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化石劇團

中南民族大學月亮化石劇團成立於1998年3月,是一個通過演繹戲劇來提高演繹者和客群群體文藝素養的文藝類學生社團。

月亮化石早期團員月亮化石早期團員

月亮化石劇團簡介

中南民族大學月亮化石劇團成立於1998年3月,是一個通過演繹戲劇來提高演繹者和客群群體文藝素養的文藝類學生社團。其中,“月亮”意喻浪漫,象徵劇團藝術創作上豐富的想像力;“化石”意喻永恆,象徵對戲劇真摯熱愛和對藝術的無限追求。
劇團竭力在活動中通過體現公益性和服務性來獲取公眾認同,從而根本上實現群體和個體價值。
劇團以“提高演繹者和客群群體文藝素養”為宗旨,以“傳播校園文化”為己任,以“普及戲劇教育功效”為使命。
劇團的表演形式包括話劇、詩劇、音樂劇、歌舞劇、戲曲、小品、相聲及其它各種舞台藝術形式,並將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進行DV劇拍攝。
該劇團多次被評為中南民族大學“五佳社團”,多次代表學校在省市乃至全國性的專業比賽中獲獎,在武漢各大高校享有一定知名度。
作為民大學生社團翹楚之一,劇團的演出及活動常常被校內媒體報導,三次被武漢平面媒體報導,多次進行公益演出,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反響,為活躍校園文化,服務同學健康成長成才、服務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和學生團體改革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憑藉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團員的不懈努力,月亮化石劇團獲得了一些專業性較強、較有分量的市、區甚至全國性的重要獎項:

2010年度大戲《無人生還》全家福2010年度大戲《無人生還》全家福
2004-2005學年成為被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授予的100家“全國優秀學生社團”之一。
2005中國大學生戲劇節二等獎《北平深秋》(西南分會場)
武漢市洪山區第八屆高校文藝調演銀獎《那些日子》
2004中國大學生戲劇節最佳劇目獎、最佳組織獎《眩暈》(北京主會場)[加盟武漢P.E.T工作室]
2003中國大學生戲劇節最佳表演獎、閉幕式演出《傾城之戀》(北京主會場)[加盟華中師範大學勾沉劇社]
第一屆“統一100武漢高校繽紛藝術節”《擁擠》、《華山論劍》分獲二、三等獎
2008中國上海大學生戲劇節劇目獎《一仆二主》、個人成員獲“戲劇之星”稱號 2009中國大學生戲劇節,《小王子》獲“劇目獎”。
2009第二屆武漢地區高校大學生戲劇節,《小王子》獲“金獎”,蹇朴獲“優秀表演獎”,曹暢獲“表演獎”。
2011第三屆武漢地區高校大學生戲劇節,《理髮師陶德》獲普通組“金獎”、“導演獎”、“編劇獎”。

劇團性質

文藝愛好型社團竭力在活動中通過體現公益性和服務性來獲取公眾認同,從而根本上實現群體和個體價值。
中國高校學生社團的公眾認同度較低,與此形成對應的是歐美一些已開發國家的學生社團的公眾認同度高。
對此,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曹紅霞博士在由該校校團委社團聯合會組織的社團骨幹培訓中分析指出,中國高校社團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沒有表現出足夠的公益性和服務性。
月亮化石劇團一直在努力探索在活動中體現實現公益型和服務性的可能,通過創作、排演戲劇,組織戲劇演出,來培養和提高同學們的藝術鑑賞力、感受力和藝術表現力,從而全面提高個人的文藝素養和管理組織等其他方面的綜合素質。

劇團定位

戲劇愛好者俱樂部、校園文化傳播者、普及戲劇教育功效。
月亮化石劇團認識到,其的公演的劇目,在某種程度上,肩負著引領校園文化前進方向的重任,因此,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之一,月亮化石劇團必須了解整箇中國高校校園戲劇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引導大家以一種健康向上、睿智時尚的生活態度投身於校園文化,並以此傳遞給校園學子。並結合民大自身特點,走特色化、品牌化的發展道路。

劇團發展思路

月亮化石劇團自成立以來,堅決擁護黨的領導,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學校黨政的領導和共青團組織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堅持中南民族大學學生團體“專業化、品牌化、特色化、規範化”的發展思路。
專業化”:是指活動須圍繞學生團體宗旨,以專業知識為依靠而開展;另層涵義是學生團體活動要有深度、檔次,要上水準。劇團針對戲劇對廣大同學極具吸引力的特點,整理了中央戲劇學院的專業教材,吸取全國各大高校經驗,結合自身特點和具體情況,在團內對團員們進行“聲、台、形、表”以及編導方面的實用性技巧的培養和訓練;在校內開展圖片、文字、演出相結合的“戲劇知識普及系列宣傳活動”,收到了廣大師生的良好反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校團委的大力支持下,由校團委吳嬰老師帶隊參加了“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戲劇節”,憑藉大型原創現實主義歷史題材劇目《北平深秋》獲得成都西南分會場二等獎,被四川戲劇家協會權威評審予以“準專業水平”的高度評價。

