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陰疝

會陰疝

會陰疝,是指腹腔內臟器經盆腔底部的肌肉與筋膜間隙由會陰部脫出,稱會陰疝(perineal hemia)。會陰是盆膈以下封閉骨盆出口的全部軟組織結構兩側坐骨結節的連線將會陰分為2個三角:前方稱尿生殖三角,為尿生殖膈所封閉,男性有尿道,女性有尿道和陰道通過;後方稱肛門三角,為盆膈所封閉,有直腸通過。在盆底髂尾肌與恥骨尾肌之間有一薄弱點,大多數疝從這一間隙通過。會陰疝是一種罕見的腹外疝,多發生於40歲以上婦女中其原因與女性的坐骨直腸窩較男性深以及多次分娩會陰部肌肉鬆弛有關。

基本信息

病因

會陰疝系因盆底肌薄弱、張力降低加之多次妊娠分娩、盆腔腫瘤等引起盆腔壓力增高等因素而誘發。

發病機制

會陰疝 圖1會陰疝 圖1

根據疝與會陰橫肌的關係分為前會陰疝和後會陰疝。
1.前會陰疝 疝囊穿過肛提肌而從會陰橫肌前面的尿生殖膈膜中突出。該疝幾乎只見於女性,由於疝出現的部位不同,又可分為陰部疝、陰道疝陰唇疝,疝內容物可以是小腸或乙狀結腸,通常還有一部分膀胱。幾乎全都可以復位。
2.後會陰疝 在男性,疝囊自直腸與膀胱之間下行,出現於坐骨直腸窩或會陰部緊靠中縫處。在女性,疝從提肛肌裂孔或提肛肌與尾骨肌之間脫出可出現於坐骨直腸窩,並可繼續下延而在臀大肌的下緣膨出。因此,應與坐骨疝相鑑別病人站立時疝增大,若合併妊娠可引起難產。後會陰疝比前者少見,男女均可發生,但女性遠多於男性。

臨床表現

會陰疝 圖2會陰疝 圖2

會陰疝臨床上少見,一般好發於女性,可有多次妊娠分娩史或引起盆腔壓力增高的疾病,如盆腔腫瘤等病人常自述不明原因出現會陰部包塊,站立、快速行走或腹內壓增高(勞動用力咳嗽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平臥休息後或用手上推包塊時消失。疝塊較小時多位於一側大陰唇內或肛門旁,向前突出,有時脹痛或性生活有不適感。包塊隨病程進展逐漸增大,占據一側會陰,甚至有人報導如小兒頭大小生活行動極為不便,但很少發生嵌頓或絞窄。
體檢:可在一側大陰唇或肛門一側見到大小不等、質軟、無壓痛包塊,表麵皮膚完整無紅腫,平臥位上推包塊易還納,咳嗽時有衝動感,用力增高腹內壓可使大陰唇隆起或包塊可再度出現,陰道附屬檔案正常盆底組織多鬆弛。

診斷

1.病史 女性病人,有多次分娩史或引起盆腔壓力增高的疾病;在一側大陰唇內或肛門旁,出現可復性包塊。直立時或腹內壓增高時出現平臥時消失。
2.體徵 在一側大陰唇或肛門旁可觸及質軟、無痛性包塊;腹部加壓出現可手法復位衝擊試驗陽性。
3.輔助檢查。

鑑別診斷

該病臨床極為少見常誤診為大陰唇囊腫(巴氏腺囊腫)坐骨結節囊腫坐骨疝、寒性膿腫、血腫脂肪瘤等應注意與之鑑別。

輔助檢查

B超、X線消化道造影檢查及CT掃描可以協助診斷。

治療

會陰疝 圖3會陰疝 圖3

手術修補是惟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方法包括傳統經會陰、經腹及兩者結合途徑的修補手術以及腹腔鏡會陰疝修補手術。應根據患者年齡、健康狀況、性活動要求,以及醫院的設備和技術條件等來決定手術方式。
1.經腹會陰疝修補術 該法的優點是顯露清楚,處理疝囊可靠,尤其疝內容物發生嵌頓及絞窄者更為合適。病人取仰臥頭低位,作下腹旁正中切口。認真探查盆腔底部尤其是闊韌帶前後的好發部位,用鹽水紗布墊隔開腸道,顯露疝小心將疝內容物自疝環口處牽引出,並檢查有無絞窄壞死後送還腹腔。將疝囊游離後,翻人盆腔,頸部貫穿縫扎,切除多餘的疝囊;若疝囊難以游離翻入盆腔可在疝囊頸部作荷包縫合結紮。如肌肉裂隙小,可以直接縫合關閉缺損;若肌肉裂隙較大,可將闊韌帶底部的下端與子宮直腸韌帶相縫合,或縫合部分直腸壁以加強修補。近年來一些學者報導套用marlex mesh修補會陰疝效果滿意。
2.經會陰會陰疝修補術 取膀胱截石位,在患側陰唇的皮膚黏膜線上做“U”形切口,自前庭腺的開口處向後橫過會陰至對側的同一點上,潛行游離至疝囊,將疝囊分離並切除。儘可能地作高位縫扎及修補。該法的優點是創傷小,較易接近疝囊。但視野小,修補困難,疑有絞窄者禁用。必要時可採用聯合經腹途徑進行疝的還納、疝囊的高位縫扎和修補術。
3.腹腔鏡會陰疝修補手術 腹腔鏡手術已有20餘年的歷史,但套用腹腔鏡技術行會陰疝修補卻則最近2~3年來才見有作者報導的。該手術切口小,損傷輕,疼痛不重,恢復快,有條件者可選擇該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