳳寶鼎》榮獲2012中國(杭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杯獎。

潮繡簡介

李淑英[潮繡代表性傳承人] 李淑英[潮繡代表性傳承人]

潮繡也叫潮州繡,是粵繡的主流派,有獨特風格技藝和強烈的地方色彩,粵繡與蘇州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繡。

潮繡構圖飽滿均衡,針法繁多。有二針龍麟轉針、旋針、過橋針、凹針繡、墊築繡等60多種釘金針法以及40餘種絨繡針法,同時,藝人還運用了折繡、插繡、金銀勾勒、棕絲勾勒等多種技巧,使潮繡在 “繡、釘、墊、貼、拼、綴”等技藝上更趨完善,紋理清晰,金銀線鑲,色彩濃艷,裝飾性強,尤以富有浮雕效果的墊高繡法獨異於其它繡法,以金碧、粗獷、雄渾的墊凸浮雕效果的釘金繡尤為人所矚目,題材有人物、龍鳳、博古、動物、花卉等,以飽滿、勻稱的構圖和熱烈喜慶的色彩,產生了“平、浮、突、活”的藝術效果。

潮繡品多為寺廟黨陳設和戲服,歷史悠久,在唐代已具相當水平。據《廣東工藝志》記載:潮繡品通過汕頭口岸輸向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一帶,占領南洋市場,特別是帶有民間濃厚特色的廳堂、佛廟的擺設繡品更是供不應求。在清代潮繡已經大規模出口,在對外貿易中出現了空前的盛況。潮繡精品在1915年參加巴那馬國際博覽會,1923年和1925年參加倫敦賽會,得到了國際的較高評價。潮繡精品《九龍屏風》和《吹蕭引鳳》在1982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金杯獎。2006年,潮繡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不斷針”計畫潮繡免費培訓地址:

潮州市湘橋區甲第巷16號-潮州市湘橋區潮繡研究所

大師作品 大師作品
相冊 相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