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林[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李丹林[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李丹林[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丹林,女,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丹林先後在北京大學獲得法學學士、碩士學位,在中國傳媒大學獲得文學博士(傳播學專業傳媒政策與法規方向)學位。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政法學院法律系主任 ,中國傳媒大學媒體法規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傳媒政策與法規碩士方向專業負責人。英國牛津大學社會與法律研究中心、倫敦國王學院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中國憲法學研究會理事 、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 、北京市通信法制研究會常務理事。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李丹林,女,教授,博士。李丹林先後在北京大學獲得法學學士、碩士學位,在中國傳媒大學獲得文學博士(傳播學專業傳媒政策與法規方向)學位。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政法學院法律系主任 ,中國傳媒大學媒體法規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傳媒政策與法規碩士方向專業負責人。英國牛津大學社會與法律研究中心、倫敦國王學院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中國憲法學研究會理事 、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 、北京市通信法制研究會常務理事。

李丹林教授 李丹林教授

研究領域

傳媒法律、文化傳媒政策、傳媒管制

學術作品

獨著:《電視劇法律問題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

《廣播電視法中的公共利益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合著:《影視法導論——電影電視節目製作人須知》,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媒體政策與法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大眾傳播法新論》,法律出版社2007年出版。

《多維視域的大眾傳媒》,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

《廣播電視傳媒公信力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出版。

《轉型期法治報告——行業法治領域的法治》2013年法律出版社。

《英國發展報告》(2013-2015) ,2015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英國發展報告》(2015-2016) ,201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合編:《中國新聞工作法律手冊》,新華出版社2010年版。

合譯:《媒體製作人法律實用手冊》,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出版。

論文:《論當代中國電視劇的法律問題》,《現代傳播》2004年第1期

《傳媒法學科建設芻議》 ,《現代傳播》2005年第1期。

《對話電影、電視劇的內容“禁載”》(第一作者),《現代傳播》,2005年第4期

《論信息公開與知情權》,《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中國傳媒法教育的思考》 ,《中國傳媒大學第一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文集》,2007年5月

《論中國媒體從業人員的權利保護》,《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007第4期。

《建設廣電著作權文化》,《中國廣播影視》2007年11月第393期。

《這個時代,誰是強者》,《中國廣播影視》2008年11月。

《從英國美國廣播電視法的公共利益原則看錶達自由的保障》,《2008年中國法學會憲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2008年9月。

《論傳統文化品牌的法律保護》,《論中國先進文化與和諧文化建設/l論文集》,中國文化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創新探索》 (第二作者),《新聞實踐》2009年第9期。

《論美國廣播法的公平原則》,《國際新聞界》2010年第10期。

《論傳媒法的憲法屬性》,《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論媒介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法律制度的幾個基本問題》,《南京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

《2011年度中國傳媒法治發展報告》 (第二作者),《新聞記者》2012年第1期。

《論新聞—法學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基於對國內外高校新聞傳播與法學學科教學科研融合做法的思考》(第三作者)《新聞學論集》第28輯,2012年6月1日。

《媒介融合時代媒體管制的思考——基於“公共利益”原則的分析》,《現代傳播》2012年第5期。

《我國新世紀文化傳媒政策的演進及價值取向分析》,《南京社會學科學》2013年第1期。

《傳媒法制建設的最新進展(2012)》 ,《青年記者》2013年第4期。

《誰來監守守護者者——論英國“電話竊聽”事件後的報業監管改革》 ,《新聞記者》2013年第5期。

《論傳媒法教育及相關複合型人才的培養》 ,《現代傳播》2013年第2期。

《微博時代的庭審直播的思考》,《法治新聞傳播》2013年6月3日。

《網路實名制與匿名表達權》(第二作者),《當代傳播》2013年第7期。

《英國創意產業的發展及啟示》,《新聞出版報》2013年8月1日。

《英國對失實新聞的規制與啟示》,《法治新聞傳播》2013年12月。

《媒介融合時代傳媒政策法律研究論綱》 ,《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

《論英國對網路安全的保護與內容規制》 ,《中國廣播》2014年第3期。

《被遺忘權在英國:文化背景與價值啟示》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2月3日。

《2014年媒體違法案例述評》 ,《青年記者》2014年第24期。

《新時期英國報刊業監管改革研究》 ,《南京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

《新聞傳播立法之我見》,《青年記者》2015年第7期。

《新聞出版許可改革時不我待》,《國際先驅導報》2015年7月2日。

《公共利益、新聞自由與IPSO》 ,《現代傳播》2015年第7期。

《理性與激情、敏銳與沉穩、多思與篤行——中國傳媒大學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思考》,《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15年8月。

