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仙則名

有仙則名

出自唐·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釋義為山中有了仙人居住,山也就成為名山。

基本信息

有仙則名 有仙則名

〖解釋〗山中有了仙人居住,山也就成為名山。

〖出處〗唐·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生於嘉興(今屬浙江)。貞元九年(793)中進士,登博學宏詞科。翌年舉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永貞元年(805),因輔助王叔文進行政治革新,先貶連州刺史,加貶朗州司馬。後回京,又貶連州刺史。歷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陽任職。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後出蘇州、汝州、同州刺史。開成元年(836),改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會昌元年(841),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臨終前撰《子劉子自傳》。

文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