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陵罐酒

朗陵罐酒

朗陵罐酒(又名朗陵酒),產於河南省確山縣,起源於漢代民間釀酒作坊。

基本信息

概述

相傳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抱病遊覽朗陵縣(今確山縣),飲朗陵酒後龍顏大悅,病癒返朝。從此,朗陵酒成為貢品,留下千古美好酒史佳話。該酒曾獲河南省白酒質量大賽金獎,第31屆布魯塞爾國際金獎,為國家專利產品。

產地

確山縣圖片 確山縣圖片

確山縣位於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兩山余脈,東眺黃淮平原,位於 鄭州與武漢之間,歷史上被譽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確山縣屬駐馬店市,以縣城東南六里的確山為名。

全縣轄13個鄉鎮,總人口50萬,總面積1711平方公里。確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潤,自然條件優越,2005年被評為省級衛生縣城。

礦產資源儲量豐富

金屬和非金屬礦藏已探明的有40多種,堪稱豫南建材基地,其中花崗岩(4.62億立方米)、大理石(52萬立方米)、石灰岩、螢石的儲量和品位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其它礦藏儲量達109億噸,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工業發展迅猛

已初步形成農產品加工、食品、機械、採礦、建材、化工、輕紡、電業、印刷、造紙等門類較全的工業體系。

農林牧業興旺發達

農作物種類齊全,農副產品量大質優,是河南省農牧業生產的重要基地,是國家糧食生產基地縣、菸葉生產基地縣、油料生產百強縣;全縣林業用地96萬畝,林木蓄積量13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9%;現有以板栗為主的經濟林面積近30萬畝,其中板栗面積17.5萬畝,1993年被林業部定為優質板栗示範縣;肉類總產量6萬噸,禽蛋產量13萬噸,是全國秸稈養牛示範縣和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縣,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4%。確山板栗、確山瘦肉型豬等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確山文化燦爛,風景名勝古蹟眾多,是豫南重要的旅遊觀光勝地。被譽為“小延安”的竹溝是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曾留下了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張震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戰鬥足跡。境內風景秀麗的薄山湖、千年古剎-北泉寺、國家級森林公園-樂山風景區、民族英雄楊靖宇紀念館等景點令人流連忘返。

設施完備的硬環境

京廣鐵路、京深公路、京珠高速公路縱貫全境,國道、省道和城鄉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水資源豐富,電力充足,通訊便捷。

生產廠家

公司榮譽 公司榮譽

朗陵罐酒由河南朗陵罐酒有限公司研發、生產、銷售,該公司位於確山縣城北2公里(1 07國道門前而過),東臨京廣鐵路,距京珠高速公路3公里,距新陽高速公路3公里;北臨駐馬店市區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地處樂山腳下、北泉水系、山清水秀;給公司的生產、經營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該公司是一家與港商合資企業,確山縣重點企業,始建於1970年,年產麯酒10000噸;要原料高粱,小麥、大麥制曲為發酵劑;本公司自行釀造生產的“朗陵牌”和“朗陵罐”牌系列酒,歷年經縣、市、省質檢部門抽檢合格率達到100﹪。

產品規格

該公司生產的有三大系列:罐裝、壇裝、瓶裝;30多個品牌:有42度、44度、46度、50度、52度、53度、65度;250ml、300ml、460ml、500ml、600ml、700ml、1000ml、1450ml、1500ml;包裝有:1×2罐、1×3罐、1×4罐、1×6罐(瓶)、1×8罐等高中低檔產品;品種齊全,物美價廉。

產品特色

產品圖片 產品圖片

入口綿、落口甜、甘潤爽口、回味悠長、不上頭、不傷胃、醒酒快之特點,深受廣大消費 者的歡迎和青睞;朗陵罐酒獨特的仿古罐裝工藝,不僅首開了國內白酒罐裝之先河,而且豐富了酒文化的內涵,受到社會各階層消費者的好評和推崇。

朗陵罐酒具有助酒老熟之性能,專家認為長期貯酒最佳;仿古工藝美觀大方,具有較高的保存、觀賞、使用價值;而且改用提打,大碗吃酒的方法,實為別具一格的獨特產品;並採用提、罐並用,被廣大消費者譽為——“提官酒”。“提官酒”酒文化在軍營、官場、宴會和廣大消費者當中美傳由來己久,深受部隊首長和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實為宴賓饋贈之佳品,珍藏之貴物。

