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全傳 : 生來注定不平凡

朴槿惠全傳 : 生來注定不平凡

這本書講述了韓國的第一位女總統、第一位未婚總統、第一位第二代總統、第一位得票過半數的總統朴槿惠的生平故事。結合不平凡的經歷,讓人民得以了解這位韓國女總統不為人知的故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朴槿惠出生在韓國第一家庭,但命運之神沒有一直青睞她,父母雙雙遇刺,親信疏離,姐妹不和,生活艱難……這一切並沒有將她打倒,反而鑄就了她鋼鐵般堅毅的品質和樂觀的性格。以韓國歷史上第一位得票過半的身份當選總統後,朴槿惠以她時尚的外表、獨樹一幟的領袖風範、有效的政策措施、成熟的外交手腕開啟了韓國的政治、經濟新時代。

作者簡介

宋嘉軍,1962年生人,畢業於南開大學漢語言系,曾於出版社任職編輯部主任,擅長用細膩的筆觸怕個寫作歷史與人文方面的書籍。他的作品語言輕鬆活潑,風格簡潔凝練、視角獨特,著有《微百科·紅樓夢》《和珅傳》等作品。

正文目錄

第一章顯赫家世,注定非凡3
韓國的“白宮”——青瓦台3
總統父親朴正熙6
第一夫人陸英修15
外交舞台嶄露頭角21
單純的理科學生26
短暫的法國留學31
第二章臨危受命,扛起重任36
22歲的藍宮女主人36
父親的政治課42
令人痛心的貧窮和疾病45
華麗而風雲突變的政治舞台49
獨樹一幟的領袖風範52
第三章絕地反擊,走向成熟56
當厄運再次襲來56
與眼前巨大的高牆對抗6
0當一切都時過境遷64
成長的不只是年齡70
第四章回歸政壇,重創輝煌75
堅定地選擇:回歸政壇75
來自朝鮮的邀請函79
帳篷黨舍,摒除腐敗82
繼續自己的革新之路85
誰說女子不如男89
筆記本公主的大決定92
遵守約定95第五章選舉女王99
達城大勝——國會議員選舉的較量99
排擠並不可怕104
方向由我掌控107
“4·15”國會總選111
四戰四勝的驕人戰績113
第二部分卸下光環的朴槿惠
第六章生活中的朴槿惠119

