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英[太原理工大學教授]

李文英[太原理工大學教授]

李文英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化學工藝的學科帶頭人以及生物化工學科的學科帶頭人。中國煤炭學會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工學會理事、中國化學會會員、山西省企業創新專家委員會委員,並擔任國內外學術刊物編委和審稿人。

基本信息

簡介

李文英李文英

李文英,女,1968年1月生,山西大同人,博士,煤化工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合作處/國際教育交流學院處長/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校內專業技術崗位津貼特二級。主要從事研究生專業課的教學及潔淨煤轉化利用的套用基礎研究工作。累計主持/參與完成973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5項,省部級項目7項,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上獎7項;發表學術期刊論文百餘篇。授權發明專利4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等省部級以上學術榮譽獎勵10餘項。目前在讀博士8名、碩士11名。

簡歷

學習經歷

1968年1月12日出生於山西省大同市,在原籍完成初等教育
1985.09-1989.07,太原工業大學化工系煤化工專業本科生,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9.09-1992.05,太原工業大學煤化工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2.09-1995.11,大連理工大學煤化工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2.06-1996.10,太原理工大學煤化工研究所,講師
1996.11-2000.10,太原理工大學煤化工研究所,副教授(1998.08-1999.09,德國馬普煤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
2000.11-至今,太原理工大學煤化工研究所,教授(2000.08-2001.08,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後(英國皇家學會資助))
煤科學與技術教育部(2004)山西省(1997)重點實驗室,教授
2003.07-至今,太原理工大學煤化工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2004.08-至今,煤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太原理工大學國際合作處,處長
太原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院長

科研項目

“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聯合基金項目”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工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U0970134),11/2009-06/2010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項目“氣化煤氣與熱解煤氣共制合成氣的多聯產套用的基礎研究”7課題”多聯產過程耦合集成最佳化理論和模型”(2005CB221207),9/2005-10/20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部重大研究計畫重點項目)項目:西部弱還原性煤的多尺度表征及熱化學轉化特性研究(90410018),2005.1-2008.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部主任基金)項目“焦爐煤氣與氣化煤氣共制合成氣中催化劑積碳機理”(20846002),01/2008至12/2008
山西省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項目“西部煤炭資源分級轉化利用的煤化學基礎”,2006-2008
2006年度山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項目“焦爐煤氣與氣化煤氣共制合成氣基礎研究”,2006-2008
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畫項目“煤基醇醚燃料合成中的套用基礎問題研究”(IRT0517),2006-2009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富含惰質組結構化學基礎”(NCET-05-0267),2006-200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新型MxTi催化劑在乙苯二氧化碳脫氫中的催化研究”(20306020),1/2004-12/2006
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固定化細胞對焦化廢水脫氮除碳研究”(20051017),1/2005-12/2007
山西省高等學校青年學術帶頭人科研項目“西北部煤炭結構特徵”(2004),1/2005-12/2007
山西省回國留學人員基金“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對焦化廢水脫氮除碳研究”(2005-21),6/2005-12/2007
橫向合作項目:固定化細胞對焦化廢水脫氮除碳研究,2003-2005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煤熱解、氣化和高溫淨化過程的基礎性研究”01課題--煤熱解過程的化學基礎(G1999022101),10/1999-12/2004
山西省歸國留學人員基金項目“組合化學法研製催化劑用於乙苯脫氫研究”(200030),1/2000-12/2002
211工程專項項目科技基金“組合化學法研製催化劑”,1/2002-12/2004
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煤熱解中S、N雜原子的脫除”(981024),1/1999-12/2001
山西省青年學科帶頭人基金項目:“煤中雜原子熱解行為特徵及規律”1/1998-12/2000
太原市科技啟明星計畫項目:“焦化廢水中氨、氮脫除的新方法研究”,9/1997-12/1999
山西省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甲烷/二氧化碳重整鎳催化劑積炭機理”(951007),1/1996-12/1998
太原理工大學博士啟動基金項目:“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劑製備研究”,1/1996-12/1998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煤中雜原子熱解行為特徵及規律”(97-03)

科研成果

已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和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90餘篇/次;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其中2項已獲得授權。

