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揚

李廷揚

李廷揚(?~1853),字拱辰,號對坡,即墨七級鎮西南村人,嘉慶初年,李廷揚考中武生員(武秀才),1800年(清嘉慶五年)中庚申科武舉人,1801年(清嘉慶六年),得中一甲三名武探花,賜“進士及第”。

基本信息

簡介

李廷揚自小聰明過人,體格健壯,除攻讀“四書”、“五經”外,還喜歡閱讀兵書,研究謀略,舞槍弄棒。李廷揚的父親李友仁便順其所好,高薪聘來武術教師,置辦馬匹、刀槍、弓箭等練武器械,並在村西南邊開設了跑馬場,讓其習練武藝,專攻武科。
李廷揚初授二等御前侍衛,不久即選授四川達州營從三品游擊之職。未及,調提標左營游擊。1816年(清嘉慶二十一年),擢阜和協副將。1818年(清嘉慶二十三年),四川總督蔣攸賢,以軍功薦舉李廷揚“堪勝總兵之任”,嘉慶皇帝擢其為廣東高州鎮正二品總兵,署理(代理)惠州提督。1830年(清道光十年),李廷揚奉調掛印直隸宣化鎮總兵。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因捐俸濟賑有功,奉旨加一級。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李廷揚任浙江衢州鎮總兵。
李廷揚任衢州總兵時,正值鴉片戰爭爆發,是年英國侵略軍攻占浙江定海,在浙江軍民的打擊下,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英軍退出定海,但英艦仍游弋於浙江海上,李廷揚偕提督餘步雲督兵於招寶山一帶禦敵。因英軍再陷定海,進攻鎮江,官兵接連失利,督辦浙江海防的欽差大臣裕謙督師赴剿失利,鎮江、寧波相繼失守,裕謙自殺殉國,總兵王錫朋、鄭國鴻、葛雲飛等皆陣亡。浙江巡撫劉韻珂令布政使鄭祖琛率師扼守曹娥江,李廷揚與浙江按察使蔡文慶等陳兵紹興一帶布防,由於兵力不足,李廷揚便招募鄉勇二萬餘眾守城。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李廷揚因寧波、鎮江、定海失守,受牽連被革職,尋遣戍新疆。其時,前兩廣總督、民族英雄林則徐,也因“罪”被清政府謫戍新疆伊犁。時新疆“興治屯田,伊犁將軍布彥泰請以則徐綜其事,周曆南八城,浚水源、劈溝渠,墾田三萬七千餘頃,請給回民耕種,改屯兵為操防”。李廷揚因協同林則徐墾荒屯田有功,經伊犁將軍布彥泰保奏,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與林則徐一起釋免回鄉。1853年(清鹹豐三年),李廷揚病逝於七級西南村老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