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垣

李昌垣,字長文,順天府宛平人,順治三年舉人,順治四年進士。授庶常,歷編修,官秘書院侍讀學士。謫出為兩淮鹽運司副使,後丁尤三年,闋服補官。康熙初重入翰林,詔命篡修實錄、兩朝大典,昭垂萬世。

文才

李昌垣能詩,嘗與永年申涵光唱和,申涵光《答李長文姜匯思二太史》詩曰:早向空山戀薜蘿,蒼藤古樹伴行歌;邊霜夜冷驚鴻雁,宮草秋深牧駱駝;近日文章都下好,三年涕淚野人多;柴門水隔平橋斷,莫訝無言到玉珂。《晚晴簃詩匯》存其詩一首。
李昌垣亦能詞,清鄒祗謨在《遠志齋詞衷》中說:李長文學士詞,清姿朗調,原本秦、黃。《清詞三百首今譯》選其詞一首。

詩詞

瓜洲

新柳近危城,晴波燕子輕。潮聲環郭遠,春色渡江明。細草煙中密,高林雨後平。疏籬臨曲岸,小泊聽啼鶯。

鷓鴣天‧重陽晚眺遇雨

十里平蕪帶晚霞,蕭蕭雁歸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滿溪南處士家。思往事,負年華,夢魂飄泊任天涯。西風吹換講州鬢,獨醉東籬數暮鴉。

李姓起源

李姓源出有三:
1、 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的直系後裔。顓頊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到女華之子皋陶之時,作了堯帝的理官(相等於現在的法官)。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理官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理姓家族將面臨滅族之災。在這種情況下,理徵有一兒子叫利貞,便逃至伊侯之墟避難。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2、 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複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
3、 出自他姓改李氏。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勛有諸將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于氏等16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