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亞斯·凱撒

朱利亞斯·凱撒

《朱利亞斯·凱撒》三幕歌劇,海姆撰腳本,亨德爾譜曲,作於1723年,1724年首演於倫敦。

創作背景

朱利亞斯·凱撒》三幕歌劇,海姆撰腳本,亨德爾譜曲,作於1723年,1724年首演於倫敦。此劇是從英國人好鬥趣味下當作競爭用而產生的。其中散發著絢爛的光彩,具有浸透大眾心靈深處的魅力,是巴洛克歌劇中出類拔萃的作品,儘管戲劇結構上有若干弱點,但不少樂曲都頗富魅力,值得一聽。

亨德爾一生中寫作過大約40部歌劇,從少年時期開始就吸收力量英、德、法、義等國的各種音樂,然後反映在自己的創作中。在歌劇方面,1703年前往漢堡後,恩師萊因哈特·凱沙那小抒情調般流利的鏇律法和富於表情的管弦樂法,立刻在他的處女歌劇《阿蜜拉》中顯露出來。1706年到義大利學習時,在《阿格麗碧娜》和《羅德利果》中,很快取入威尼斯樂派的手法。

不久,由於義大利作曲家波農奇尼來到倫敦,和亨德爾打擂台,這又刺激了亨德爾試圖寫作新的歌劇,於是接連上演了《穆奇歐·謝沃拉》、《弗羅利丹特》以及《朱利亞斯·凱撒》等一連串作品。此外,亨德爾還受法國派影響作有芭蕾歌劇《阿里歐蘭特》(1730)年和《阿琪娜》。另外還作有喜歌劇和義大利大利輕歌劇,例如《法拉蒙多》、《賽爾西》、《伊梅奈歐》和《戴達米亞》等。亨德爾在歌劇方面盡其所能去追求各種可能性。

而這種多樣性,也可以說就是亨德爾音樂的特徵。像這部歌劇《朱利亞斯·凱撒》中,義大利美聲唱法式的華麗氣氛,居然和德國男性風充實的內容與戲劇性表現,毫無矛盾地共存在一起。在形式上也頻用《從頭再奏》形態,宣敘調與詠嘆調的自由結合。為了舞台上情節的營運而使用交響曲或進行曲,或是採用芭蕾舞等,把當時歌劇上的各種手法,全都網羅無遺。他在作品中注入他與眾不同的天才,雄赳赳地刻畫出忍受著無比苦惱卻依舊軒昂地邁進的英雄容姿。

演奏時間:第一幕:74分 第二幕:43分 第三幕:32分

時間:紀元前48年

地點:埃及亞歷山大城

劇中人物

朱利亞斯·凱撒 羅馬將軍 男中音

克莉奧佩特拉 埃及女王 女高音

柯娜麗亞 羅馬彭貝猶斯之妻 女中音

塞克司杜斯?彭貝猶斯 柯娜麗亞之子 次女高音

普特烈麥歐斯 埃及王,克莉奧佩特拉之弟 男低音

阿季拉斯 埃及將軍 男中音

尼烈奴斯 克莉奧佩特拉心腹部下 男低音

埃及貴族、士兵們、市民們、克莉奧佩特拉的侍女們等

劇情介紹

序曲先是所有樂器的強奏,奏出堂皇的下降音形鏇律。它立刻由獨奏樂器引接,但再過渡到總奏的長鏇律中,經過反覆後,一變而成由第一小提琴與雙簧管刻畫出的節奏風快速運動)。不久逐漸增加樂器,使華麗的氣氛升騰起來,在最強奏中結束幕啟。

第一幕 第一場尼羅河畔的原野。河上搭著橋。

隨著埃及男女們所唱的歡迎合唱,把彭貝猶斯擊垮的羅馬大軍,威風凜凜地渡過橋進場。最後是由羅馬貴族們伴隨凱撒的登場,埃及人都匍匐在他面前。

在木管和弦樂的最強奏引導下,凱撒雄赳赳地唱出光輝的快板詠嘆調《把埃及的土地交給征服者》。

當變成宣敘調時,埃及人就起身了。這時彭貝猶斯之妻柯娜麗亞和兒子塞克司杜斯,走到凱撒面前。凱撒表示希望彼此和解,不料這時候,埃及將軍阿季拉斯要奴隸們提著彭貝猶斯的首級進來,把它當作埃及王普特烈麥歐斯贈送凱撒的獻禮。

柯娜麗亞和塞克司杜斯看到後,悲痛欲絕。不久塞克司杜斯就唱出發誓為父復仇的詠嘆調:《憤怒呵,從我心底甦醒》,中段曾移到最緩板,但稍許改變模樣返回開頭主題後強有力地結束。

