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達蟾蜍

札達蟾蜍

札達蟾蜍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兩棲類動物,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區。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札達蟾蜍札達蟾蜍

中文名稱:札達蟾蜍

拉丁文名稱:Bufozamdaensis

藥用

札達蟾蜍札達蟾蜍

藏傳佛學兼醫學大師額爾德尼活佛學識淵博、醫德高尚,為深入研究“蟾皮素”,與蟾蜍同居共食達數十年之久,將西藏獨有的札達蟾蜍採用特有方法人工養殖,在特定時間獲取數量有限的蟾蜍皮,經過多年潛心精研,結合堪稱藏藥炮製頂尖工藝的“藏礱(gong)三層炮製工藝”,獲得蟾皮素,針對多種頑疾取得顯著效果,在此基礎上,額爾德尼大師更是研製出來牛皮癬克治秘方“魔潔拔蘚膏”。

大師慈悲為患,值得所有人的尊敬。多年後,為讓國內更多牛皮癬患者受益,額爾德尼大師慈悲為懷,將傳世名方“魔潔拔蘚膏”驗方貢獻給國家有關部門。陝西濟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次組織眾多院士、教授、臨床醫生、藥劑師、生產工程師對藏醫大師驗方進行工藝改進,成功的剖離了蟾衣,並斥巨資引進專業設備,運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提取出獨有的蟾皮素,配伍30多味名貴稀有藥物,研製出補充GIC基因、治療牛皮癬的特效藥物——魔潔拔蘚膏淨。

介紹札達蟾蜍的相關書籍

內容簡介

《中國動物志 兩棲綱》是記述中國兩棲動物最全面系統的專著。全書共分3卷:上卷包括兩棲綱總論,蚓螈目和有尾目共43種;中卷包括無尾目的總論和各論的6個科,即鈴蟾科、角蟾科、蟾蜍科、雨蛙科、樹蛙科和姬蛙科共180種(含4個新種和16個亞種);下卷包括無尾目蛙科的124種,並附有尾目6個種。中卷的總論分為無尾目的形態學特徵、分類系統、區系分析、生態習性概述、分類學術語和量度;各論分述了各階元特徵和檢索表,物種記述內容有同物異名、鑑別特徵、形態、生物學資料和地理分布等,並對部分物種、屬或科的分類進行了討論;物種形態描述多以模式標本產地或近模式標本產地標本為依據,並附有大量形態特徵圖,圖文並茂有助於識別物種。下卷書後附有中卷和下卷的參考文獻、英文摘要、中名索引、學名索引和彩色圖版,以及無尾目名錄和地理分布表、無尾目蝌蚪和卵的檢索表、中國兩棲動物模式標本保存單位等。

涉及內容

(101)札達蟾蜍BufozamdaensisFei,YeetHuang,199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