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的世界地圖

服飾的世界地圖

本書是由日本作者辻原康夫所撰寫,2008年由萬卷出版公司出版。《服飾的世界地圖》嘗試同時從介紹服飾在文化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透過世界地圖比較各地服裝樣式的地理觀點,來看服飾的歷史,了解人們如何將服飾融入生活的文化背景,為讀者提出更寬廣、嶄新的視野。對於讀者而言,親炙名牌服裝之餘,具備一些服飾的知識,更可以增加自己的品味;至於設計師,要是能夠了解服飾的變化,對於自己的作品也有相乘的效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衣、食、住是人類生活最基本的行為,所以人類的歷史也可以看成是衣、食、住的發展史。其中“衣”的部分屬於創造行為,“食”是追求如何調理美,“住”則是以營造適宜居住的空間為發展重點。“衣”與“食、住”的最大差異,在於服飾本身具有“欣賞”與“被欣賞”的文化雙向性,主體與客體有餚互為表里的密切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穿衣哲學,雖然這也可視為個人風格的展現,卻無法簡單地從人類本能的欲望或修飾外表等淺薄的理由來說明。因為“食”與“住”以第一人稱即可完成,而“衣”卻需要與他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即使在流行服飾走向大眾化的近代,仍有著強調男性雄風的“陰囊袋”,宛如變色龍般強調硬挺、縐褶及誇張領飾的年代,當然更不會忽略了有如刑具般將身體束縛的“束褲”年代。凡此種種,盡錄書中……本書獨闢蹊徑,以地理觀點來看服飾的特徵,了解人們如何將服飾融入生活的文化背景,為讀者提出更寬廣、更嶄新的視野。
服飾本身具有“欣賞”與“被欣賞”的文化雙向性,是自己與他人對話的媒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穿衣哲學,雖然這也可視為個人風格的展現,卻無法簡單從人類本能的欲望或修飾外表等淺薄的理由來說明。
另外,我們也邀請國內知名的時尚研究者辜振豐先生導讀,帶領讀者從台灣人的角度審視這《服飾的世界地圖》的重點,他說:時尚的研究牽涉到各種學問,舉凡歷史、醫學、美學、人類學、藝術無所不包,而作者辻原康夫能夠從這些角度來論述時尚,加上內容深入淺出,因此以我多年研究時尚的經驗,願意鄭重推薦這本好書。同時,在這篇導讀也做一些補充,以便讓讀者在血拚名牌之餘,也可以有另一種選擇——好好品讀有關時尚和服飾的書籍,以增加自己的品味和知識。

作者簡介

辻達康夫,1948年出生於日本廣島縣,是一位傳記文學作家、地誌研究學者。畢業於明治大學文學部史學地理學系,對世界、日本的生活文化地理、國際關係論、比較文化、旅行文化等多方面都有研究。
歷任雜誌記者、書籍編輯後,於1985年開始主持“見聞錄”,專職報導日本與世界各國的地理、文化信息。
近作有《從古地圖中閱讀夢幻的國度》、《從世界地圖中閱讀飲食的歷史》、《從世界地圖中閱讀地名的起源》等。

圖書目錄

序言 從地圖中探索人類的流行服飾——起源自何處?如何變化?
導言 探索恢宏壯觀的服飾文化之旅——服裝樣式的演變過程
第一章 外套的歷史——從奇妙樣式的上衣進化到今日的西裝外套
第二章 領帶的歷史——裝飾胸前的領帶之多變的發展過程
第三章 長褲的歷史——法國大革命對褲裝演變帶來的影響
第四章 裙裝的歷史——追求女性美感的“蓬鬆裙”背後所上演的悲喜劇
第五章 制服的歷史——席捲海員、兒童、學生等各階層的水手服魅力
第六章 民族服裝的歷史——地理、宗教、政治……決定民族服裝外觀的因素為何?