《深入研究學術傳播中的法律問題》 ,《社會科學報》2016年1月7日。

《網際網路革命、憲法文化與傳媒監管》 ,《現代傳播》2016年第9期。

《霧霾散去終有時 傳媒法治破浪行》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7年1月17日。

《傳媒法治、現代化轉型與文化變革》 ,《南京社會科學》2017年第4期。

《法制類節目存在問題及相關理論思考》,《中國廣播》2017年第3期。

《傳媒法治、現代化轉型與文化變革》 ,《南京社會科學》2017年第4期。

主持項目

主持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委託項目:《首都教育發展環境引導機制問題研究》(2007年)。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我國媒體政策與法律研究》 (2013年)。

主持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研究基地項目:《英國網路治理研究:模式、案例及意義》(2014年)。

主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委託項目:《廣播電視涉法類節目容易出現的法律風險及對策研究》(2015年)

講授課程

《傳媒法概論》(本科生),《傳媒法基本理論》(碩士研究生),《大眾傳媒與著作權法》(碩士研究生)。

李丹林老師近期照片 李丹林老師近期照片

其他學術與專業活動:

負責每年一度的“中國傳媒法十大事例” 評選活動。

電子雙月刊物《傳媒法律政策通訊》 主編等。

走近京劇旦角演員

京劇旦行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分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 武旦、老旦等專行。
姜亦珊
李海燕[京劇旦角]
李玉芙
劉桂娟
史依弘
唐禾香
王蓉蓉
吳菱仙
王蕙芳
王玉蓉
魏蓮芳
王晶華
筱翠花
熊明霞
楊春霞
言慧珠
袁慧琴
趙葆秀
張火丁
張美娟[京劇旦角]
王小磚
宋丹菊
李莉[京劇旦角]
王玉珍[京劇旦角]
童芷苓
劉秀榮[京劇旦角]
薛亞萍
楊榮環
魏海敏
宋德珠
王玉敏
閻世善
楊磊[京劇旦角]
趙桐珊
張正芬[京劇旦角]
趙慧秋
王熙春
時小福
劉喜奎
趙燕俠
李硯萍
呂洋
馬小曼
毛世來
琴雪芳
邱富棠
任志秋
榮蝶仙
沈小梅
郭偉[京劇青衣]
孫明珠
孫甫亭
孫賀先
宋奕萱
尚長麟
侯玉蘭
孫彩珠
時世寶
沈福存
華慧麟
孫怡雲
尚明珠
宋長榮
蘇雨卿
胡碧蘭
舒昌玉
黃樺
鮑綺瑜
田際雲
田慧
譚娜
譚曉令
冀韻蘭
李金泉
吳素秋
李薔華
吳富琴
王長君
王夢婷
王幼卿
李硯秀
王盛意
羅巧福
李佩卿
王吟秋
王麗芳
王婉華
李鳴岩
王曉臨
王雅娜
劉淑雲
王琴儂
王志怡
羅蕙蘭
馮蘊
陸素娟
小楊月樓
徐碧雲
李盛泉
盧小玉
荀令香
方連元
許翰英
徐暢
小毛劍秋
雲燕銘
姚玉芙
葉芳
劉盛蓮
楊淑蕊
楊菊秋
余紫雲
劉元彤
姚佩秋
粉牡丹
羅福山
閻嵐秋
閻巍
雷英[京劇旦角]
姚玉蘭
李韻秋
朱桂
趙歡
李經文
周利
張春秋
張正芳
貫紫林
張筱賢
李喜鴻
郭睿玥
張逸娟
趙君玉
章遏雲
趙榮琛
仲盛珍
醉麗君
龔雲甫
張晶[京劇旦角]
李金鴻
鍾榮
路三寶
朱琴心
張慧芳
胡素仙
文榮壽
李毓芳
吳吟秋
臥雲居士
文亮臣
黃桂秋
