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玉佩

曾侯乙墓玉佩

曾侯乙墓是戰國時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呈“卜”字形,位於湖北隨州城西兩公里的擂鼓墩東團坡上。1978年在該墓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多件國寶級文物,玉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文物。

曾侯乙墓玉佩

正文

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州市西北郊擂鼓墩曾侯乙墓東室墓主棺內。全長48厘米,寬 8.3厘米,由13片鏤空的各種形式或圖案的玉片及24個圓環、半圓環或方扣連線而成。其中有 4個銀挺玉插入,拆卸銀挺玉之後便成為 5塊長度不同、環片多少不等的連環玉佩。摺疊起來便形成一塊玉團狀。第1塊玉有二片二環,第2塊玉有三片六環,第3塊小玉僅有二環,第4塊玉有三片四環,第5 塊玉有五片六環。
此玉佩經過精心周密設計之後加工而成。第一塊玉上下片以自身凸出的玉環連成一體,上片近方形夔龍,下片是四角出夔鳳的渦文環;第二塊玉最上層一片鏤四個勾連活環,第二片是半橢圓形鏤空變相夔龍紋環,第三、四片琢成腰圓形片,均以十字間隔,每一空間內飾鏤空渦紋;第三塊小玉琢成飾以蛇紋的扁方形扣,中間一素環勾連一夔龍環;第四塊橢圓形玉 7.3厘米寬,上下兩層腰圓玉片均為鏤空螭虎紋,各琢鏤二個固定的半圓環與側面出脊角的扁方二孔扣環連線,扣環飾夔龍紋;第五塊玉最上的方形玉片為鏤空夔龍紋,上下鏤二方孔,與其下之鏤空二夔龍、二蛇紋扁方孔玉片相連,再其下是以二環連線的尖首玉片,寬 8.1厘米,飾鏤空蛇首紋,最下方的玉片為鏤空螭紋,有固定的半圓環。此佩紋飾均用隱起陰線琢法,起伏自然順理,琢工精巧嫵媚,是迄今發現的多節活動鏈狀玉佩中最長、最精美的一件,堪稱戰國玉雕中的瑰寶。
曾侯乙墓還出土一件四聯玉飾與此佩相似,如果用銀鋌插銷玉環可以將四聯玉飾與此佩連結起來。
此佩的功能和定名目前尚有不同意見,一種看法是用作佩飾,另一種看法是聯繫同時出土的小件玉鳥禽。認為是冠上裝飾,即冠纓。

配圖

玉佩玉佩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