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重遊虎丘

《木蘭花慢·重遊虎丘》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上片寫作者游虎丘山,發懷古情;下片引用虎丘劍池的傳說,抒寫一切皆空的出世之念。

作品原文

木蘭花慢·重遊虎丘
步層丘翠莽,□□處①、更春寒。漸晚色催陰,風花弄雨,愁起闌乾。驚翰。帶雲去杳,任紅塵、一片落人間。青冢麒麟有恨,臥聽簫鼓游山。
年年。葉外花前。腰艷楚②、鬢成潘。嘆寶奩瘞久,青萍共化,裂石空磐。塵緣。酒沾粉污,問何人、從此濯清泉。一笑掀髯付與,寒松瘦倚蒼巒。

作品校注

①□□處:“處”字前缺兩字,似為“登高”或“最高”兩字。
②腰:一作“嬌”。

作品鑑賞

《木蘭花慢》,唐教坊曲,從雙調木蘭花》演變而來。《樂章集》入“南呂調”。雙調,一百零一字,前片十句五平韻,後片十句七平韻,為定格。此詞前片四平韻,後片六平韻,系慢調變格。此詞為定格。
從全詞上看,這首《木蘭花慢·重遊虎丘》詞與另一首《木蘭花慢·虎丘陪倉幕游時魏益齋已被親擢陳芬窟李方庵皆將滿秩》詞兩首是上下相連的姊妹篇。彼從未到起,此曰“步”,則已到矣。前言“曉”、“晴”,此言“晚”、“陰”也有區別。 
開頭“步層丘”二句。言詞人漫步在蒼翠滿目的虎丘山徑上,登上了山的高處,更感到春寒料峭。“漸晚色”三句。言詞人游山,不知不覺中已到黃昏,天氣卻又轉為陰雨。詞人躲入室中倚欄望去,見風雨摧殘著山花,頓覺愁緒滿懷。“驚翰”三句。言一夜過去,金雞啼而天下白,天上的雨雲已無影無蹤,詞人雖想像山花般的在田野里自在成長,但卻如被風雨摧殘的花朵一樣“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委曲地流落人世苟且度日。詞人雖心存高遠,響往自由,卻始終寄人籬下,希望杳然,所以有此感嘆。“青冢”兩句,復作灑脫語。“青冢”指在內蒙古境內的漢昭君墓;“麒麟”,指漢麒麟閣,漢宣帝圖霍光張安世趙充國蘇武等十一人於閣中。詞人說:王昭君出塞有功於國,麒麟閣中也是圖掛功臣之處,但如今這些有功之臣也是白骨化糞土,惟留下千古遺恨:“貧富貴賤皆白骨”耳!所以還不如我如今自在地高臥山丘上,耳中還能隱約聽到春社迎神隊的簫鼓聲飄過山崗去那樣的逍遙快活。上片述游山,抒情懷。 
過片“年年”三句。說他年年都來虎丘,遊玩在花前樹下,只可惜如今重來已是腰瘦似楚腰,兩鬢恰似滿頭花白的潘岳,已至老景矣。“潘”指老境中的晉代美男子潘岳,也是詞人自詡。“嘆寶奩”三句,化用《吳越春秋》:“吳王闔廬死後葬於虎丘,以魚腸劍陪葬。秦始皇東巡至虎丘,求劍,有虎當墳而踞,始皇以劍擊之,不中。誤中於石,劍無復獲,石陷成池,故號劍池。”這一傳說。此言只可惜藏劍用的寶盒與青萍劍(即魚腸劍)一起埋葬已久,都已經消失得無跡可尋,只有這被始皇帝擊中,裂石化成的劍池還默默地棄置在山上啊。“塵緣”五句,自問自答。“污”,污的異體字。言世俗之人塵緣未了,在人間飲濁酒,沾粉面,無所事事。詞人說:試問有哪一位像我一樣,看破紅塵,從此遁世,笑呵呵地捋捋長須,在蒼山松柏之間盤桓蕩漾呢。下片引傳說而感一切皆空,遂生“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出世之念。

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