第七章 內衣的歷史——自內衣出現、普及到流行的漫長發展之路
第八章 束腹、胸罩的歷史——胸罩源自於宛如拷問刑具的束腹
第九章 內褲的歷史——自由活潑新時代的女性內褲“pantie”
第十章 丁字襠布、內裙的歷史——非男性專用的丁字襠布、武家女性的正式服裝——內裙
第十一章 睡衣的歷史——睡衣源自於伊斯蘭教世界
第十二章 配件的歷史——手帕、帽子、假髮……從實用到流行的發展過程
第十三章 化妝的歷史——眼影源自於古埃及
第十四章 香水的歷史——成就歐洲迫切發展香水文化的生活事件
尾聲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外套的歷史——從奇妙樣式的上衣進化到今日的西裝外套
配飾著300個鈕扣的上衣的流行理由
本章以回顧“外套”的發展史為主,至於廣義的“穿著於最外層的衣物”——長褲、裙子等服飾的歷史,則將在後續的

本書插圖本書插圖
章節中介紹。
在歐洲,正式的長褲出現在中古世紀末期;在此之前,古羅馬人大都穿著一款名為“toga”(托加)的束腰短袖內衣,並罩上狀似主教法衣的套頭連身式寬大袍衣,或是以布匹纏繞成斗篷、披風等披掛在身上。顯而易見的是,在這個年代,上半身服飾與下半身服飾並沒有明顯區別。
13世紀,一款名為“hose”的男用緊身褲襪,帶來了褲裙裝束的流行,也使得上、下兩件式套裝的發展成為主流。而為了配合長褲的貼身設計,上衣的長度也逐漸縮短,到了1360年左右,甚至縮短到腰線部位。從此以後,長褲的線條便毫無遮掩地完全展現在眾人面前。
這個風潮在年輕族群間造成轟動,卻也對體型日漸變形的中年男性形成威脅。德國某傳記作家曾經如此形容這個可笑、難以入目的現象:“人類為何如此愚蠢?年輕人穿著無法遮蓋臀部、陰部的極短上衣,一彎腰就看到臀部,這是何等的羞恥呀!” (引自《流行的生活文化史Ⅰ》)
當然,貼身設計的服飾並不僅限於長褲,在上衣部分,也看到了按照同樣想法裁剪而成的合身式上衣,最後更演變成無法從頭部脫下的形式。為了強調貼身和緊密感,進一步在上衣的前襟部分配上許多鈕扣,全盛時期甚至在一件上衣縫了300~360個鈕扣。為了穿、脫這種服飾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現在看來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這款被稱為“doublet”的男用雙面緊身短上衣,因為過於限制人體的活動,在16世紀前期開始產生變化;首先是將袖口部位、肩部、肘部切開,在裂口處縫製其他衣料,或讓裡面的布料露出,以形成服飾的展示效果。
於是,產生了一款為了解放身體所設計的“bombast”誇張造型,這款服飾是在肩部等部位裁剪下口,並縫製布料以製造蓬鬆效果,製造出“肌肉男”的輪廓,藉以突顯男性雄壯威猛的形象。而在同一時期,另一項具流行代表性的服飾特徵,則是在領口處裝飾“ruff”,這是一種巨大的、宛如頸圈式的縐褶領飾;無論是從功能性或實用性來看,這些花俏、誇張的造型都是無意義的設計,然而有趣的是,卻在當時造成空前的流行。
一般認為,出現在19世紀中期的西裝“lounge suit”(休閒式西裝),是今日普遍可見的同款質料、上下兩件式套裝的起源。然而就實際來說,套裝的起源應該可以再往前追溯兩個世紀,也就是1666年英國國王查爾斯二世的年代。當時的倫敦籠罩在鼠疫、火災不斷的厄運中,或許是為了除厄改運,查爾斯二世自己進行了“服裝改革”運動。從此以後,查爾斯二世便以“解開宛如祭司服般的合身長外套的鈕扣之後,可看到裡面的白色絲質襯衫,下半身穿著綁了許多緞帶、如同鴿子腳的馬褲”(引自《西裝的神話》)造型,出現在大臣面前。
