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活字印刷技術

木活字印刷技術是浙江瑞安的一項傳統技藝,於2008年申遺成功。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木活字印刷技術
所屬地區浙江· 瑞安 
遺產編號:Ⅷ-135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申報日期:2008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浙江省瑞安市
遺產級別: 國家

歷史溯源

木活字印刷技術產生並流布於浙江瑞安市西南部的平陽坑鎮及曹村鎮一帶。
據當地《太原郡王氏宗譜》記載,王氏先祖原居於河南,五代末,王潮、王審知兄弟相繼遷居福建,後有一支遷居福建安溪縣。元初,隱居在福建省安溪縣長泰里的王法懋開始編修宗譜,並以木活字印刷宗譜。從此王氏的“梓輯”(印刷編修)之藝問世。明正德(1506—1521)年間,王法懋的部分後裔由閩遷入浙江平陽浦尾、翔源一帶。清乾隆元年(1736),王應忠率子孫由平陽翔源遷入瑞安東源。王法懋創始的“梓輯”之藝由此在東源村“落地生根”,並歷代相承。開明的王家譜師把自己的木活字印刷編印宗譜的技藝傳授給同村的親友,甚至外縣的求學者。就這樣,吳、潘、張等姓居民也學會了“梓輯”之術。

製作工序

木活字印刷術是與編印宗譜緊密相聯的。基本製作工序為:開丁(採訪)→謄清→(理稿)→檢字→排版→校對→刷印→打圈→劃支→填字→分譜→草訂→切譜→裝線→封面→裝訂。平時需做好取材、制字模、寫字(字形相反)、刻字等基礎工作。取上好棠梨木,經雨淋日曬自然乾燥後製成字模,刻老宋體,製成一個個的木活字,以備排版用。

傳承意義

瑞安木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已知唯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具有極高的歷史人文價值,是活字印刷術源於我國的最好實物明證。瑞安市東源村木活字印刷術已傳承了14代,至今有800多年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元初。據了解,瑞安目前有近百人仍專門從事活字印刷,但掌握書法、雕版、口訣等木刻活字印刷全套程式的傳承人僅七八位。去年,瑞安市木活字印刷術以“中國活字印刷術”為名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專家認為,瑞安木活字印刷術進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說明瑞安木活字印刷術在中國印刷史上、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時將進一步提升溫州文化地位和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據悉,此前永昆、樂清細紋刻紙和泰順木拱橋技已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源木活字印刷完整地再現了中國古代活字印刷的傳統工藝,原汁原味,具有極高的歷史人文價值,應認真加以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