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屋巷村

李屋巷村位於廣東省吳川市吳陽鎮,是一條800多年歷史的南宋古村。現有人口600多人,離鎮圩1公里左右。不僅保存宋代及清代建築原貌,還顯示古村特有風采:所有路巷均為紅磚側豎鋪的,每家每戶都在空地栽花種草,令人賞心悅目。

基本信息

李屋巷村

村邊有一個占地500多平方米建於南宋淳佑年間(1241~1252)的極浦亭。三進高脊磚結構,兩邊檐牆均繪花鳥壁畫,庭內有梅花石柱、花鳥駝廊等。以前,鑒水清波繞門而過,夕陽西下,數百艘漁船雲集亭前,賣魚沽酒,擊棹謳歌,甚為壯觀,宋宰相陳宜中曾在此露宿題詩。此處為吳川八景之一。如今,亭曾有清代同合院古建築30間,因村民拆掉建房現保存下來不多。村民李才濟的門樓建於清代同治年間,洋務派張之洞在門樓橫匾上題寫“深柳堂”三個字。在晚清時期,村內所有的路巷都鋪上紅磚每個紅磚都是側豎放置的。百年以來,經過修修補補,現在仍是這樣。紅磚側豎鋪路,既延長路面壽命,又能使路面乾鮮、整潔。雨天吸水,曝曬吸熱,夏天炎熱季節,人在路上有清涼感覺。該村還有一個特點,每家每戶都留有空地種上花草樹木或擺設盆景。種類繁多、品種名貴。諸如朴樹、羅漢松、紫微、白玉蘭、仙人劍,等等。有的村民花園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該村曾多次舉辦花卉展,後來在全鎮推廣。村民甚愛書畫,家家戶戶廳堂擺設了書畫作品。村民閒時除吟詩作對外,還在村典藝社放聲高歌。該鎮大力整合旅遊資源,計畫建一條4公里水泥路,在路旁挖通原有河段。屆時,遊人參觀古蹟,既可坐車,又可乘小船。目前捐資最多的是李屋巷村外出老闆李煜,首期捐了100萬元給村里。現在,該村按鎮規劃,大手筆地按原貌重修極浦亭及其配套設施:在亭前建公園、造碑廊、綠化以及挖通河床等。目前,已徵用亭前的3000多平方土地和完成相關拆遷任務。[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