以上的描述,或許仍不足以讓讀者想像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形象,我們不妨如此想像:祭司服長度的上衣就是現在的背心,馬褲就是現在的短褲。這款裝飾著許多緞帶、看似品位不高的服飾,若將外套改成西裝,馬褲換成長褲,就完完全全是現在的套裝形式了。雖然當時也有一批人對這款服飾採取抵制的態度,但這股新風潮仍逐漸被大眾所接受。
1700年以後,倫敦首次出現了便宜但寬鬆不合身的男性成衣。在此之前,衣服不是找專門店裁製,就是由家中的女性成員負責剪裁,皆屬於量身訂製的方式,成衣的出現,可說是為服裝的發展開啟了新紀元。在簡單又便宜的成衣套裝逐漸受到大眾重視之後,這股流行的風潮在18世紀70年代傳入世界流行的中心地——法國,隨即也引發了法國服裝的變化。
今日西裝的前身——雙排扣外套搭配寬鬆長褲的設計,是到19世紀中期以後才發展而成的。順帶一提,女性與兒童的成衣店出現於1824年的巴黎,由於店面外觀與花店非常類似,故取名為“美麗花園”。從此以後,流行不再是宮廷、貴族、富人的專利,民間社會也開始有能力去享有這一切。
經過一個世紀之久,西裝外套才成為正式服裝
日本以漢字“背広”一詞來表現西裝的含義,當然這個辭彙也只使用於日本社會。原本“背店”指的是外套、背心、長褲三件式的套裝,但最近也出現以“背広”代替上衣外套的說法。英語則以"one set”代表西裝之意,如果只是外套,則以“jacket”來表示。
一般認為,西裝起源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年代,當時有一批來自民間貧困階層的“Sans-culottes”,亦即“長褲擁護派”的人擔任革命部隊的前導旗手,而他們身穿夾克、長褲的旗手造型服飾,也隨著革命部隊的移動而廣為人知。
實際來看,這款寬鬆長褲的造型,至少在法國大革命的數十年前,即已經在藍領階層及農民之間以工作服的形式出現,法國大革命只是提供了這款夾克、長褲造型的裝扮成為大眾服的契機。
法國大革命後的半個世紀,以“Sans—culotte”成員所穿的夾克為模板所設計的一款名為“lounge—jacket”的外套便裝,出現在19世紀50年代的英國。起初這款服裝被當作日常便服,或是作為騎馬裝、板球裝,而它的簡便性,後來更讓這款服裝在拓荒年代的美國受到喜愛,並流行於一般大眾之間。19世紀70年代反銷回歐洲之後,更造成了另一波新的流行。
當時這款外套的設計,是只在領口的正下方縫製一顆扣子,經過演變後,才將扣子移到下方腹部左右的位置,並增加為兩個扣子。到了19世紀90年代,才與“frock”男用禮服大衣、“morning—coat”晨禮服,同時得到市井大眾的認同,成為正式服裝,因此西裝外套被當作正式服裝,仍算是近代史。
回到前文曾經提到的問題,“背広”一詞源自於何處?雖然並沒有明確的說法,不過有以下三種說法普遍流傳於社會上。
一說是來自於字面“背身很廣(寬)”的意思。相對於西裝,以往禮服或晨禮服總是將背部做成窄小貼身的設計,因此寬鬆背身的西裝特徵就被突顯出來。如果這種說法是正確的,那么“背広”一詞就不是外來語。
第二種說法,認為“背店”(sebiro)取自英語“市民服”(civil clothes)的諧音。就實際發展而言,明治後期的橫濱地區,確實曾出現以“shibiro服”或“sebiro服”代替市民服說法的年代。
第三種說法,則認為“背店” (sebiro)是源自於英國倫敦的“sabilu road”(高級紳士服街)一詞。自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以來,即有“英國傳統服裝源自於strand街,流行服飾在sabilu街”的說法。“sabiro街套裝”一詞的出現,更印證了“背広”(sebiro)是起源自此處的說法。
以上三種說法都具有充分的說服力,不過近年來,則是第三種的sabim街起源說普遍得到各相關行業的認同。
第二章 領帶的歷史——裝飾胸前的領帶之多變的發展過程
看似無實用價值的領帶起源自何處?