第二場 普特烈麥歐斯宮殿的大廳。

當管弦樂演奏輕快、利落的詼諧稍快板序引時,幕啟,克莉奧佩特拉和尼烈奴斯登場。克莉奧佩特拉命令尼烈奴斯去訪問凱撒的營地,請他前來接受埃及王的皇冠。

阿季拉斯偷聽後告訴普特烈麥歐斯他說,凱撒對他殺死彭貝猶斯的處置極為憤怒,唆使他乾脆把凱撒也殺了。他還要求說,事成之後想占有柯娜麗亞的肉體。

單獨留在舞台上的普特烈麥歐斯,決心暗殺凱撒,並唱出了這段詠嘆調:《惡人啊》,他說,希望以此確保自己的生命與王國。

第三場 在凱撒營地內的彭貝猶斯之墓。

這是用武器和戰利品點綴的山形墳墓,當凱撒在墓前沉思時,克莉奧佩特拉穿著簡樸的服裝出現,然後跪下哭訴說:“我叫麗笛亞,是克莉奧佩特拉的侍女之一,我被殘暴的普特烈麥歐斯奪去一切。”

凱撒立刻被她迷住,唱出了小抒情調《野花也沒這么美、這么可愛》,他很親切地安慰她。看著這情景的尼烈奴斯在凱撒離去後,和克莉奧佩特拉很愉快地表示已經把凱撒的心抓牢了。

這時,柯娜麗亞前來憑弔亡夫之墓,唱出悲痛的小抒情調《在你心中》,哀嘆說她的瑰寶就在石棺里,表示她將和塞克司杜斯一起刺殺仇敵普特烈麥歐斯。

在陰暗處聽到這訊息的克莉奧佩特拉欣喜若狂,吐露出內強烈的願望,說不久埃及的王位和凱撒的心都將屬於她。這首詠嘆甜美的《希望呵,你是我燦爛的星》,是一首無比輕巧優美的花腔女高音歌曲。

第四場普特烈麥歐斯宮殿中的宴會。會場中燈光通明,為了款待凱撒而忙碌著。普特烈麥歐斯、阿季拉斯和埃及貴族們,都聚集台中央,忙著發號施令。

凱撒登場。普特烈麥歐斯致歡迎詞時,在兩人間浮現出一道黑雲。接著,凱撒一邊環視埃及人,一邊乘在法國號曲調上,唱出諷刺小調獵人之歌:《渴望獵物時該靜靜地躲藏》。他看到國王腹部暗藏兇器,唱罷,就帶著部下離去。

這時,柯娜麗亞和塞克司杜斯,就趁著黑霧潛入宮殿,不幸被阿季拉斯發現。儘管柯娜麗亞怒責普特烈麥歐斯可恥的背叛,塞克司杜斯勇敢的挑戰,畢竟寡不敵眾,這兩位羅馬母子,還是成為埃及人的俘虜。他們在唱過悲傷的二重唱《活在眼淚中》後,分別被帶走了。

第二幕 第一場 和宴會地點相接連的克莉奧佩特拉的陽台。

舞台兩側還有通到更高陽台的台階,整個景色被埃及的月夜靜靜包圍著。在緩板、F大調的交響曲中幕啟。

這時在尼烈奴斯引導下,凱撒從下方走上來,由於聽到上邊陽台上奏著慶典音樂,於是駐足傾聽。

接著,克莉奧佩特拉從上邊登場,站在台階的中段唱出著名的詠嘆調《夜晚是藍色的》她說:“夜晚是藍色的,微風在搖曳。在蒼天上閃爍的繁星是多么的美。妾身陷入愛的烈焰中,整個心如同在燃熾。血潮澎湃,我的心不斷激烈地渴望著他。”在唱到這仰慕凱撒的段落時,她就在緊張又深刻的戲劇性表現中,充分發揮出女高音的美聲技巧。

凱撒心中牢記尼烈奴斯的警告,知道普特烈麥歐斯暗中想背叛他。當他看到克莉奧佩特拉那迷人的麗姿與心聲後,馬上為之恍惚,情不自禁大加讚美,在兩人愛的宣敘調後,凱撒終於明白麗笛亞其實就是克莉奧佩特拉本人。

因擔心尼烈奴斯的忠告,克莉奧佩特拉急忙到外邊察看一番,回來後告訴凱撒,敵人就要發動攻擊的訊息,促他儘快逃離。但凱撒卻拔出利劍,勇敢地面對這情勢,走下台階。

單獨留下的克莉奧佩特拉,在管弦樂伴奏下,唱出深切的思念之情。前面的宣敘調是:“喔,神啊,凱撒如果死了,克莉奧佩特拉也活不下去了。現在正是用鋼鐵武裝心臟,完成復仇的時刻。可是,神啊,請你一定保護凱撒的身體。這是我的生命、我的希望、我的安慰。” 從這裡開始,音樂轉為最緩板、升F小調的詠嘆調:《如果我的禱告》。

