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福

曾慶福

曾慶福(1927.12—),重慶南川市人,中共黨員,中國詩詞著作家,編有《詩趣集》《詩聯拾零》《愛海游》《夕陽拙筆》等。

基本信息

曾慶福1927年12月出生,重慶南川市人。助理經濟師,中共黨員。大專文化。1949年11月解放後參加工作,任該鄉鄉人委財經委員,該村村長,1951年5月全脫產,搞完土改,去涪陵專署財乾班學習後調彭水縣工作,曾任彭水縣外貿局副局長,局級調研員。自幼喜讀詩聯,1953年起先後有詩文在省地縣報刊發表。1989年6月退休後為地縣外貿局和廠編寫志書共3本。現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重慶市楹聯學會會員,重慶涪陵區晚情詩社及彭水山谷詩社社員,黔江區詩聯學會及南川市詩聯協會會員,吉林長白山詩社社友,安徽天柱詩聯聯絡顧問,北京詩詞之友社創作員,北京《中華詩聯佳作彙編》和安徽《清風吟續編》及彭水《山谷詩草》編委,湖北《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專欄作家》。2000年和2001年4月分別參加北京中華詩詞和北京世紀之春詩詞筆會各1次,2002年4月參加中越詩聯考察1次。從1992年起至2004年7月止先後名入《中華詩人大辭典》、《中華當代光彩人生》、《中華詩詞大辭典》、《中國詩詞菱家辭典》、《當代中國人》、《世界名人錄》、《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其詩聯曾刊於《中華詩詞(增刊)》、《中華詩詞十五年》、《北京世紀詩詞大典》、《山西對聯雜誌》以及遼、魯、湘、鄂、川、渝、桂、閩、滇、豫、皖、黔、贛、冀、瓊、吉林、內蒙、江蘇、浙江、香港等22個省市區的205家刊物,先後發詩聯2564首(副)。記有(還在繼續)詩聯筆記60本。搜編《詩趣集》、《詩聯拾零》、《愛海游》、《夕陽拙筆》、《鼓樓心聲》、《鼓樓習律》各1冊自娛。曾授佳作獎、殊榮獎、紀念獎、文學獎、優秀獎多次,三等和二等獎各6次,一等和特等獎各1次,金獎2次,國際優秀作品獎7次。評為黔江區詩聯學會優秀會員,中華當代優秀吟友,中華詩詞老有所為先進個人。授予德藝雙馨詩詞藝術家,中國詩詞著作家,桂冠詩詞藝術家,二十世紀華人優秀詩詞藝術家,老有年為詩詞藝術家、當代聯壇精英、輝煌二十一世紀優秀詩詞藝術家。

武漢科技學院副校長

曾慶福,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1962年7月出生,武漢市人,漢族,致公黨黨員。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政協湖北省第九屆委員會委員、武漢方元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2年7月本科畢業於武漢紡織工學院,1982年至1987年在蒲圻棉紡總廠工作任工程師,1990年1月從天津紡織工學院碩士畢業後到武漢科技學院任教,1997年破格晉升為教授,1999年1月赴英國利茲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4年獲得博士學位),1999年任武漢科技學院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2001年6月任武漢科技學院院長助理,2003年2月任武漢科技學院副院長。
主要進行紡織印染、後整理技術,水污染控制技術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主持承擔國家863、國家、省、市科技攻關項目20餘項,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等產業化實施項目10餘項;申請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香港桑麻基金會紡織科技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書法家

土家族,1957年4月生,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人。故土的高山大河、碧溪流泉鑄就了其多思少言、深沉大度的性格。知青、會計、行政幹部是其人生之鏈,書法、歌聲、美酒是其業餘追求,尤為可貴的是鍾情書法廿余載,軟硬兼修。主張書法必深含傳統,折射才情,以理出之,故廣涉歷代碑帖,傾力熔鑄,在古今、雅俗間尋找契合點。其書法意態天放,蘊含多元,既有廟堂典莊之象,又富山野清穆之風。其硬筆書法在國內獨樹一幟,作品多次國內獲獎,並赴日本展出。常有論文散見諸多專業報刊,較有影響的有《中國書法——軟硬筆同現的藝術》(載中國硬筆書法通訊)、《說說龐中華其人其字》(載書法報),《青年書法家周德聰印象》(載書法報)。已出版硬筆書法專集八部,較有代表性的為《風雅楹聯集粹》(武大出版社),《3500字五體鋼筆字典》(河北少兒出版社),《中國鋼筆書法教程(五體)》。
現為中國硬筆書法研究會會員,中國鋼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書法創作員,湖北省民俗學會會員,宜昌市書協副主席。宜昌市作家協會會員,宜昌市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現任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廣播電視局(台)局(台)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