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奘圖

李奘圖

李奘圖(1910—1971),出生於山東蓬萊南關鎮的一戶尋常百姓人家。自幼在家讀私塾,家鄉喜歡京劇是大有人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這對他產生了極大影響。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李奘圖 李奘圖

李奘圖與著名琴師王少卿、倪秋平、沈雁西、張似雲、孟廣亨、費文治、沈玉才、杜奎三、趙都生、韓恩華等人,都有很深的感情。他們來青島,都到李奘圖家做客。孟廣亨推薦他給當時在馬連良劇團的羅蕙蘭伴奏,他與張似雲彼此交換過京二胡。著名琴師沈雁西(後為京劇電影《白蛇傳》操琴)來青,就登門與李奘圖切磋伴奏的過門。趙燕俠、羅惠蘭、郭元汾、楊榮環、吳素秋、、顧正秋等京劇名家也經常來過他家。在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李奘圖的家裡經常是高朋滿座,或是專業的名家,或是票友。家中幾乎每天都有很多的朋友來家裡聚會唱戲,彈、拉、吹、打十分的熱鬧,完畢之後就在府中的後院大家一起吃烤肉,要不就到館子裡“叫菜”,用提盒送到家裡。晚飯用畢,又吹拉彈唱了起來。

也正因為這樣,他的兒子李門、李超得到了最好的京劇(特別是梅派)薰陶,在這種環境中成長。隨著時光的推移,他們父子三人成了忠實的梅派執行者、體現者和捍衛保護者。難怪,現在的李門、李超昆仲成了梅派琴師的“黃金搭檔”。李奘圖不僅培養了兩個兒子,而且還教出了不少學生。

晚年

李奘圖晚年時,由於“文革”受到迫害,精神以致身體都遭到嚴重折磨與摧殘,再加之他已經患有多種疾病。1971年7月在銀川辭世,終年61歲。

盤點京劇琴師

京劇演出前,在打字幕時,除打出什麼演員扮演什麼角色之外,還有琴師和鼓師的名字是必須示之於眾的,稱之為“操琴”與“司鼓”,可見這兩個行當的崇榮地位。本任務走近京劇琴師。完善本任務人物詞條,要求從個人簡介、藝術生平、藝術特色、主要作品、藝術影響等方面完善詞條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