正文試讀

外交舞台嶄露頭角
在朴槿惠的記憶中,他們的家從來都是與社會現狀、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課堂。每天早晚的餐桌上,韓國的社會問題,經濟現狀,國防安全問題,文化發展包括出口貿易甚至亞運會上選手們奪得了幾塊金牌,都是父母樂此不疲談論的話題,他們就這些問題闡述見解,提出主張。父親常常會借著這樣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心智,他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假設的空間,讓他們提出自己的見解。
“飯桌談話”是一種用輕鬆愉快的形式,這是朴槿惠一生中難得的課堂,她通過這種形式拓展了多方面的思維能力,她學會了追蹤某個問題的軌跡進行思考,研究規律。有一年,韓國遭遇了罕見的旱災,父親日夜憂心,擔心因旱災農作物歉收,直接影響民生。母親則因大旱可能導致顆粒無收而終日面容悲戚。父母的行為深深地影響了朴槿惠,她的愛國之心就是在父母憂國憂民的情懷中培養起來的。她和父母一樣為國家的興衰同呼吸、共命運,當時只要父親一說到旱情,她就要虔誠地祈禱下雨。
有一句詩句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形容事物在不經意間的改變。青瓦台里常常出入各國專家或各領域的學者,朴槿惠有時會在父親接待這些專業人士時靜靜地站在一旁,聆聽他們的談話。爾後,父親也會就交談的內容和她進行討論。某一天,朴槿惠和父親談起了將來的理想,談起她想選修的大學專業。不料這次談話竟使朴正熙醞釀了一個要將女兒推向外交舞台的計畫。
有一個博士曾到青瓦台訪問,說到一個看似很小的話題:“一個小小的半導體可以賣到二十到三十美金,別小看一個007皮包,它可有幾萬美金的分量。韓國要在電子產業方面拼一條出路。”這話給朴槿惠的印象很深刻,她從此立下了要讀電子工程學的願望,而這個心愿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國家的經濟做貢獻。母親原為她設計了將來學習歷史專業的藍圖,她無法想像那種工科之類的艱深課程,一個女孩怎么讀得了。而父親卻大力支持:“真棒!爸爸相信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從那時起,父親開始刻意地引導她開闊視野。一次,韓國將進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訪問,父親在訪問名單中加上了朴槿惠的名字,但事先隱瞞了這個細節,使她在意外的驚喜之餘,還因初次登上外交舞台有了一次終身難忘的寶貴經歷。
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同處大洋洲,隔海相望。朴槿惠在澳大利亞看到了這個擁有兩個世界之最的國家給她帶來的震撼。這個擁有世界上最小的陸地和最大的島嶼的國家,除了寬闊的沙灘和蒼翠的草木,歷經歲月侵蝕的優美的火山和平坦的原野,更能體現這塊“綠帶”生命力的就是人們富裕的生活。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紐西蘭,是個由島嶼組成的國家,這個綠色王國的生態環境非常好,而比這更能感動朴槿惠的也是人們富裕的生活。那次出訪使她如同遊歷了一個童話世界,坐落在原野上的房屋潔白的屋頂,從寬敞的窗戶可以一覽無餘地看到窗外迷人的景色,家家戶戶的庭院裡都栽種著美麗的花草植物,樹上結著誘人的果實,整潔的街道標誌著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人們在傍晚悠閒地散步,臉上滿溢幸福的微笑。她既羨慕又心動,“不能做井底之蛙!”她心裡這樣想,“必須要大力發展經濟,擺脫貧困,趕超他們的生活水平!”她就這樣懷揣要使國家富裕起來的希望和理想回國了。
1972年10月,西班牙與韓國GULF公司合作製造的油輪成功。西班牙方來了一封邀請函,那次出訪的主角本來是母親陸英修,但因母親太忙碌,排得滿滿的行程已經插不下了,所以只好由朴槿惠代表母親參加。這是她第一次以外交使者的身份出席這次典禮,事情來得比較突然,她甚至來不及對西班牙這個國家的概況進行必要的了解,就趕往西班牙。
陽光明媚的西班牙,風光綺麗,她除了精彩的鬥牛舞聞名於世以外,還有熱情似火的西班牙女郎。西班牙人性格開朗,街上到處是俊男美女,他們尤其喜歡狂歡的個性賦予了這個國家“節慶國度”的美名。在朴槿惠的心中,她很早就渴望能參加西班牙“奔牛節”。1923年,美國著名戰地記者海明威來到了潘普洛納市,第一次看到了“奔牛節”火爆的場面,寫下著名小說《太陽照常升起》,極為生動傳神地描述了奔牛節充滿刺激的場面,“奔牛節”因他的小說而名揚世界。朴槿惠最早對西班牙奔牛節的認識也是通過海明威這部名著。 朴槿惠代表母親參加了油輪慶典,她在眾目仰望中登台用西班牙語朗讀了5分鐘的演講稿,宣布將這艘油輪命名為“天佑號”,熱情的西班牙人報以雷鳴般的掌聲,並大聲吹起口哨歡呼,現場立刻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這樣的慶典場面使朴槿惠想起了海明威筆下的奔牛節,她表示假若有機會,一定要參加這個節慶,要親身感受西班牙的熱情自由。可是這個“奔牛節”之夢做了35年仍未實現,每當看到身背行囊的旅行者,朴槿惠保留在內心深處的渴望就會不可遏制的燃燒起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