新近發表論文:
XiaohongLi,WenyingLi.EffectofTiO2loadingontheactivityofV/TiO2-Al2O3inthecatalyticoxidehydrogenationofethylbenzenewithcarbondioxide,FrontiersofChemicalEngineeringinChina,DOIinformation:10.1007/s11705-009-0233-2,Sept.22,2009
Yu-HongQin,JieFeng,WenyingLi.Formationoftaranditscharacterizationduringair-steamgasificationofsawdustinafluidizedbedreactor,FUEL,2009,DOIinformation:10.1016/j.fuel.2009.08.009
XieKe-Chang,LiWen-Ying,ZhaoWei,CoalchemicalindustryanditssustainabledevelopmentinChina,Energy,2009AvailableOnlinepublicationcomplete:27-JUN-2009DOIinformation:10.1016/j.energy.2009.05.029
Jie-YingJing,JieFeng,WenYingLI,YingXu.RemovalofCODincoking-plantwastewaterbythemoving–bedbiofilmsequencingbatchreactor,TheKoreaninstitueofchemicalengineers(KoreanJ.Chem.Eng.),2009,26(2):570-574
劉一鳴,宣春生,李文英,馮傑,螢光猝滅法對頭孢羥氨苄和頭孢拉定荷移反應研究,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9,29(2):441-445
Wen-YingLi,Xiao-FangChen,Chun-ShengXuan,Studyoffluorescencecharacteristicsofthechargetransferreactionofquinoloneagentswithbromanil,SpectrochimicaActaPartA:MolecularAndBiomolecularSpectroscopy,2009,71:1769-1775
李軍,馮傑,李文英,常海洲,謝克昌.強弱還原煤聚集態對其可溶性影響的分子力學和分子動力學分析,物理化學學報,2008,24(12):2297-2303
常海洲,曾凡桂,李文英,李美芬,李軍,謝克昌.煤及其顯微組分熱解過程中的半焦收縮動力學,物理化學學報,2008,24(4):675-680
孫亮,李文英,徐英,馮傑.固定化—膜生物反應器處理焦化廢水的運行特性,中國給水排水,2008,24(13):5-8
QinYH,HuangHF,WuZB,FengJ,LiWY,XieKC,Characterizationoftarfromsawdustgasifiedinthepressurizedfluidizedbed,Biomass&Bioenergy,2007,31(4):243-249
李文英,李曉紅,宋瑞偉.釩/鈦複合氧化物催化劑用於二氧化碳氣氛中乙苯氧化脫氫,催化學報,2006,27(12):1117-1121
JunRen,Wen-YingLi,Ke-ChangXie.Surfacepropertiesandreactivityofiron-dopedtitaniumoxidescatalystsinoxidativedehydrogenationofethylbenzenewithCO2,PetroleumScience&Technology,2006:24(7-8):963-972
李文英,葉翠平,馮傑,謝克昌,煤吡啶抽提過程中柱色譜與索氏提取法對富集物組成的影響,分析化學,2006,34(7):905-909
國家發明專利: 
1)鄰硝基苯乙酸的相轉移催化合成 (ZL03112534.4)發明人:李文英,田青平,馮傑,謝克昌 
2)研究煤熱解過程中半焦收縮特性的方法 (ZL200610102209.4)發明人:謝克昌;常海洲;曾凡桂;李文英;王傳格;李軍;張代林 

所獲榮獲

科研獎項

1995年,“煤中有機顯微組分結構及熱解氣化規律”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理論成果一等獎
1999年,“抗積碳鎳催化劑用於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理論成果二等獎
1999年,“三水平(顯微組分、大分子網路、小分子相)上的煤結構與反應性研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基礎類)二等獎
2001年,“煤氣化過程中石灰石固硫和催化雙功能作用研究”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理論成果二等獎
2001年,“依據煤氣化規律的最佳化脫硫淨化技術及產品開發”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7年,“煤的分子結構與其高效、潔淨轉化基本反應的關係”獲中國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8年,“煤的結構特徵及其與反應性的關係和調變”,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榮譽稱號

1996年,太原理工大學青年教師骨幹
1997年,山西省培養學科帶頭人
2000年,太原理工大學先進女職工
2002年,“富士康獎學獎教基金”獲得者
2004年,山西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05年,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帶頭人
2006年,山西省十大傑出女職工
2006年,山西省三八紅旗手
2006年,2008年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2006年,山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
2006年,山西省“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333人才工程”
2006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7年,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
2007年,第四屆山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2007年,第六屆煤炭工業技術創新優秀人才
2007年,中共山西省委聯繫的高級專家
2007年,第十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2008年,山西省十佳科技工作者獲得者
2009年,全國三八紅旗手
2009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
2009年,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太原理工大學)
2010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