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仙

曹玲仙

曹玲仙,女,漢族,上海市南匯縣人,生於1937年11月。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全國名老中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曹玲仙,女,漢族,上海市南匯縣人,生於1937年11月。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全國名老中醫。1962年畢業於上海中醫學院(現名上海中醫藥大學)醫療系。歷任上海醫科大學中山臨床醫學院中醫教研室副主任,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中醫科副主任,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

主要經歷

畢業後分配入婦產科醫院,師從上海婦科名醫唐吉父,長期致力於中醫、中西醫結合婦產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學習、繼承、融匯古今醫家獨到的經驗,對中醫婦科基礎理論有較深的造詣,結合婦科現行醫學的知識,做到辨病辨證的結合,臨床實踐有較豐富的經驗。

出診時間

周一

醫療特長

玲仙教授臨床上擅長於治療經、帶、胎、產、雜諸症,月經失調,月經過多,閉經,痛經,不孕症,子宮功能性出血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卵巢綜合徵,經前期綜合徵,更年期綜合徵,盆腔炎,宮頸炎,陰道炎,子宮卵巢發育不良,習慣性流產、產後病等疑難雜症及腫瘤術後,放療,化療後調理。

社會職務

歷任上海醫科大學中山臨床醫學院中醫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市意外懷孕求助中心上海醫科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中醫科副主任,上海婦科疾病研究所門診辦公室主任,上海市月經病中西醫結合醫療協作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中醫婦科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中醫性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中醫藥雜誌編委,上海市住院醫師培養指導叢書編委,上海市成人教育中醫婦科試題組負責人。

教學經驗

教學方面主講《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婦科學》、《金匱要略篇》、《黃帝內經》部分篇章等課程。

學術內容

調肝補血

繼承唐吉父老師的經驗及遺訓,唐老推崇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河間“婦人童幼,天癸韋行之際背屬少陰;天癸既行,皆從厥陰論之;天癸既絕乃屬太陰經也”的論點及秦天一對葉氏調經理論的“觀葉老生案,奇經八脈因屬重要,其次最重調研,因此女子以肝為先天”的理論,根據肝的生理功能及女子生理特點,決定了女子調肝補血的重要性,肝主疏泄,性喜條達,疏是疏通血脈,周流全身,泄是宣洩氣機,疏泄二者,相輔相成,則氣血暢通而和諧,肝為剛髒,最易動盪,肝主怒,怒傷肝,情志激動則勃然大怒,所欲不遂則抑鬱不歡,甚至不悲自泣,暗自哀忡;肝藏血,肝經之血宜盛宜通,肝血虧虛,則肝無所藏,肝失滋養,諸疾叢生,而女子屬陰,其經、帶、胎、產的生理特點均以血為基礎,故有“女子以血為根本”及“女子氣有餘而血不足”之說,肝為藏血之本髒,血傷則肝先受其累,女子經、帶、胎、產的病變均可直接影響到肝的功能,肝功能的不良,又反過來導致婦女病的發生,二者互為因果,因此治療婦女病當先從調肝補血為要,二者的密切關係,為“女子以肝為先天”的論點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的依據。

調肝之法又分為直接和間接

直接調肝法是根據肝體陰而用陽的特點和辛以理用,甘酸以養其體的原則而定,《素問·髒氣法時論》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葉天士據此概括出治肝以三法“酸以養體,甘以緩急,辛以理用”,在臨床上肝氣鬱結者,急食辛以散之,以理其用,使肝氣得以疏泄,柴胡、薄荷之類,使之條達,此為順肝之性的治法,順其性者是謂補,肝鬱化火者,助用焦苦以泄肝,丹皮、山梔、黃芩、龍膽草之類,肝經躁急者,急食甘以緩之,既緩其急也養其體,小麥、甘草、白芍、五味子之類,使之躁急弛緩,肝血不足者,急食酸以瀉之,以養其體,當歸、白芍、女貞子、枸杞子之類,使之滋潤柔和,此為逆肝之性的治法,逆肝之性者謂之瀉,瀉肝者實為補肝。

間接調肝法,此是根據五臟相互生克關係,綜合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及次要矛盾,從而達到制服肝經病變的目的,諸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即用扶土抑木,治肝先實脾者,即謂之間接治肝法。心火肝木一子一母,心火旺,肝火亢,心為肝之子,子病累及母,心肝二火交熾,勢如燎原,故治肝火必兼清心火養心,瀉心之法,藥後柔潤養血,焦若清熱之品;還有補母壯子,滋水涵木,肝腎乙癸同源,精血互生,滋養腎陰,腎精之品以養肝體,肝血充足,肝陰濡潤,肝陽得斂,肝得寧靜而不輕舉妄動,此為間接調肝法。

婦科病治法很多,大量婦科病,往往萬變不離其宗,皆圍繞一個“肝”字,因此在臨床上見肝臟波及他髒毋忘疏肝、調肝、養肝,他髒引及肝臟,亦要養肝、保肝、理肝,肝得寧靜,諸症均安,此實為治婦女病重要關鍵之一。

科研成果

一、經前期緊張綜合徵

二、子宮內膜異位症

三、子宮內膜異位症經行發熱

四、不孕症

五、更年期綜合徵

六、黃體不健

醫學貢獻

參與或主持科研項目有:《參茜固經沖劑治療月經過多臨床及實驗研究》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Ⅱ等獎及上海市科委Ⅱ等獎,《更年春治療更年期綜合徵臨床和實驗研究》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Ⅲ等獎及上海市科技成果Ⅱ等獎,《宮泰沖劑新藥開發》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Ⅲ等獎及上海市科委Ⅱ等獎。

獲得榮譽

全國名老中醫。

主要論文

一、標題:柴胡在婦科臨床的運用

出處:中醫雜誌 1979年8期

二、標題:辨證論治治療經前期綜合徵辨證分型

出處:上海中醫藥雜誌 1979年復刊號

三、標題:女子以肝為先天的初探

出處: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2年11期

四、標題:中醫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出處: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2年3期36~37頁

五、標題:閉經及更年期綜合徵診治經驗筆談

出處:中醫雜誌 1985年

出版著作

代表作有《女子以肝為先天初探》、《子宮內膜異位症中醫藥治療》、《經前期綜合徵辨證論治》、《辨證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伴經行發熱》、《辨病與辨證結合治療不孕症總結》、《參茜固經沖劑治療月經過多及其對血清纖維蛋白裂解產物(FDP)的影響》、《更年春治療更年期綜合徵臨床和實驗研究》、《習慣性流產辨證論治》等論文30餘篇,出版《中醫婦科學》(主編)、《實用中醫女科學》(編委)、《現代婦女保健》(副主編)、《婦科古醫籍選編》(主編)、《實用家庭中醫學》、《婦科疑難雜證診治精粹》等專著及教材18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