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梅[山東煙臺開發區實驗中學英語教師]

崔秀梅[山東煙臺開發區實驗中學英語教師]

崔秀梅,山東煙臺開發區實驗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師。從教13年來,她心繫教育、情系學子,孜孜不倦耕躬在三尺講台上。

基本信息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她付出的是汗水與淚水,也贏得了諸多榮譽: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教學能手、區“三等功”……一本本鮮紅的榮譽證書,真實的見證了她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傾盡教育事業的歷程。特別是在剛結束的全省英語優質課評比中,她憑藉實力從眾多佼佼者中脫穎而出,創造了自建區以來我區教師參評個人最好成績———省英語優質課冠軍。
心繫教育,情系學子用崔秀梅的話說,就是“源於對教育事業和孩子們的愛,才有了今天這小小的成績。”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感情的教師,才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只有對學生充滿愛,才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
2009年,崔秀梅所帶的班級中有一個成績不好的男生,在初三年級這個叛逆的年齡因車禍失去了父親。沉重的打擊讓這名學生幾乎仇視每一個人,認為整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他和同學打架,頂撞老師,根本無望考上高中。
“不幸的孩子更不應該被放棄。”作為班主任的崔秀梅,試著走進這名學生的心裡,陪他一起流淚,和風細雨的關懷,最終成了他最信任的人。“和媽媽也不說的話,他願意和我說。”崔秀梅翻開手機,已讀高中的這名學生當時發給她的簡訊上寫道:“媽媽,你放心,我不會給你丟臉,不會給我們四班丟臉。”談及這些,崔秀梅充滿自豪與欣慰……
精益求精,大膽創新
教學多年來,崔秀梅不斷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構建複合式、多層次的知識體系,轉變課堂教學理念,更新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共性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個性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007年,實驗中學創新實施“通過問題來引領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兩主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作為學校教務副主任、級部主任和備課組長,崔秀梅結合級部學生和任教學科的特點,首先在英語備課組試行了以“問題導學”為載體的合作學習形式,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反響強烈。
與此同時,崔秀梅作為煙臺市唯一一名參與“五四制”英語新課本編寫的一線教師,本著“教材要有人情味,話題應接近學生的生活和年齡特點”的原則,反覆探究,並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準確掌握了每一課程標準,這也為她創造優秀的教學成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崔秀梅並不滿足。今年9月份,她大膽嘗試“英語課本劇”課堂教學模式,努力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調動每一個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反客為主”,真正讓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得到長足發展。
最佳化環境,塑造人才
“教師的成長既有自己的努力,更離不開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導航。”崔秀梅告訴記者,伴隨著學校的發展,自己也取得了很大進步。 “我區歷來重視對教師隊伍的培養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教育隊伍整體素質方面,我區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持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同時,建立了公開招聘教師梯次補充機制,教師專業結構水平走在全市前列,隊伍素質不斷提升。
“學校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學習機會。”崔秀梅告訴記者,學校在按需派員參加學習的同時,還積極通過網路遠程研修等途徑,組織參加省級、國家級重點項目培訓,為教師的職業發展搭建了廣闊的學習平台,也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拓展了空間。“積極向上的教師文化、全體全面發展的學生文化、和諧高效的課堂文化、極具特色的校本文化,是我們學校一直推行的教育文化。”區實驗中學國中部李萍主任告訴記者,通過推行這四種“文化”,營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在全面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教師的水平,並為教師搭建了一個創新教學的廣闊平台。

世界華人藝術大獎獲得者(三)

世界華人藝術大獎由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發起,世界華人交流協會、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世界藝術家協會、泰國華夏國際交流中心聯合海內外有關單位舉辦的“世界華人藝術大會”,自1997年在香港成功舉辦了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大會),已連續舉辦了六屆(每年一屆)。大會的宗旨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國際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