韓慧梅
王世祥
韓冬柏
劉琪
陳正薇
郝蘭田
王紫苓
韓鳳英
王夢雲
劉筱衡
王芸芳
劉山麗
江新蓉
王潤菁
高玉倩
傅世蘭
王克琴
姜雙喜
江汁
陸義萍
計斌慧
魏慧麗
李連貞
梅竹芬
馬艷芬
馬宗慧
王艷[京劇旦角]
王玉蘭
夏華達
新艷秋
夏慧華
賈麗雲
金友琴
徐瀅
熊一華
龐世奇
曲素英
金喜棠
金素雯
許翠
謝銳青
謝虹雯
金素秋
邢美珠
謝寶雲
雪艷琴
金少梅
康靜
徐俊[京劇旦角
俞八妹
郭雪香
於蓮仙
余玉琴
高喜玉
梁小鸞
楊秋雯
尚慧敏
於玉蘅
楊至芳
姚佩蘭
時青山
傅世雲
楊桂雲
楊孝亭
郭瑤瑤
龔蘇萍
李淑媛
楊秋玲
孫榮蕙
孫花滿
袁子明
尚富霞
閻虹羽
梁秀娟
李香勻
孫喜雲
陳蓉芳[京劇武旦]
姚席珍
楊畹農
於蘭
楊偉蘭
張學浩
郭小莊
張彩林
朱小元
劉雙壽
李丹林
李玉芝
孫盛芳
高紅梅[京劇旦角]
隋曉慶
朱俊好
張佳春
朱盛齡
張芷荃
沈健瑾
張三元
厲慧敏
張曼玲
鄭玉華
尚榮芳
侯宇
張雲仙
唐富堯
竇曉璇
諸茹香
張蓉華
果湘林
李麗芳
田桂鳳
朱盛富
張秀晶
田榮芬
張學敏
周婧
周百穗
扈金娜
胡喜祿
鄭秀蘭
耿世華
張淑景
鄭佳艷
陶默廠
朱文英
胡金萍
張蝶芬
張艷玲
張嬋玉
藍文雲
趙秀君
張盛余
張麗媛
鄭子茹
張芷芳
林麗娟
胡金喜[京劇花旦]
碧雲霞
郭際湘
宇文若龍
祁慧茹
曹毅琳
田寶琳
錢紫雲
齊福芸
齊蘭秋
秦雪玲
徐如雲
李新蘭
彩福祿
胡菊琴
杜富興
孫四敏
賈華
沈健謹
許福英
張藍田
朱幼芬
吳江秋
趙曉嵐[京劇旦角]
吳蕙蘭
孫雙玉
周四十兒
沈正艷
關麗卿
賈世珍
周慰堂
許盛玉
李靜文
鮮牡丹
小王玉蓉
新谷鶯
朱蓮桂
謝黛林
趙喜貞
賈桂喜
王順福
韓寶芬
王麗卿
金月梅
金嘯虹
張雙蘭
孫福喜
李喜泉
雷元碩
郭敬悉
戴韻芳
金佩芳
鳳凰旦
姚寶香
范富喜
王元禧
孫心蘭
朱小沅
周長順
孫振泉
李文敏[京劇旦角]
孟金喜
李占華
馬博敏
章麗秋
王金蘭
范韻芳
張五寶
王盛海
沈韻秋
李多芬
何喜春
閻桂祥
尚樹聲
貫榴生
孫德祥
雲飄香
趙嘯瀾
琴艷芳
王茵
吳碧蘭
蘇少舫
雪飄香
寶幼亭
鄭雙福
姚玉英
閻金福
方松齡
孟憲瑢
劉昭容
閻貴雲
訾睿
段來喜
律喜雲
吳彩霞[京劇旦角]
郝瑩
孔元福
尚偉[京劇旦角]
孫萍[京劇旦角]
劉丹丹[京劇旦角]
張嵐[京劇旦角]
周曼如
劉薇[京劇旦角]
張蘭[京劇旦角]
劉美娟[京劇旦角]
雷金福
董雪平
李玉壽
陸鳳琴
趙群[京劇旦角]
李凌楓
李紹華[京劇旦角]
張悅[京劇旦角]
呂琳[京劇旦角]
夏美珍
許嘉寶
劉錚[京劇旦角]
張萍[京劇旦角]
席慧馨
朱鳳桐
李富齋
張靜[京劇旦角]
馬六兒
劉玉琴[京劇旦角]
徐露[京劇旦角]
劉佳[京劇旦角]
李艷儂 | 張嘯竹
馬帥[京劇旦角]
馮金芙
張笠媛
林桂蘭
張雲亭[京劇旦角]
石韞玉[京劇旦角]
聶文華[京劇旦角]
南鐵生
李妙春
范春桂
王麗華[京劇旦角]
王樹芳[京劇旦角]
李宏[京劇旦角]
劉寧[京劇旦角]
李潔[京劇旦角]
孫麗英[京劇旦角]
李薇華
李曉玉[京劇旦角]
高韻芬
溫如華
王奕戈
聞占萍
王曉燕[京劇旦角]
王陸瑤
趙玉華[京劇旦角]
葛香汝
齊淑芳
周雲霞
王芳[京劇旦角]
張馨月[京劇旦角]
李紅梅[京劇旦角]
王元芝
劉慧權
李玉祥[京劇旦角]
何佩森
劉連湘
張其婷
李慧娟[京劇旦角]
劉杉杉
張菁華
楊菊萍
何蕾
戴綺霞
張南雲
劉慧琴
金碧艷
岳惠玲
姚佩霞
李琳[京劇旦角]
張藝[京劇旦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