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山傳

曾山傳

《曾山傳》是1999年1月1日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這本書主要介紹了老一輩革命家曾山同志的生平事跡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地介紹了老一輩革命家曾山同志的生平事跡,同其他無數老一輩革命家一樣,他為共產主義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本書全面地反映了他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品德,使讀者對他油然而生一種無限崇敬和深切懷念之情。

媒體評論

後記

1999年12月12日(農曆十一月初十),是老一輩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江西蘇維埃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山同志百年誕辰紀念日。曾山同志出生於江西這塊紅色的土地。他1925年參加革命,1926年加人中國共產黨。在幾十年的革命歷程中,曾山同志鞠躬盡瘁,無私無畏,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為了弘揚他的革命精神,學習他的高尚品德,緬懷他為共產主義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表達故鄉人民對他的無限崇敬和深切懷念之情,根據中共江西省委的決定,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了這本《曾山傳》。

本書各章撰稿分別為:一至五章周聲柱,六至十章萬建強,十一至十三、十九、二十二、三十章劉勉玉,十四至十七章湯靜濤,十八、二十、二十一章黃德華,二十三至二十九、三十一章熊敏。晏蔚青撰寫大事年表,並參與修改部分章節。劉津、盧大有、鍾海連等也參與了建國後部分文字修改。最後由蘇多壽、劉勉玉統稿、定稿。

本書的主要依據是中央檔案館和省、地、縣檔案館保存的數千件有關曾山的檔案資料和當時的報刊資料,廣泛參考了老同志的回憶錄和訪問記錄,力求根據豐富而可靠的歷史資料,寫出一部真實的歷史傳記,流傳下去。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得到了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檔案館、中央文獻研究室、交通部、江西省檔案館、南昌大學、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吉安地委黨史辦、吉安縣委黨史辦、吉安縣烈士紀念館、吉水縣政協、吉水縣史志檔案館等單位和原曾山同志秘書王青爭,還有陳新、劉高平等同志以及曾山同志親屬的大力支持,採訪了胡立教、夏征農、彭儒、危秀英、謝象晃、陳蘭、饒守坤、黃知機、黃知深、張俊等老同志及范立濤、劉舜輝、曾昭試等同志,選用了王震、張勁夫、錢正英、譚啟龍、萬海峰、李人俊、曾如清、孫冶方、梁廣等老同志回憶曾山同志的資料,本書還吸取了黨史學界同仁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一併致以誠摯的謝意!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金沖及同志在百忙之中仔細審閱了本書初稿,並提出了中肯的寶貴的修改意見。本書的出版還得到了江西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別是責任編輯徐建國、游道勤同志為本書的編輯出版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我們深表感謝。

由於時間倉促,資料不全,尤其是編著者的水平有限,本書難免有疏漏和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編 者

1999年9月

圖書目錄

一 革命家庭

二 青少年時代

三 投身大革命

四 領導“四九”暴動

五 第一任吉水縣委書記

六 在“二七”會議上

七 攻打吉安總指揮

八 江西省第一任蘇維埃主席

九 出席羅坊會議

十 在反“圍剿”戰爭中

十一 留守蘇區

十二 輾轉游擊

十三 千里尋黨

十四 參與組建新四軍

十五 恢復發展東南黨組織

十六 戰鬥在皖南

十七 蘇北淮南的艱苦鬥爭

十八 指導華中土改

十九 統一華中、華東財經

二十 進駐濰坊

二十一 接管濟南

二十二 領導淮海和渡江兩大戰役後勤支前

二十三 在上海

二十四 治理淮河總指揮

二十五 新中國首任商業部長

二十六 主管交通戰線

二十七 出任共和國內務部長

二十八 六次率團出訪

二十九 情系老區

三 十 革命伴侶鄧六金

三十一 最後歲月

曾山生平大事年表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