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闋

服闋

服闋,語出:漢 蔡邕 《貞節先生陳留范史雲銘》:“舉孝廉,除郎中君 萊蕪 長,未出京師,喪母行服。故事,服闋後還郎中君。”《舊唐書·王丘傳》:“丁父憂去職,服闋,拜右散騎常侍,仍知制誥。”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如今服闋也,卻序舊婚姻。”

基本信息

釋義

守喪期滿除服。闋,終了。

出處

服闋服闋
漢蔡邕《貞節先生陳留范史雲銘》:“舉孝廉,除郎中君萊蕪長,未出京師,喪母行服。故事,服闋後還郎中君。”
《舊唐書·王丘傳》:“丁父憂去職,服闋,拜右散騎常侍,仍知制誥。”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八:“如今服闋也,卻序舊婚姻。”
清田蘭芳《雲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孫)墓志銘》:“戊子服闋,己丑補確山教諭。”
清戴名世《詹烈婦傳》:“大功病且死,與父母訣曰:‘兒不孝,不能長事父母,新婦服闋即嫁之。’”
洪深《馮大少爺·電影故事》:“生服闋後,舉家移居海上,居室服用,務極華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