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面圖

在研究月球表面各種特徵物的球面視位置的基礎上測繪、編製成的平面圖。月面圖早期是通過望遠鏡摹繪的,後來都用攝影方法測繪。最早研究月面結構的是伽利略,1610年,他用自制的能放大30餘倍的望遠鏡發現月面上布滿山谷,他最先繪製了月面圖。十七世紀中葉,赫維留經過十年辛勤觀測繪出詳細的月面圖。

月面圖

正文

在研究月球表面各種特徵物的球面視位置的基礎上測繪、編製成的平面圖。月面圖早期是通過望遠鏡摹繪的,後來都用攝影方法測繪。最早研究月面結構的是伽利略,1610年,他用自制的能放大30餘倍的望遠鏡發現月面上布滿山谷,他最先繪製了月面圖。十七世紀中葉,赫維留經過十年辛勤觀測繪出詳細的月面圖。他測定的月面山峰高度比伽利略更準確。里希奧利在月面圖上標出的各種特徵物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十八和十九世紀, 邁耶爾、施羅特爾、貝爾、梅德勒、J.施密特、洛爾曼等人相繼進行了大量觀測,使這一工作又獲得很大發展。二十世紀以來,威爾金斯、穆爾等人用照相方法精密測定了月面上約 5,000個點的位置。法國日中峰天文台使用口徑60厘米折射望遠鏡編制了比例尺 1:1,000,000的月面圖。自伽利略開創月面圖工作以來的三百五十年中,先後發表的各種月面圖達 150幅之多。其中最大的直徑達 7.5米。由於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月球背面一直是個不解之謎,1959年,蘇聯的“月球” 1號探測器拍得第一幅月球背面照片,填補了這一空白。接著有一系列月球探測器和宇宙飛船,如“月球號”、“徘徊者號”、“月球勘測者號”、 “月球軌道環行器”以及載人的“阿波羅號”等,都獲得了大量月面照片。月球背面的環形山,有四座以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名字命名:石申環形山、張衡環形山、祖沖之環形山、郭守敬環形山。此外,還有一座以中國古代官職“萬戶”命名的環形山。根據1973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十五屆大會第17組“月球”專業委員會的討論,由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出版《月球航空圖》和《月面地形正射投影圖》。前者按經線和緯線將月球正面分為144個區域,以1:1,000,000比例尺刊印。後者再把144個區域的每個區域細分為16個單元,以1:250,000比例尺出版, 共有2,304張。月面圖的測繪對於月球航行具有實際意義,對月球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也很重要。
參考書目
 中野繁:《月面とその観測》,恆星社,東京,1970。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