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河

李家河

李家河鄉地處鞏縣北部山區,距縣城83公里,與兩當縣、省內留壩縣、略陽縣、鳳縣相鄰。這裡山大溝深,農戶居住分散,平均海拔1200米,屬鞏縣最貧困的鄉鎮。李家河村位於大別山腹地,湖北省英山縣管轄區,村民形式主要是黃(黃灣)、徐(徐灣)、閔(閔灣)、付(付灣) 四性組成,村民主要種植:水稻、茶葉、棉花、小麥、油菜、板栗等。2006年人均純收入1297元。目前,該鄉已初步建成了以李家河街、二溝街、茅壩街為主的山區集鎮市場和新農村集鎮市場。

百科名片

張家河鄉地處鞏縣北部山區,距縣城83公里,與兩當縣、省內留壩縣、略陽縣、鳳縣相鄰。這裡山大溝深,農戶居住分散,平均海拔1200米,屬鞏縣最貧困的鄉鎮。全鄉轄11個行政村,49個村民小組,1462戶、5715人,耕地26277畝,黨員286人。2006年人均純收入1297元。戶戶通電、茶廟公路、移動手機塔等重點工程的建成,使該鄉的基礎設施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簡介

全鄉轄11個行政村,49個村民小組,1462戶、5715人,耕地26277畝,黨員286人。2006年人均純收入1297元。戶戶通電、茶廟公路、移動手機塔等重點工程的建成,使該鄉的基礎設施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李家河村位於大別山腹地,湖北省英山縣管轄區,村民形式主要是黃(黃灣)、徐(徐灣)、閔(閔灣)、付(付灣) 四性組成,村民主要種植:水稻、茶葉、棉花、小麥、油菜、板栗等。

經濟發展

該鎮始終以穩菌、強藥、興養為思路,形成了以天麻、豬苓、西洋參為主的中藥材基地、以大鯢養殖為主的特種養殖業和木耳、香菇為主的食用菌,多渠道增加民眾收入。截止2006年底,全年新發展天麻1800畝,西洋參300畝,豬苓180畝,食用菌10000架,乾果200畝,經濟林1000畝,中藥材面積擴大到4000畝,多種經營總產值達到900萬元。養殖大鯢1.5萬條;繁殖戶93戶,投資2000萬元,年產幼鯢5000尾。目前,該鄉已初步建成了以李家河街、二溝街、茅壩街為主的山區集鎮市場和新農村集鎮市場。固定電話普及率達90%以上。

政府機構

黨政辦:負責宣傳貫徹上級和本級黨代會、人代會、黨委、政府的決定、決議、方針、政策;發布本級黨委、人大主席團、政府的決定和命令;管理黨員、幹部和各種檔案;抓好機關事務及各項服務性工作。負責人:王冬。

社會事務辦公室:做好全鄉計畫生育的宣傳普及工作,編制人口規劃,落實年度人口指標,嚴格計畫生育各項政策,抓好計畫生育監督機制及措施控制。管理本鄉域內的民政、司法、信訪、村鄉規劃建設等工作,執行同級人代會議和黨委、政府的決定、命令;搞好農村基層政權建設;辦理救濟、優撫、社會福利事業,保障貧困線以下民眾生活;搞好普法及治保、民事調解、民眾來信來訪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抓好鄉村建設,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負責人:楊青夫。計生辦負責人:陸勁

經濟發展辦公室:按照同級人代會的決議和各級政府下達的經濟目標任務,制定本鄉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做好農村工作調查研究,抓好農、林、牧、多種經營發展和管理;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指導農村的經濟和村財務管理,監督農民負擔執行情況;做好計畫統計報表工作。負責人:曾明禮。

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站:承擔農技、多經、種子、林業、畜牧、水利水保等服務職責,抓好農技諮詢、培訓,指導農業生產;搞好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調查、示範、引導和推廣,推進機構化生產進程;做好轄區內水利、水保工作和畜牧疫病防治工作等。負責人:陳登林。

文化體育廣播電視服務站: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法規,搞好宣傳指導工作;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做好轄區內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舉辦健康的農村文體娛樂活動。負責人:岳林春。

財政所:執行同級人代會財政預、決算;負責各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和機關內公共財產的管理;嚴格財務規章制度,做好年度結算和財務檢查、監督;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人口數據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188
1217
971
家庭戶戶數 535
家庭戶總人口(總) 2111
家庭戶男 1147
家庭戶女 964
0-14歲(總) 468
0-14歲男 244
0-14歲女 224
15-64歲(總) 1474
15-64歲男 828
15-64歲女 646
65歲及以上(總) 246
65歲及以上男 145
65歲及以上女 10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086

遼河幹流水系的河流

遼河全流域由兩個水系組成:一為東、西遼河,於福德店匯流後為遼河幹流,經雙台子河由盤山入海,幹流長516公里。本任務盤點構成遼河幹流水系的河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