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四孤堆

曹四孤堆

“曹四孤堆”位於亳州市魏武大道旁的曹操公園裡,四座墓葬位於曹操宗族墓正中間部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墓堆簡介

曹四孤堆位於毫州市城南2.5公里馬園村西側。共有4座土丘,高者約8米,低者約5米,面積共約2500平方米,呈南北弧形分布,系曹氏家族墓葬,故名“曹四孤堆”,或曰“曹氏孤堆”。墓主不詳。

1956年11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曹氏公園

曹氏公園曹氏公園

上個世紀90年代,毫州市依託曹四孤堆興建曹氏公園,墓群周圍廣植松柏、草皮。公園內林蔭小道曲折,仿古穿廊迂迴,新建亭台雅致,綠色草皮常青,並免費向遊人開放,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所。也正因為此,和其他曹氏墓葬相比,曹四孤堆被更多的普通市民所知道,每逢節假日,公園裡遊人如織。

曹氏公園裡,四個孤堆兩兩分列在水泥道路兩側,四周種滿了松柏。孤堆下面被水泥台子圍了起來,孤堆上長滿了野棗樹和雜草。四個孤堆都被遊人踏出了小道。一牆之隔的外面是亳州市區主幹道之一的魏武大道,四個孤堆就在車輛來往的噪聲中安靜地佇立著。

最南面的一個孤堆被松柏包圍得尤其嚴密,不熟悉地形的人很不容易看到。而最北邊的兩個孤堆靠的最近,這裡有個傳說:古時候兩個仙人在此處下棋,時間久了就變成了兩個孤堆,所以這兩個孤堆又叫"二仙下棋"。

相關傳說

民間流傳著兩個關於曹四孤堆的傳說。一說修建薛閣塔時,堆土當作腳手架,塔修建好後,土就撤到周圍成為了現在的四個孤堆;另一個傳說和曹操有關。曹操駐紮譙郡(今亳州)時,袁紹大軍壓境想把他拿下。於是曹操在城外堆了四個大土堆,又在土堆最上面放上一些糧食,製造了"糧如山,兵如海"的假象,從而嚇退了袁紹的大軍。這四個土堆就是今天人們看到的曹四孤堆。

但這四個孤堆裡面到底是什麼樣子,埋的是什麼人,又與曹操有什麼關係呢?很多人對此都很好奇,很想知道。據已經退休的曹氏公園原負責人王士德介紹,從北至南,墓里埋的分別是曹操的大爺、二爺、三爺及四爺。還有一種說法,說是被曹操或者曹丕埋葬(也有說是活埋)的一些將士,也有說是曹操的假墳。但由於墓葬已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今沒有被發掘,所以這些說法都沒有根據。

神秘之處

最北面的那個孤堆的前面其實還有一個孤堆。不過那個孤堆是平的,上個世紀80年代,這幾個孤堆旁邊都還是空地,有一天附近農民犁地時犁出了一個墓葬,當時的博物館館長李燦帶人前去查看,那時候這裡還不是文物保護單位,發掘也不需要上報批准,比較容易。這個墓葬就被發掘了。這個小墓葬的建設範圍直徑約15米,磚石結構,門朝向東方,石樑石柱。但墓葬裡面是空的,沒有什麼東西。據此,人們推測,可能由於墓葬多次被盜,所以沒有留下東西。由於墓葬的磚石具有一定的考古價值,工作人員就將磚頭拉回了博物館。

曹氏墓葬依照"攜子抱孫"的習俗呈連續不斷的W狀南北分布。當年墓葬很大的時候,人們從任何方位都只能看到其中的三個,很是神秘。

四個大孤堆下為東漢時期磚石結構的多室墓葬。但墓內所葬何人,由於墓葬一直沒有被發掘,所以近期內還沒有定論。

申請發掘

亳州準備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發掘“曹四孤堆”。之前,有媒體報導說,亳州準備申請發掘的是疑似曹操墓的觀音山墓葬。對此,朱衛軍先生特意澄清:“不是申請發掘‘觀音山墓’,而是申請發掘‘曹四孤堆’。”

“曹四孤堆”位於亳州市魏武大道旁的曹操公園里,四座墓葬位於曹操宗族墓正中間部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世紀80年代,“曹四孤堆”最北部的一座小墳曾進行過試探性發掘。亳州市博物館前館長李燦說,當時發掘時,那個墓的上蓋已被掀開,底部也已坍塌,但還是出土了一些字磚。有些字磚上刻著“豫州刺史曹水”和“功曹吏”的銘文。“刺史的職務相當於現在的‘省級’幹部了,在盛行厚葬的東漢,如此職務的人,也只能躺在一個小墳墓里,那剩餘的三座大墓裡面的狀況可以想像了。”

安徽省文史館館員翁飛不贊成亳州現在申請發掘‘曹四孤堆’,在墓葬沒有受到破壞的情況下,最好不要主動發掘,等到相關的發掘技術及文物保護措施都成熟的情況下,再發掘不遲。他建議把安徽的三國文化資源都整合起來進行規劃和開發,像馬鞍山的吳國大將朱然墓,廬江的周瑜墓,以及合肥的張遼大戰逍遙津遺址等資源進行整合,打造成安徽乃至全國獨具特色的三國文化,這遠比申請發掘‘曹四孤堆’意義要大得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