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勤[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

李忠勤,中國人常見姓名,多見於男性。取此名字較著名的有: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李忠勤;徐州市高級教師李忠勤;龍煤集團董事長李忠勤。

簡介

李忠勤,男,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

1984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物理系。1990年在中科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獲碩士學位, 1994年獲博士學位並獲該年度中科院院長優秀獎學金。1996年破格晉升為研究員。1997年起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伯德極地研究中心(BPRC)做博士後工作,1999年2月-2001年8月為該中心副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1993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和新罕布夏大學(New Hampshire University)冰川研究室工作學習。1996/97年參加中國首次南極內陸冰蓋考察,開展冰芯研究。李忠勤承擔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中科院重點基金、中科院冰凍圈專項基金、中外合作等研究項目20餘項。發表的學術論文50餘篇,參與撰寫的專著多部。曾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7)和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1999)(均排名第五),中國科學院1998年10大傑出青年稱號, 甘肅省青年科學家獎(1998),中科院方樹泉青年科學家獎(1998), 中科院“野外先進集體”稱號獲得成員之一(1997),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青年科技獎(1997), 中國地理學會青年地理科技獎(1996)等10餘項獎勵。

研究內容

李忠勤長期從事冰芯與全球變化方向的研究。研究內容包括冰雪氣溶膠記錄恢復及形成過程的研究,雪冰化學與環境等。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系統分析闡述了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區冰川中主要化學成分的空間分布特徵和定量本底、大氣圈與雪冰圈物質成分交換的現代過程及不同氣候條件下高原大氣環境特徵等; 利用野外與室內化學動力學等方法從微觀上研究粉塵與硫酸根、硝酸根的共生關係; 恢復我國東南極中山站所處的伊利莎白公主地區近250年來氣溫降水記錄,在區域冰雪氧同位素及主要陰陽離子變化過程和解釋,火山記錄等方面得到許多重要結果; 組織實施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冰芯記錄研究和冰川記錄形成的現代過程觀測研究,提供烏魯木齊地區小冰期以來最詳盡的環境氣候變化過程。參加美國航天宇航局(NASA)PARCA項目,建立格陵蘭冰蓋40至200年以來最為完整的粉塵濃度資料庫。調查研究整個格陵蘭冰蓋的消融記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