以筆者個人而言,光是看到領帶,就會感受到壓力與不愉快的情緒,所以我對領帶這項物品其實是望之卻步的。
世界上缺乏實用價值的物品很多,這條只有150厘米長的領帶,大概就是這當中首屈一指的吧!無論是從功能性的角度,或是身體的愉悅性來看,領帶都只會為人們帶來身體上的束縛,令人產生不自由與酷熱感罷了。
當然,因人而異,領帶也有它的擁護者。有些人認為領帶是高貴優雅的服飾文化,是少數能讓男性表現個人服裝品位的項目之一,帶有展現個性等功能。不容否認的是,文化也許就是在這些過程中衍生。但令我感到無法理解的是,那短短一小塊布條對身體所造成的痛苦,應該遠超過它的文化價值;賦予一塊宛如拷問刑具的布條文化意義,或是強調它的裝飾性,真是令人不解。
日本起初之所以倡導領帶無用論,是因為日本的夏季異常悶熱,在熱浪、酷暑中看到身穿西裝、打著領帶、看似疲憊的上班族走在街上,那種滑稽的感覺更勝於同情。
雖然大部分的男性可能都想脫離領帶的束縛,但卻並非人人都可以如願。因為不系領帶的男性,容易令人產生不守規矩、心思不正等先入為主的偏見。為了避免麻煩、減少他人的誤解,使得很多男性不敢、也不能脫離領帶而生活。那么是否能適度地把面子問題放下,讓我們用更合理、更具生產力的想法來看待這件事?
所謂的生產力,是指若將一個人在酷暑中因身穿西裝、打著領帶而消耗掉的體力,也當作總成本一併計算的話,那將變成是龐大的資源浪費。在高喊節約能源、重視地球變暖現象的今日,如果因為穿著而必須利用冷氣來降低室內溫度的話,那就應該不能對其等閒視之吧!
眼見日本人在精神層面上對領帶的依賴程度,不禁令人感到些許恐懼。如果無法完全脫離領帶而生活,至少在盛夏時暫且鬆綁吧!領帶就不過只是領帶罷了。
談了一長串個人的領帶觀,除了感到畏懼之外,也不禁對領帶的起源充滿好奇。乍看之下只有裝飾功能的領帶,歐美很早就已經開始使用,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歐洲各國的風土氣候比日本來得乾燥冰冷,即使脖子繫著領帶,也不會為身體帶來任何不舒服或痛苦的感覺,而且領帶的出現,也不是基於如此單純的理由,在這件事情背後與領帶相關的各項歷史,正錯綜複雜地糾結纏繞。
探究領帶的起源,一般認為應該是出於裝飾與禦寒動機下的產物。若果真如此,那么領帶就顯然不是歐洲人的專利,它應該是屬於許許多多古代人的服飾文化現象。在公元前14世紀埃及新王國時代圖坦卡門(Tutankhamen)法老王的木乃伊身上,發現了一串從胸前圍繞肩膀的頸飾,這是目前人類史上所能確認的最早的頸飾(neckwear)。
姑且不論古埃及、波斯、古希臘時代的女性頸飾,即使是男性的頸飾,目前仍有許多無法究明之處;但是到了公元前1世紀時的古羅馬時代,出現了一款名為“facucarl”的頸飾。“fauces”在拉丁文中是“脖子、喉嚨”之意的字源,因此有人認為這是為了替即將上戰場的勇士祈福,由近親好友饋贈兼具防寒與護身符意義的衣物。除此以外,另有一批人認為,頸飾是以演說為業的辯士們,為了保護喉嚨而設計開發的產品。
無論如何,上述說法都是以實用的角度來看待頸飾的起源。而在前項的勇士論中,頸飾的功能更不僅止於禦寒,在酷暑下行軍的士兵,也可以將頸飾泡濕後纏繞在脖子上,充當“濕巾”使用。總之,初期的頸飾並非以裝飾為目的,但到了後期,開始以其他材質來代替頸飾之後,頸飾的實用功能便自然地逐漸沒落。
位高權重者愛用的頸飾裝扮
男用頸飾的歷史,在長期的摸索發展中,產生了些許變化與進步。13世紀後期,一款被稱為“doublet”的男用緊身短上衣開始流行,為了搭配這款服飾的設計,領子部分的表現也出現了變化,立領的樣式從此展開。