所獲榮譽

公司獲得國家專利35項

企業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計量保證能力C標誌認證

2005年河南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

駐馬店市旅遊產品定點生產企業

河南報業集團今日消費市場調查為“消費者最喜愛的十大特色豫酒”

“食品健康安全品牌”

歷屆全國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會唯一指定專用酒,十佳誠信單位

河南十大特色白酒品牌

河南知名商品

河南省優質產品

河南省名牌產品

河南省著名商標

河南省白酒工業十強

歷史淵源

千年醇古酒

質同出水芙蓉,色狀山泉流水,味如三春桃李。

朗陵罐酒是以古地名命名的典型濃香型酒品,起源於漢代民間釀酒作坊。

朗陵為確山始建縣名。據史載,確山周為道國地,漢置朗陵縣,隋改朗陵為朗山縣,宋大宗祥符五年始改為確山縣。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漢楚戰爭中擊敗項羽,一統華夏,史稱漢高祖。西漢初建,百廢待興,四境不寧,急需將才鎮守邊關,鞏固大漢基業。劉邦積鬱成疾,悶悶不樂。丞相蕭何奏日:千里之外朗陵縣風物秀美,山川生輝,更有南泉、中泉、北泉名聞天下,集靈泉於一身,匯秀水之精粹,取其水釀造朗陵美酒,飲之長壽無疆,望陛下一游。高祖準奏,遂至朗陵,飲酒後龍顏大悅,龍體清爽,迴鑾金殿,疏理諸事。從此,朗陵就被定為貢品,數百載不衰,由此留下了千年古酒朗陵罐的美好佳話。

由於朗陵酒被漢高祖欽定為貢酒,朗陵美酒從此名滿華夏。上自兩漢,中有隋唐,下至明清,文人雅士慕名而來,游朗陵勝景,品朗陵酒韻,歷久不衰。

元朝詩人馬祖常長期隱居確山,以朗陵自適,《石田山居》就表達了詩人的閒情雅趣:“四月淮天雨,清明蔭碧池。笥香鄰翁酒,禽響克窗棋。”明朝四川詩人張九一攜文友數人風塵僕僕同登朗陵山,在山頂亭台上把酒臨風,開懷暢飲:“攜來泰岳千峰色,同醉黃河九曲煙。明月只應今夜好,銜被吾欲問青天。”品著朗陵酒,賞著朗陵山美景,在詩人心目中,朗陵山風景絲毫不亞於泰山、黃河。

山西鳳台人王世桓,清道光十年任確山縣令,他在《初游朗陵寺》中極有興致寫道:“耳熟招提古朗陵,十年隨喜到何曾。偶嘗臘酒傾家釀,擬話冬霄伴佛燈。”這首詩生動描述了朗陵酒:一是說明用提打的方法和朗陵罐酒相當流行;二是說明確山普通農家掌握了釀造朗陵酒的技術。其中提到的“何曾”是晉朝名宦,曾被封為朗陵侯。

李白醉朗陵

唐玄宗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李白因得罪權貴被迫離開長安,以梁園(今河南開封)為中心開始漫遊黃淮、江南地區。公元755年冬,剛從江南回到梁園的李白恰逢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遂匆忙南奔,次年中秋節前後,55歲的李白奔波至朗山(今確山縣)。

晚秋的風,捲起夕陽的餘暉,滲出了一襲寒意,遠處橫著蒼涼的山嶺和隱約的朗山城。

金烏四墜,玉兔東升。李白騎著一匹白馬,在黃昏迷漫的山道間飛馳。他疲憊的心緒被冷月映得蒼白而凌亂。此時,他想起和杜甫在洛陽第一次相會的情景,又想起在東魯沙丘城下和杜甫惜別的情景,不禁高歌:“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唱著唱著,杜甫憔悴的面容浮現在眼前,想到以後托月寄情,再沒有了重逢的機會,不禁黯然神傷。

一陣寒風驟起,飄來了一股酒香。借著朦朧的月光,李白望見半山處懸一酒樓——望月亭。

下馬進店,李白要了三壇朗陵酒,飲罷大醉,向店主索來筆墨,對著月光映照的牆壁,題詩一首《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圓?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弈昔落九鳥,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李白題畢,擲筆,策馬飛奔而去。他借月抒懷的《古朗月行》,雖經歲月催磨,至今大樂山附近李白拜月亭遺址尚存,民間仍流傳著李白醉酒題詩的千古佳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