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秋

李忠秋,男,漢族,1979年8月出生於河北廊坊,中共黨員,博士。主講課程普通動物學,動物生態學。

基本信息

學術兼職

國際保護生物學會(SCB)會員

國際行為生態學會(ISBE)會員

中國動物學會會員

中國獸類學會會員

中國鳥類學會會員

中國環境學會高級會員

江蘇動物學會理事

主講課程

普通動物學,動物生態學

工作經歷

2011年至今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鳥獸行為生態學

2008-2010年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

學習經歷

2003-2008年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研究生專業:野生動物生態學

論文題目:青海省天峻地區普氏原羚與藏原羚的競爭與共存

導師:蔣志剛研究員

1999-2003年 北京林業大學 本科專業:生物科學

發表文章

英文部分:

1. Wang Rong-rong, Jiang Xue-lei,Li Zhong-qiu*, Zhang Zhi-yuan. 2011. New Record of Intraspecific Nest Parasitism by the Silly Starling (Sturnus sericeus).The 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 (submitted)

2. Li Xian-long,Li Zhong-qiu*, Zheng Wei. 2011. Effects ofHaremSize on Harem-Master’s Behavior in David’s Deer (Elaphurus Davidianus).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submitted)

3.Li Zhong-qiu*. 2011. Suitable distance to observe red-crowned cranes: a note on the observer effects.Chinese Birds. (Accepted)

4. Ge Chen, Guy Beauchamp,Li Zhong-qiu*. 2011. Coordination and synchronisation of anti-predationvigilancein two crane species.Plos One. (Accepted, SCI, IF=4.411)

5. Ge Chen, Li Jing,Li Zhong-qiu* & Huang Cheng. 2011.The effects on birds of human encroachment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Accepted, SCI & EI, IF=1.108)

6. Wang Zhi,Li Zhong-qiu, Beauchamp Guy, Jiang Zhi-gang*. 2011.FLOCKsize and human disturbance affect vigilance of endangered red-crowned cranes.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44,101-105.(SCI, IF=3.498)

7.Li Zhong-qiu*, Ge Chen, Li Jing, Li Yan-kuo, Xu Ai-chun, Zhou Ke-xin & Xue Da-yuan. 2010. Ground-dwelling birds more abundant near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 and railway.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15(8), 525-528. (SCI & EI, IF=1.108)

8.Li Zhong-qiu, Jiang Zhi-gang* & Beauchamp Guy. 2010. Non-random mixing between groups of Przewalski'sgazelleand Tibetan gazelle.Journal of Mammalogy,91(3), 674-680. (SCI, IF=1.541)

9. Hu Jun-hua, Ping Xiao-ge, Cai Jing,Li Zhong-qiu, Li Chun-wang & Jiang Zhi-gang*. 2010. Do local communities support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endangered Przewalski’s gazelle around the Qinghai Lake, China?European Journal of Wildlife Research, 56, 551-560. (SCI, IF=1.220)

10.Li Zhong-qiu, Jiang Zhi-gang* & Beauchamp Guy. 2009. Vigilance of Przewalski’s gazelle: effects of group size, sex and predation risk.Journal of Zoology, 277, 302-308. (SCI, IF=1.545)

11.Li Zhong-qiu& Jiang Zhi-gang*. 2008. Sexual segregation in Tibetan gazelle: a test of the activity budget hypothesis.Journal of Zoology. 274(4), 327-331. (SCI, IF=1.669)

12.Li Zhong-qiu, Jiang Zhi-gang* & Li Chun-wang. 2008. Dietary composition and overlap of sympatric Przewalski’s gazelle, Tibetan gazelle and Tibetan sheep in Upper Buha River, Qinghai-Tibet Plateau.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72(4), 944-948. (SCI, IF=1.323)

13.Li Zhong-qiu& Jiang Zhi-gang*. 2008. Group size effect on vigilance: evidence from Tibetan gazelle in Upper Buha River, Qinghai-Tibet Plateau.Behavioural Processes, 78(1), 25-28. (SCI, IF=1.441)

中文部分

14. 姜學雷,王蓉蓉,李忠秋*,張致遠. 2011. 同域分布下絲光椋鳥與灰椋鳥的繁殖行為差異. 生物多樣性. (審稿中)

15.鄭煒,葛晨,李忠秋*,黃成. 2012. 鳥類種群密度調查和估算方法初探. 四川動物. 31(1), in press.

16.李忠秋*,黃成,劉茂松. 2011. 北京西卓家營濕地改造後鳥類調查初報.四川動物. 30(1), 79-81.

17. 方紅霞,羅振華,李春旺,平曉鴿,李春林,湯宋華,買爾旦.吐爾乾,李忠秋,胡軍華,蔣志剛*. 中國動物園動物類群與種群大小. 2010. 動物學雜誌. 45(3), 54-66.

18. 李靖,葛晨,李忠秋*,徐愛春,李言闊. 2010. 可可西里青藏鐵路沿線的夏季鳥類. 四川動物. 29(4), 457-460.