第二場普特烈麥歐斯的後宮。

當柯娜麗亞獨自哀嘆的時候,尼烈奴斯前來為她打氣。不久,普特烈麥歐斯登場,他唱出一首“很快的快板”詠嘆調,逼迫她充當自己的情婦,然後把她推倒在床上。這時,塞克司杜斯舉起利劍趕來援救,但手上的劍,卻被帶來一群士兵的阿季拉斯奪走。

接著,阿季拉斯就向國王普特烈麥歐斯報告說,凱撒和他交戰後,從巴可尼往海中跳下,很可能已經溺斃。國王聽了非常高興,和大伙兒一起離去。這時柯娜麗亞就鼓勵兒子不要氣餒,再接再厲,塞克司杜斯則唱出復仇的詠嘆調《被激怒的蛇》,表示出強烈的決心。

第三幕 第一場急板的交響曲是在描寫戰爭的情景,其中小號和雙簧管的音響,給人印象最深。

幕啟。舞台是夕陽返照的亞歷山大港海邊。普特烈麥歐斯倔傲地挺立在中央,身邊的克莉奧佩特拉則被武裝土兵們所包圍。這時姐弟兩人已反目成仇。

克莉奧佩特拉哭泣著唱出詠嘆調《因可悲的命運淚流滿頰》。先是緩板悲痛的哀嘆,中段變成快板,猛烈地進射出內心的感觸:“即使死了,也會出現在普特烈麥歐斯的夢裡,而且詛咒他”。接著又返回開頭的曲凋,最後她被土兵們帶走了。 晚霞又遍照海邊,此時凱撒疲憊的站在拍浪的岸邊。凱撒在宣敘調中敘述出遊過驚濤駭浪、拾回性命的經過。然後在詠嘆調:《吹過海洋的風呵求求你》中把思慕克莉奧佩特拉的深情傾吐出來:“吹過海洋的風呵,請你冷卻我疲憊的額頭。巨浪呵,請溫柔地對我絮語。波濤呵,請為我帶來幸福,治癒我的痛苦。巨浪呵!請告訴我她的訊息,告訴我最親愛的人在那裡。”接著,暮靄更深,夜空中浮現出凱撒的幻像。凱撒注視著海浪,陷入沉思里。

這時,塞克司杜斯和因重傷瀕臨死亡的阿季拉斯一起登場。阿季拉斯說,他向柯娜麗亞吐露了愛情,他跟背叛破壞約定的普特烈麥歐斯決鬥而負傷。就在臨終之時,他從自己手指上拔下統率軍隊標誌的戒指交給塞克司杜斯,請求他為自己報仇後便斷氣了。

聽到這些話後,凱撒就走近塞克司杜斯,從年輕人手裡拿過戒指,高唱著詠嘆調《像瀑布般》,表示自己要替死者復仇,而且要像直瀉的瀑布一樣勇敢地戰鬥。而今敵人將在他鐵蹄下呻吟,我要絕不容情地殺得他片甲不留。

第二場 普特烈麥歐斯的營地。

克莉奧佩特拉和侍女們被囚禁在這裡。當她向夥伴們做最後的訣別時,聽到有奇怪的聲音。克莉奧佩特拉直覺是刺客來找她了,不料站在面前的卻是凱撒。她由於高興過度,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凱撒熱情的擁抱著她。克莉奧佩特拉隨即唱出快樂的詠嘆調《從暴風雨中歸來》。侍女們取來王妃的衣裳,穿上女王服裝後,克莉奧佩特拉凜然地站在眾人之前。

第三場 和第一幕第一場一樣,是尼羅河畔的原野。

舞台上擠滿了行進的羅馬人,以及一大群埃及軍隊。羅馬軍的先鋒是護民官柯利歐,最後是乘在勝利軍車上英姿煥發的凱撒。埃及人進入天幕內把克莉奧佩特拉帶出來,並引到凱撒面前。在民眾之間,可以看到柯娜麗亞和塞克司杜斯母子。

堂皇的進行曲奏畢,柯利歐當眾稱讚凱撒是世界偉大國王、是羅馬皇帝,而且報告說,塞克司杜斯終於代父復仇了。凱撒親手把埃及的黃金王冠戴在克莉奧佩特拉頭上。

在埃及人和羅馬人年輕男女的芭蕾舞后,凱撒和克莉奧佩特拉唱出愛的二重唱,終曲是由克莉奧佩特拉、柯娜麗亞、塞克司杜斯、凱撒、克利歐和華麗的混聲四部合唱開始的。中段夾著克莉奧佩特拉和凱撒的二重唱,再度變成全體的大合唱後,以最強音相互快樂地呼應,幕落。

解說

注此劇解說是根據彼得版的鋼琴用譜,這總譜附有英文歌詞,但原作是義大利語的三幕九場二十九曲,有少部分和彼得版的樂曲編號有出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