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梵夫

李梵夫

中國美協會員、國際水墨畫家聯盟主席、世界華人美術名家協會副主席、香港美協副主席、廣西美協美術會員、湛江政協委員、香港李梵夫畫院院長、中國杭州畫家工作室特聘高級畫師。

基本信息

簡介

李梵夫 李梵夫

李梵夫,1944年出生。廣西南寧人。廣州美術學院附中畢業,師承關山月、李雄才、楊之光等名家。1988年往美國、巴拿馬講學,1989年往香港定居,1997年返回中國內地,定居廣州。中國美協會員、國際水墨畫家聯盟主席、世界華人美術名家協會副主席、香港美協副主席、廣西美協美術會員、湛江政協委員、香港李梵夫畫院院長、中國杭州畫家工作室特聘高級畫師。作品、個人小傳、藝術特色均被載入《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大辭典》 《中國藝術家名人錄》。

媒體報導

畫家李梵夫的南寧情

“我這個漂泊半個世紀的南寧仔,今天終於回來了!”9月16日上午,“著名畫家李梵夫精品畫展”在廣西民族宮開展。李梵夫,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南寧籍畫家在致辭時,言語中流露出濃濃的鄉愁。在這次為期一個月的個人畫展中,李梵夫希望與廣西美術界有進一步的交流,並且以拍賣畫作的方式籌集善款,為廣西的慈善事業作一份貢獻。

少小畫童出南寧

當代畫家中,李梵夫以畫過106位歷代高僧為圈內人津津樂道。雖然同樣是袈裟僧衣光頭,但李梵夫畫中的人物個個神采奕奕、各有不同。在當天的畫展開幕式上,記者還看到有一些僧人、女尼的身影,他們也都是慕名來觀賞畫作的。李梵夫告訴記者,他最早對畫畫有興趣,是在上國小的時候,在課本上畫一些“古代人”

李梵夫說,那時候,課餘時間他都會專心致志地趴在課桌上,在自己的課本上畫著什麼。有一次校長背著手悄悄地走過來,示意周圍的孩子不要出聲。當他終於畫完了一個小人,突然感覺到周圍的異樣,回過頭時嚇了一跳,校長卻拿過他已經畫得花花綠綠、滿是古裝人物的書,邊翻邊高興地說:“不錯不錯,畫得很好!”

李梵夫 弘一大師 李梵夫 弘一大師

李梵夫至今仍很感激當年那位姓紐的校長。後來,生活極為簡樸的紐校長經常拿錢出來資助李梵夫,幫他購買筆墨紙硯。

挨餓時就去看大師的畫

李梵夫家中兄妹多,小的時候家境貧寒,他經常去郊外摘野菜,因為這樣就可以省去買菜的錢。國小四年級那年,李梵夫一夜之間成為學校名人,因為他的一組四幅連環畫作品在報刊上發表了。稿費16元對李梵夫來說是一筆巨款,他發給弟弟妹妹一人一元,一家人高興得不行。

15歲,李梵夫考入廣州美術學院附中,兩件衣服、一雙鞋是他的全部家當。進學校買不起蓆子,在光木板上躺了一個月,第二個月發了15元一伙食費,才去買了一張最便宜的草蓆。15元一伙食費總是不夠,李梵夫發明的“止餓”方法是去圖書館看好畫、臨摹,好像畫上的顏色就是他的糧食。正是在廣州美術學院,李梵夫師從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等名家,以西方水彩結合中國寫意,漸漸形成了中西合璧、形象生動、栩栩如生的作品風格。

酷愛畫佛

與古往今來的諸多書畫家一樣,李梵夫常常將人們心中的佛像以各式形態付諸筆端。在當天開展的畫展上,觀眾就欣賞到了不少高僧圖、佛像圖,只見許多人都停留在一幅《笑佛》面前,畫中彌勒佛像體態憨然、笑容天真、線條流暢、栩栩如生。李梵夫告訴記者,在確定畫像之前,他都對人物的歷史進行了解。“如此才能對人物的形神胸有成竹,而後凝之於筆端,一氣呵成。有時,寫實的人物不一定是最好的人物,人們心目中的那個形象才是最好的”。

李梵夫·釋懷素 李梵夫·釋懷素

近年,李梵夫積極參加華東水災義賣中國畫,集資捐款給汶川地震的受災民眾等各種社會公益活動。這次回鄉舉辦畫展,他更多是以“遊子歸來”的身份感激各方人士的大力支持。據悉,李梵夫還在廣西民族宮成立了一個工作室,為廣西熱愛美術的青少年提供學習場所。他說:“南寧是我的故鄉,我以後也會經常回來,為家鄉美好的明天出一份力。” 本報記者 李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