19. 封璨,李忠秋*,李靖,章麟,袁屏. 2009. 江蘇連雲港海域發現黃嘴潛鳥. 動物學雜誌. 44(3), 146.

20.李忠秋,蔣志剛*. 2007. 青海省天峻地區藏原羚食性的研究. 獸類學報. 27(1), 64-67.

21.李忠秋,蔣志剛*. 2006. 青海省天峻地區草青期普氏原羚與藏原羚的集群差異. 動物學研究. 27(4), 396-402.

22.李忠秋,蔣志剛*,李春旺,蔡靜,盧學理,曾岩. 2006. 陝西老縣城自然保護區的鳥類多樣性及其G-F指數分析. 動物學雜誌. 41(1), 31-42.

23. 陳佳,陳曉陽*,李忠秋,駢瑞琪,丁霞. 2007. 截葉胡枝子組織培養的研究.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9(5), 31-37.

24. 吉順,沈應柏*,李忠秋,蔡斌,曹威,湯飛燕,趙曉敏. 2003. 施用沼液對桃樹光合作用及生長量的影響. 中國沼氣. 21(3), 29-31.

25.李忠秋. 2007. 拯救普氏原羚. 身邊科學. (科普文章)

26.李忠秋. 2004. 賞鳥九曲溪.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所刊. (科普文章)

Book

1. 蔣志剛,李登武,李春旺,江建平,李忠秋等. 2006. 陝西老縣城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 蔣志剛主編,李忠秋等副主編. 2009.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會議報告

1. 李忠秋. 2011. 丹頂鶴的越冬警戒策略. 第11屆中國鳥類學會學術研討會. 8月8-15日,甘肅蘭州.

2. 姜學雷,王蓉蓉,李忠秋. 2011. 同域分布下灰椋鳥與絲光椋鳥的繁殖行為差異. 第11屆中國鳥類學會學術研討會. 8月8-15日,甘肅蘭州.

3. Zheng Wei,Li Zhong-qiu. 2011. Group size effects on vigilance of Mi-Deer. Fir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Integrative Behavioral Science With Sino-Japan Integrative Symposium on Behavior and its Neuro-Mechanisms. 23-28, July. Xi’An, China.

4. Li Zhong-qiu. 2010. Ground-dwelling birds more abundant near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 and railway. The 11th Frontier Science Symposium. 13-18 Nov. Nanjing, China.

5.李忠秋.2010. 連雲港水鳥種群監測簡報. 第九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利用研討會. 11月4-6日,福建廈門.

6.李忠秋.2010. 為什麼普氏原羚與藏原羚會形成混合群?第六屆全國野生動物生態與資源保護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獸類學分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會. 10月14-18日,北京.

7.Li Zhong-qiu, Jiang Zhi-gang, Beauchamp Guy. 2010. Why did Przewalski’s gazelle and Tibetan gazelle mix ? ISBE 2010, 26 Sep. to 2 Oct. Perth, Australia.

8.李忠秋. 2009. 濕地鳥類資源調查技術規程. 2009年國際重要濕地培訓與研討會. 12月1-3日, 江蘇南京.

9.李忠秋, 李靖, 葛晨. 2009. 青藏鐵路對於沿線鳥類多樣性影響的快速評估. 第十六屆中國動物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10月19-23日, 重慶北碚.

10.李忠秋, 李靖, 葛晨. 2009. 青藏鐵路沿線的鳥類多樣性. 第十屆江蘇動物學會、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學術研討會. 9月23-26日, 江蘇泰州.

11.李忠秋. 江蘇省濕地鳥類資源調查技術規程. 江蘇省濕地資源調查培訓班. 8月26-28日, 江蘇姜堰.

12.Li Zhong-qiu, Jiang Zhi-gang. 2009. Coexistence of sympatric Przewalski’s gazelle and Tibetan gazelle. 23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11-16, Jun. 2009. Beijing, China. Pp 75.

13.李忠秋,蔣志剛. 2009. 普氏原羚的警戒行為. 第七屆獸類學分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屆全國野生動物生態與資源保護學術研討會. 4月25-28日, 四川南充.

14.李忠秋. 2009. 江蘇省的大鴇資源. 第一屆全國大鴇保護與管理研討會. 3月25-26日, 北京.

15.李忠秋,蔣志剛. 2008. 普氏原羚的研究與保護現狀. 第八屆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利用研討會. 10月17-19日, 浙江金華.

16.李忠秋. 2008. 鳥類知識與調查方法. 中國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戰略研討會暨生物多樣性調查培訓班. 10月7-10日, 河北衡水.