立領的全盛時期出現在16世紀的西班牙,當時一款名為“ruff”的巨型縐褶領飾,如排山倒海般地席捲整個歐洲。目前在滑稽丑角的演出中,偶而還可見到“ruff”的使用;這款領飾宛如蜥蜴或火雞在威嚇敵人時所鼓漲的頸部狀態,其誇張的樣式,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來簡直可笑至極。一般人如此也就罷了,然而即使是高貴如伊莉莎白女王一世,也讓我們看到了如此無聊的舉動。在伊莉莎白女王的肖像畫中,那誇張巨大的領飾,據說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徵。在初期的立領(standing ruff)時期,為了裁製出車輪狀或扇形的領飾,會在領飾的周邊以鐵絲固定,如此一來,也讓頭部無法自由轉動。穿上這種必須花費一番功夫的立領服飾,忍耐著僵直、不自由的身體感受,藉以突顯、維持威嚴的想法,終究在時間洪流中受到質疑。慢慢地,立領開始降低高度,以柔軟的垂度沿著肩線裁製,領飾就此進入下垂寬邊領(falling ruff)的時期。
現在暫且將這擱置一旁,先來談談男用頸飾的變化。男用頸飾的發展,到了17世紀領帶出現後,就已經臻於成熟。1656年前後的史籍,曾經記載法國波旁王朝(1es Bourbons)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事跡;當時約有一千名的克羅埃西亞輕騎兵,負責擔任國王的戒護警備工作,這一行人總是把亞麻或薄紗織布所裁製的圍巾纏繞在脖子上,氣宇軒昂地出現在巴黎街頭。這個裝扮是否成為圍巾的起源?或是變成軍服裝飾上的一環?目前已無可考,但可以確定的是,自古以來,克羅埃西亞的男性都習慣將手帕折成對角線後系在脖子上,作為正式服裝的一環。
對流行相當敏感的太陽王路易十四,非常喜歡這種裝扮,於是下令王室的裁縫師準備最高級的麻布與蕾絲圍巾,把圍巾系在脖子中央,並讓它垂掛在胸前。為了推廣這項裝扮,路易十四不但在宮廷內多方獎勵,還聘用了圍巾結飾的指導人員,並在騎兵制服中加入白色圍巾作為裝飾。從此以後,王室周邊的人都開始競相在脖子上繫上領帶。
以領帶的結飾展現上流階層的表征
法文以“croate mvat”稱呼圍巾,之後隨著圍巾的發展,再轉變成“cravat。”的發音,意指“克羅埃西亞人的頸飾”。據說當太陽王第一次看到圍巾時,驚呼“那是什麼”?周遭的人誤以為國王問的是身旁的傭兵,而回答以“是克羅埃西亞人”,圍巾的語源於是產生。雖然這只是一則有趣、虛構的逸聞,卻也耐人尋味,,而圍巾的語源是出自克羅埃西亞,則是不爭的事實。目前我們所用的領帶“necktie”一詞,是借自英語的發音,不過使用這種稱法的民族仍屬少數,領帶的義大利文“cmvatta”、德文“krawatte”、西班牙文“corbata”等,皆起源於法文“cravate”一詞,意指克羅地亞。
早期領帶的結飾並無固定的打法,一般是在脖子上纏繞兩圈後打一個結飾,剩餘的部分就讓它垂掛在胸前。雖說是領帶,卻比較近似圍巾的用法。結飾打法出現大變革的契機,是在1692年7月24日英法戰爭中,法軍在荷蘭戰區受到英軍偷襲時所出現的插曲。遭受英軍偷襲的法國士兵,瞬間的反應便是將可能影響戰鬥的領帶擰起,並塞入襯衫開口處,結果法軍奇蹟似地獲得大勝。這個突發奇想的領帶結飾,雖然起於迷信,卻不知為何地讓許多人在系領帶時,開始將一端塞入上衣的第六個扣眼中。這個結飾最後就以荷蘭戰區的地名來命名,並在民間造成風潮,一直持續到18世紀30年代左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