團員精心打造舞美效果團員精心打造舞美效果
?
品牌化”:是指學生團體活動在開展過程中形成規模和檔次,切實活躍校園和服務學生。在七年來的持續發展中,月亮化石劇團逐漸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活動。迎新專場:讓剛步入大學校園的新生們認識戲劇、了解戲劇、欣賞戲劇;新生專場:傳承劇團文化,培養一代校園戲劇的種子;學期大戲:排演高質量原創大型話劇,或高難度專業大型話劇,走專業化道路。品牌活動使劇團在校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劇團所有表演均不藉助任何擴音設備,但劇場內仍能保持安靜,凡劇團專場演出必定座無虛席。
特色化”:是指學生團體活動要根據自身實際,在注重專業化和品牌化的同時,要注意特色發展,注重形形式的多樣性,嚴禁重複建設和開展。除了日常話劇的排演,劇團還開展了“校園原創戲劇大賽”、經典戲劇觀摩鑑賞、校外戲劇演出觀摩、公益演出以及DV拍攝等活動,以便與廣大同學交流戲劇心得,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讓劇團更好的豐富民大校園文化,服務於廣大民大師生。
規範化”:是指在正規的運作模式中開展學生團體活動,促進學生團體發展。除了按照校團委的統一要求,團員及日常活動實行“統一時間、統一地點、統一標識、統一登記、統一宣傳”的規範化的運作模式,在劇團內部也實現規範和民主,所有職位競選和活動管理實行“民主化、公開化、透明化”之外。劇團歷經三年的修訂,在實踐的基礎上建立了章程,初步實現了劇團日常運作的規範化。

劇團組織機構

劇團的工作機構為理事會,及主要職責如下:
1、團 長:一名。總體負責本劇團對內對外一切事務,制定年度工作計畫,全面領導團內各項工作;
2、副 團 長:兩名,分管演藝、後勤。直接對團長負責,協助團長管理分部的各項事務,團長管理缺位時有權全面行使團長職權;
3、藝術總監:一名。監督指導劇本創作與改編、劇目、導演和演員的選拔、排練過程異動;
4、秘 書 長:一名。協助團長開展日常工作,全面管理劇團經費收支,監督各部門工作,管理劇團內部檔案;
5、編導部長:一名。具體負責演出劇本的創作、改編、蒐集、翻譯,導演訓練營,以及演出活動的編排;
6、表演部長:一名。負責紀檢工作,表演訓練營演員培訓,與校內外藝術團體的演藝交流,音效儲備管理及製作合成,;
7、宣傳部長:一名。宣傳板、海報、舞台背景的設計與製作;
8、外聯部長:一名。與校內外各學生組織(社團)聯繫;負責校內外媒體的溝通;與為劇團籌措商業贊助;
9、通勤部長:一名。負責落實通知,凡劇團內所開展活動,若團員不知曉,責任可追查到個人;劇團公共財產的保管,演出場景布置、後台工作(道具、服裝設計、髮型設計、化妝等);
10、機動部長:一名。負責各個活動或演出時遺漏的、或臨時產生的事務。

劇團演出簡史

《雷雨》1998
《日出》1998
《思凡》1998、2004、2005
心靈的面具》2002、2004
《飛躍瘋人院》2002
《人質》2003、2004、2006、2007
《苒星草》2003、2005、2007
《四月一日愚人節》2003
《娃娃》2003
《文明城市》2003、2005
《愛夢想的孩子》2003、2004
《戀愛的犀牛》2004、2006
《大雪天》2004、2006
《司卡潘的詭計》2004、2006
《眩暈之復活節》(《木偶》)2004
《第五鏡室》2004
《月亮升起的時候》2004
《有雷無雨》2005
《有信來兮》2005
《暗戀桃花源》2005、2006
亂民全講之劫機、酸甜苦辣》2005、2006、2007
《小青》2005
開市大吉》2005
《天上人間》2005
《青春禁忌遊戲》2005
《傾城之戀》2006
《天堂隔壁是瘋人院》2007
普拉東諾夫》2007
《捕鼠器》2008
《人與牛排的戀情》2008
《琥珀》2009
《有一種毒藥》2009
《立秋》2009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2010
《誰家老婆上錯床》2010
《無人生還》2010
其中,改編劇目(不完全統計)有:
《威尼斯商人》1998
《美女與野獸》1999
《變色龍》2000
《第一次親密接觸》2000
《紅玫瑰與白玫瑰》2002
《悟空傳》2003
《聖誕快樂》2006
《要命的習慣》2006
《奔月》2006
《小王子》2009
原創劇目(不完全統計)有:
《最後的舞會》1998
《岳母刺字》1998
《護堤》1999
《孔雀東南飛》1999
《新射鵰英雄傳》1999
《澳門女孩》1999
《諸葛亮出山》1999
《華山弟子的一天》1999、2000
《擁擠》2001
《天使》2002
《洞》2003
一千零二夜》2003、2004、2005、2006、2007 、2009、2010
《有海的天堂》2004、2006、2007
《那些日子》2004、2006
《愛在煙霧中微笑》2004
《北平深秋》2004
《農民》2006
《愛在天堂》2006
被遺忘的人》2006
《青春的暗殤》2006
《愛如飄塵》2006
《真情暖校園》2006、2007
《猜火車》201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