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單4號

品種來源

會澤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1985年組配而成的雜交種,親本組合為素灣1611×掖107。1992年經雲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到1998年累計種植面積528.65萬畝,最高年份1998年種植面積169.06萬畝。1992~1993年獲會澤縣科技進步一等獎,1995年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獲省政府星火一等獎。

特徵特性

株高220~250厘米,穗位高60~90厘米,穗長16.2~19.2厘米,穗粗5~5.2厘米,穗行數14行,千粒重320~380克,籽粒金黃色,半馬齒形,角質。全生育期115~120天,高抗大斑病,較抗鏽病,感絲黑穗病,抗倒伏,耐密植,適應性較強,較耐寒、耐旱。

產量表現

1989年省區試中平均畝產475公斤,生產示範一般畝產360~450公斤。

栽培技術

播種前用粉銹寧拌種,適時播種,海拔2400米以上地區,播期以春分至清明頭五天為宜,海拔2100~2300米的地區,以穀雨、立夏頭五天播種為宜,海拔2100米以下地區,播種以立夏、小滿頭五天為宜。淨種每畝密度5000~5500株,間套種每畝密度4000~4500株。底肥每畝施廄肥1000~1500公斤,磷肥25~50公斤;5~7葉期畝追碳銨7~10公斤,9~10葉期畝追尿素10~15公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