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

曾瑞,字瑞卿,家世平州(今河北廬龍)人,一說大興(今北京市大興縣)人。志不屈物,故不願仕,因號“褐夫”。善丹青,工畫山水,學范寬。能隱語。鍾嗣成《錄鬼簿》云:“余嘗接音容,獲聞言論,勉勵之語,潤益良多。”且以〔雙調·凌波仙〕曲吊其生平:“江湖儒士慕高名,市井和童誦瑞卿。更心無寵辱驚,樂幽閒不解趨承。身如在,死若生,想音容猶見丹青。”著雜劇《才子佳人誤元宵》,惜已失傳。有散曲集《詩酒餘音》,已佚。隋樹林《全元散曲》輯有小令九十五首,套數十七套。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所撰為“傑作”,且云:“其詞勢非筆舌可能擬,真詞林之英傑。”

基本信息

簡介

曾瑞(?~1330前)元代散曲作家。字瑞卿,自號褐夫。大興人(今屬北京)。因喜江浙人才風物而移家南方。《錄鬼簿》記他"臨終之日,詣門吊者以千數",可知他當時已有盛名。由於志不屈物,不解趨附奉承,所以終身不仕,優遊市井,賴江淮一帶熟人饋贈為生。善繪畫,能作隱語小曲,散曲集有《詩酒餘音》行於當世,今佚。雜劇有《王月英元夜留鞋記》(有人以為即《元曲選》中《才子佳人誤元宵》,但不一定可靠),今存散曲約小令90餘首,套數17首。

史載

曾瑞,字瑞卿,家世平州(今河北廬龍)人,一說大興(今北京市大興縣)人。喜江浙人才景物之盛,因家錢塘(今杭州市)。神采卓異,衣冠整肅,優遊於市井,洒然如神仙中人。志不屈物,故不願仕,因號“褐夫”。至順(一三三○——一三三三)初,已逾七旬。江淮之達者,歲時饋送不絕,遂得以徜徉卒歲。臨終之日,詣門吊者以千數。善丹青工畫山水,學范寬。能隱語。鍾嗣成《錄鬼簿》云:“余嘗接音容,獲聞言論,勉勵之語,潤益良多。”且以〔雙調·凌波仙〕曲吊其生平:“江湖儒士慕高名,市井和童誦瑞卿。更心無寵辱驚,樂幽閒不解趨承。身如在,死若生,想音容猶見丹青。”著雜劇《才子佳人誤元宵》,惜已失傳。有散曲集《詩酒餘音》,已佚。隋樹林《全元散曲》輯有小令九十五首,套數十七套。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所撰為“傑作”,且云:“其詞勢非筆舌可能擬,真詞林之英傑。”其生平事跡見《錄鬼簿》卷下、《圖繪寶鑑》卷五、孫楷第《元曲家考略》。

作品

曾瑞的散曲以寫男女戀情,山林隱逸為主,也有一些諷世的題材。"情詞"直露明朗,如〔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採茶歌〕《四時閨怨》,《閨中聞杜鵑》等。而寫隱逸及寫景的作品則清放平實,如"南山空燦,白石空爛,星移物換愁無限"(〔山坡羊〕)。"山如佛髻,人登鰲背,穿雲石磴盤松檜"(〔中呂·山坡羊過青哥兒〕)等句,意境曠淡。他的散曲中不避俚俗,有時以市井語入於曲中,繼承了早期散曲通俗本色的傳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