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迎春

曾迎春

曾迎春,1963年生於黑龍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剪紙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畫院理事,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文聯書畫中心畫家。曾獲黑龍江省優秀藝術群體帶頭人獎和省“撥尖人才”稱號。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並有獲獎。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曾迎春,(1963.2—)女,山東臨朐人。是當今畫壇卓有成就的女畫

家。1963年生於黑龍江。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曾迎春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她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剪紙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美協專業創作員、中國民族畫院理事、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會員、北京華夏名流畫院副院長。 曾獲黑龍江省優秀藝術群體帶頭人獎和省“撥尖人才”稱號。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並有獲獎。千餘幅作品在《今日中國美術》、《中國書畫名家集粹》等國內外報刊中發表,出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畫庫》和《曾迎春畫集》。曾在陝西、黑龍江、山東、洛陽、蘭州、剛果、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等美術館、展覽館舉辦個人畫展和聯展。 曾迎春曾在陝西美術館、黑龍江、廣東 、山東、洛陽、蘭州、北京、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地舉辦個展、聯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並有獲獎。被國內外多家美術館、藝術館、陳列館、收藏家及中南海、人民大會堂收藏。作品《美術》、《今日中國美術》、《中國書畫名家集粹》、《榮寶齋》、《畫廊》、《收藏》、《美術觀察》、《中國書畫報》、《國畫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世界美術家》等及中央、黑龍江、上海等電視台、電台均對曾迎春的藝術有專題、專題片報導和介紹。出版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精品畫庫·曾迎春》、《曾迎春畫集》、《名家名畫·曾迎春彩墨無聲的詩》等畫集多部,傳略收入《世界名人錄》。

創作經歷

她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生於黑龍江,她的青少年時期是在黑龍江度過的。深沉悠遠的厚土文化,質樸平實的風俗人情,在曾迎春的人生經歷和藝術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所以她的

作品中時常浮現出對黑土文化的深切感受和對生命意義的不倦思考。曾迎春的作品折射出她在生活中所獲得的豐厚營養。她的作品多取材於樸實的生活場景,而這些場景中會自然地流露出她在北大荒、黑土地生活的痕跡。她常常從這些普通的場景中挖掘出深刻的題材,故作品多以平中見奇,小中見大,常常折射出她豐富的生活體驗、敏銳的洞察力和細緻的思考。

作品風格

曾迎春的花鳥作品以鋪底形式來營造意境。大角度營造了一個可以讓人聯想的基本環境,而小角度則製造了環境的歸屬核心,每一幅畫都講求情景交融,纏綿悱惻中有傷逝的惆悵與感懷,像一首無言的詩。

曾迎春既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又借鑑了西方繪畫的某些表現形式,其深刻的洞察力、高度的概括力和非凡的藝術激情,其博觀約取、舉重若輕的風骨風懷,吸引了無數的鑑賞者、愛好者和收藏者。

在曾迎春的花鳥畫創作中,鳥禽占很大比重,她常把鳥禽放在大自然的景色中描繪,可以說是山水畫與花鳥畫的有機結合。她常常用特定的視角,放大和強調它們的形體,使它們有一種宏大的視覺效果。仰視、俯視、平視……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法在曾迎春的畫中運用自如。《一種情懷萬種思》中成群結隊的螞蟻、《花開花落》中上凍的白菜與跌落的蝴蝶皆是採用放大的視角;而《重陽》中飛鳥掠過金色麥田則採用俯瞰的視角,不同的視線不同的角度,體現出的卻一樣都是畫家獨特的藝術語言,

由此在帶給觀者強烈的視覺美衝擊的同時,體悟到畫家的匠心獨具。她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靈活地選取了自己的視角,把對歷史、人物、風土人情的理解與對自然的感悟融為一體,使得作品鮮活而富有生命力。在畫面處理上,曾迎春往往對畫面背景不惜用大塊的墨、色反覆渲染。《今夜相思》、《重陽》、《花開花落》中反覆渲染的背景正是這一特點的直接體現,在對背景傾注了大量筆墨之後,對畫面主題往往用精線條簡筆勾勒,廖廖數筆,使畫面優美而不失靈動,簡潔而不失明快。

捐畫

2007年,美育基金啟動“大地美育工程”,曾迎春到會捐畫,每一幅畫都是一種哲學式的發現。每一幅畫都是一首無言的詩。

潛力

2012年市場行情6萬一平尺

作品

《東出西落》:獲全國“衛士之光”美展優秀獎。

《塵境》:選入中國第七屆美展並獲省文藝大獎賽二等獎。

《飄落天涯》:參加東北三省國畫展並選送朝鮮展 出並被中國對外展覽公司收藏。

《塵境》:選送俄羅斯展覽出版並收藏,《清涼世界》獲中 國剪紙大賽優秀獎。

《今夜相思》:在日本展覽出版後被收藏。

《月朦朧鳥朦朧》等數幅作品在日本聯展並獲國際美術交流協會頒發的優秀作品獎。

《幾度風雨》:在省美展中獲二等獎。

《花開花落:在黑龍江省美展中獲銀獎併入選五屆中國花鳥畫邀請展,又參加當代中 國工筆畫大展並選送台灣展出後被收藏。

《青風》:在省剪紙展中獲二等獎。

《霜打五更夢 紅顏》:參加全國八屆美展獲省二等獎,併入選中國花鳥畫十屆展又參加中日聯展在日本出 版後被收藏。

《不經冬日不知寒》:在省美展中獲優秀獎。

《重陽》:組畫在省藝術大展中獲 優秀獎。

《門外無人問落花》在省美展中獲佳作獎。

《明天更好》參加中日聯展並出版後被收藏。

《在水一方》、《春兒說話》 等分別參加中國當代花鳥畫邀請展六至十二屆出版 後均被收藏。

《不盡春色》:參加中國女畫家聯展在香港展出。

《天涯》參加中國扇展並獲 獎出版後被收藏。

《春風細雨》:在中國紀周百年書畫賽中獲銀獲,並被收藏。

《又一春》 、《畫外青山》、《是人、是山、是夕陽》、《聽潮》、《遠山別歸鴻》、《深山不了情》、《今夜相思》 、《三春 》、《四季花卉》等百餘幅作品在省以上國內外刊物中發表,曾在陝西省美術館 、黑龍江省美術館、北京、日本等地舉辦二人或數人聯展。

