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墓

李成梁家族墓石像生為雙雙四重對面排列,中線為正東西向。依常理,古墓石像生兩側即為神道,而神道一般都是正南北向的,但小屯石像生的神道卻是東西向,這是因為這裡的墓地早年曾被損毀,現在各個石像生的位置都是經過後世維修後重新確立的。這些石像生有:蹲姿石獅、臥姿石羊、跪姿石馬和立式文武翁仲各一對,石像憨厚,刻工精細,栩栩如生,是遼北境內現存僅有的明代墓前石像生作品,也是明代鐵嶺藉要職官員家族墓地的唯一現存遺物。

簡介

李成梁墓 李成梁墓

李成梁家族墓石像生為雙雙四重對面排列,中線為正東西向。依常理,古墓石像生兩側即為神道,而神道一般都是正南北向的,但小屯石像生的神道卻是東西向,這是因為這裡的墓地早年曾被損毀,現在各個石像生的位置都是經過後世維修後重新確立的。這些石像生有:蹲姿石獅、臥姿石羊、跪姿石馬和立式文武翁仲各一對,石像憨厚,刻工精細,栩栩如生,是遼北境內現存僅有的明代墓前石像生作品,也是明代鐵嶺藉要職官員家族墓地的唯一現存遺物。小屯石像生石坊等設施早年被破壞無存,石像生也都全部倒伏,埋沒於土中。1984年,由鐵嶺市縣兩級政府出資。重新將這處石像生樹起,直到現在。

因 年久失修,已埋入土中;李如松墓在催陣堡鄉小屯村,墓前尚存部分石人、石馬、石羊、石人裝束仍可見,石馬石羊形態仍可辨。當地村民稱這裡為“老墳頭”或“龍王嘴子”。被鐵嶺歷史學界一直稱道的小屯石像生也在這裡。石像生雖然規模不大,卻是鐵嶺唯一一處現存的明代石雕群。石像生是古代帝王以及王侯將相等權貴人士陵墓前安設的石人,又稱“翁仲”,此外還有一些石獸。石像生的作用主要是顯示墓主的身份等級地位,也有驅邪、鎮墓的含義。石人象徵墓主人生前的儀衛,石獸象徵吉祥和辟除邪惡的神獸。其造型生動,氣宇軒昂,雕工精細,由整塊巨石雕成,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

人物生平

李成梁(1526年-1615年),,中國明代後期將領。字汝契。鐵嶺衛(今遼寧鐵嶺)人。

嘉靖末襲指揮僉事。積功升參將、副總兵。隆慶四年(1570),擢為遼東都督僉事。他募四方健兒抗擊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擾。萬曆初期,滅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子阿台部,數次大敗插漢部酋長土蠻、泰寧部酋長速把亥;計殺海西葉赫部首領清佳砮、楊吉砮。李成梁有大將才。在整個明朝將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鎮守遼東30年間,先後奏大捷者十,邊帥武功之盛,200年來所未有。

但因位望益隆,貴極而驕,奢侈無度,萬曆三十六年被劾罷。萬曆四十三年卒,享年90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