參與項目

執行中: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麋鹿的同性聚群機制”(2011-2013)。(主持)

2. 蘇州空間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項目“雲南嵩明縣嘉麗澤片區總體規劃生態調查及研究專題”(2010-2011)。(主要參與)

3. 南京市交通局項目“南京至高淳新通道工程(石臼湖段)生態影響評價研究”(2011)。(主要參與)

4.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大項目專題“鹽城沿海灘涂濕地候鳥監測技術與示範”(2009-2011)。(主持)

5.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大項目“全球環境變化應對技術研究與示範”專項:青藏鐵路對鐵路沿線鳥獸多樣性的影響評價(2008-2010)。(主持)

6. 南京大學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鹽城沿海鳥類種群及疫病監測(2010-2011)。(主持)

7. 亞洲發展銀行項目:鹽城沿海濕地改造項目(2010)。(主要參與)

已完成:

8. 南京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預研項目:麋鹿同性聚群研究(2009-2010)。(主持)

9. 南京大學引進人才啟動經費:鳥獸警戒行為的研究(2008-2009)。(主持)

10. 北京市重大科技項目:北京市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關鍵技術研究和示範(2008-2010)。(主要參與)

11. 江蘇省林業局項目:江蘇省濕地資源調查(2009-2010)。(主要參與)

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布哈河上游地區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與藏原羚的競爭、共存與種間生態行為隔離機制(2007-2009)。(第二主持)

13. 國家環保部項目:中國西南喀斯特地區野生動物資源重點調查(2007-2009)。(主要參與)

14. 江蘇省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監測(2007)。(主要參與)

15. 河北省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項目:“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調查” (2007-2008)。(主要參與)

16. IUCN Sir Peter Scot Fund:Monitoring Key Population and Habitat of Przewalski’s Gazelle (2004-2005)。(主要參與)

1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際合作交流項目:‘拯救普氏原羚’國際研討會,西寧(2004)。(主要參與)

18.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項目:“普氏原羚的關鍵種群與棲息地監測”(2004)。(主要參與)

19. 美國COLUMBUS動物園協會國際項目 “Nat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surveys of the Laoxiancheng Natural Reserve”(2002-2004)。(參與)

20. 中國水產科學院項目“中國水生野生動物瀕危等級研究”(2003)。(參與)

21. 福建武夷山自然遺產地管理局項目“福建武夷山自然遺產地野生動物監測” (2001-2003)。(參與)

考察或實習

2000年7月、2001年7月,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葡萄栽培管理社會實踐;

2001年3月,北京林業大學創辦百奧生物協會

2001年7月,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馬莊鄉,沼液對桃樹生長的影響;

2001年10月,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鳥類環志與保護;

2001年10月,北京市延慶縣野鴨湖,組織首都首屆高校觀鳥大賽;

2002年7月,河北省廊坊市東沽港鎮,農村社區經濟調查;

2002年7-8月,寧夏青銅峽市,天牛行為生態學研究;

2002年12月-2003年5月,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資源現狀調查研究;

2003年7月,2004年5月,陝西省秦嶺老縣城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調查;

2003年8月,2004年1-2月,福建省武夷山風景名勝區脊椎動物監測;

2004年8月,青海省西寧市,“保護普氏原羚”國際研討會;

2005年4月,內蒙古滿洲里達賚湖春季鳥類多樣性調查;

2007年3,6,11月,河北省衡水湖自然保護區鳥類多樣性調查;

2007年4月,受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邀請,作“觀鳥常識”講座;

2007年10月,江蘇省鹽城市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鳥類多樣性調查;

2007年12月,北京,動物行為學高級培訓班及首屆動物行為學研討會;

2008年2-3月,江蘇省蘇南地區動物園動物福利調查;

2004-2008年,青海省青海湖地區從事普氏原羚與藏原羚競爭與共存的研究;

2009年7-8月,青海省可可西里鳥獸調查;

2009年3-11月,江蘇省濕地動物資源調查;

2010年1月,鄱陽湖鳥類調查;

2010年12月,雲南省嵩明縣嘉利澤鳥類資源調查;

2011年1月,江蘇省溧水縣石臼湖鳥類調查;

2008年11月至今,鹽城丹頂鶴、麋鹿行為學研究。

獲獎情況

1. 2010年澳大利亞國際行為生態學大會(ISBE)大會旅程獎勵(travel grant)。

2. 2009年江蘇動物學會、江蘇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

3. 2009年獲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中國生態學會動物生態分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優秀青年動物生態學工作者稱號。

4. 研究生期間獲2005-2006,2007-2008年度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優秀研究生稱號;

5. 大學期間獲得國家獎學金一等獎,學子陽光獎學金,國家理科基地獎學金等,並連續三年獲得校二等獎學金、優秀學生幹部、社團活動單項獎、社會實踐論文一、二等獎等,2003年畢業被評為北京市優秀畢業生。

其他

參加2009、2010江蘇省生物奧林匹克競賽培訓,主講動物學、動物行為學。

研究生招生

始終認為,興趣是第一導師。所以歡迎一切對動物生態學感興趣的學生報考,這裡有風餐露宿,這裡有鳥無人煙,這裡艱苦卻充滿激情,歡迎加入我們的團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