感受

曾迎春:逆向的思維方式,是我的本能。別人不青睞的題材我反而感興趣,只要巧妙經營、注入你的思想,就會化腐朽為神奇。內容有了靈魂,一切就會鮮活起來。我畫過玫瑰襯托下的破蜘蛛網,倒掛著蜜蜂和蒼蠅。《幾度風雨》是在寒冷的北方,在那還沒有完全解凍而乾裂的土地上,竟鑽出鮮嫩、飽滿的綠芽,初春的朝陽,把那小生命影子拉得斜長。在那荒涼的田野上,堅硬的瓷器已碎成片,而這柔弱生命卻是如此頑強地生生不息。在畫面處理時,我有意保留了那很有表現力的影子。

《今夜相思》是我心中一直想表達宣洩的某種壓抑,某種桎梏,甚至是某種憤懣和某種淒涼,易或是某種渴望與某種憧憬。構思醞釀了多年,終於找到這種形式內容做媒介,在整個暗黑色畫面的左上方開一個小視窗,從幾根不規則的木棒窗欞後透出大海般深藍的夜空,配著一彎清輝的月牙。這寥寥幾筆形色,我覺得很恰當,很乾脆,很深刻。......

聯展

2008年11月1日到9日,曾迎春與賈平西在大運河藝術館開辦夫妻聯展,曾迎春帶來了60幅花鳥作品。

在繪畫藝術探索上,曾迎春與賈平西互助共進,廣受業界讚譽。在曾迎春的作品

里,是一種“畫意”中的“詩情”扶手相望。

評說

王朝聞 :曾迎春與賈平西同志為鴛鴦配,在繪畫藝術之探索大有互助與共識之益。

郭怡孮:關照自然,筆傳心語;花香深處,具有生機。

賈平凹:讀曾迎春畫作別有風韻。

魯慕迅:無脂粉氣,有大家風。

賈平西:曾迎春的青藏高原之畫,好。好在有境、有情,明暗比率較正確。古今中國畫明暗比率正確的只有幾人。

王迎春:“她的畫表現形式、技巧、藝術構思都有獨特的一面,題材完全是從生活中來,而不是從前人傳統的、別人畫過的、市場社會需要的或吉祥如意的題材;畫的非常好 而是發自內心的、親身體驗的、真情實感的流露。”

畫展

2006年12月27日,中國民族服飾繪畫展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舉行,曾迎春應邀參加,並在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現場作畫。

2003年4月29日,曾迎春畫展在曹州書畫院舉辦。曾迎春被《美術》雜誌推薦為全國20位有成就的女畫家之一。

2002年7月4日,曾迎春畫集由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4年4月16日,曾迎春作品展在山東省崔子范美術館開幕,共展出作者歷年創作的精品60餘幅。

2006年11月12日,曾迎春應邀參加由濟南舜苑藝術中心、中國《書畫視典》主辦,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創作院擔綱學術主持的“東方既白--2006第二屆濟南-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

2006年4月12日——16日在洛陽美術館舉辦的“春天的腳步——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會員八人展”。

曾迎春“香吧拉並不遙遠”--西藏採風作品展在山東開幕,同時結集出版了《香吧拉並不遙遠》西藏採風作品集。

2008年1月13日,曾迎春應邀參加由黑龍江中華文化發展基金會、黑龍江禹舜文化藝術研究院協辦的《 2008 中國國畫精品展》。

2009年3月,曾迎春參加黑龍江省傑出藝術家晉京展。

活動

2008年4月3日, 曾迎春應邀到長春講學。

2008年9月,曾迎春應邀參加黑龍江美協成立50周年慶祝大會。

2004年3月3日,中國民族服飾繪畫展日前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舉行,曾迎春應邀

參加,並在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現場作畫。2007年11月13日,曾迎春捐畫美育基金。

2007年11月5日,曾迎春應邀參加“情系奧運--當代中國花鳥畫大展”在京的啟動儀式。

2008年12月17日上午, 曾迎春與先生賈平西一起參加著名花鳥畫大家賈平西個人畫展在遼寧美術館的開幕式。

榮譽

曾獲黑龍江省優秀藝術群體帶頭人獎和省“撥尖人才”稱號。

懷化學院

曾迎春:女,漢族,湖南省雙峰縣人, 出生於1974年2月。中國共產黨員,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專業研究生,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與測試。現任懷化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二教研室主任。從事英語教學工作16年,中級職稱,教學經驗豐富,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懷化學院大學英語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成員之一,主持1項懷化學院科研課題,參與1項省社科基金課題,1項省級教改課題,2項懷化學院教改課題。懷化學院特聘教師

作品賞析

世界華人藝術大獎獲得者(三)

世界華人藝術大獎由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發起,世界華人交流協會、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世界藝術家協會、泰國華夏國際交流中心聯合海內外有關單位舉辦的“世界華人藝術大會”,自1997年在香港成功舉辦了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大會),已連續舉辦了六屆(每年一屆)。大會的宗旨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國際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