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遺址公園

曲江遺址公園

曲江遺址公園又稱曲江池遺址公園,北接大唐芙蓉園,南至秦二世陵遺址,占地面積1000多畝,水面面積七百多畝、是西安市最大的遊樂公園。 

基本信息

一、曲江遺址公園

曲江遺址公園又稱曲江池遺址公園,北接大唐芙蓉園,南至秦二世陵遺址,占地面積1000多畝,水面面積七百多畝、是西安市最大的遊樂公園。 

曲江遺址公園效果圖

曲江池遺址公園於2007年開建,2008年免費對外正式開放。它由我國著名建築設計大師張錦秋院士擔綱總規劃設計,項目從唐曲江池遺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蹟的保護性開發、城市功能配套和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的角度出發,依託周邊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恢復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飲、漢武泉、黃渠橋等歷史文化景觀,再現曲江池地區在歷史上“青林重複,綠水瀰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構建集生態環境重建、觀光休閒娛樂、現代商務會展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生態和娛樂休閒區。
建成後的曲江池遺址公園與周邊的曲江寒窯遺址公園、秦二世陵遺址公園、唐城牆遺址公園等,形成1500畝的大型城市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

二、古代曲江

陝西省著名旅遊景點位於西安城區東南部,為唐代著名的曲江皇家園林所在地,境內有的曲江池大雁塔及大唐芙蓉園等風景名勝古蹟。
西安曲江是中國古代園林及建築藝術的集大成者,被譽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先河之一。秦時,在此開闢了皇家禁苑——宜春苑並建有著名的離宮——宜春下苑。到了隋朝大興城倚曲江而建,隋文帝猜忌多疑又迷信風水,大興城東南高西北低,風水傾向東南,後宮設於北側中部,在地勢上總也無法壓過東南,有人提出應該採取“厭勝”的方法進行破除。如把曲江挖成深池,並隔於城外,圈占成皇家禁苑,成為帝王的遊樂之地,這樣就能永保隋朝的王者之氣不受威脅、好在曲江這裡有曲水循環的自然形式,稍加修繕就可成為風景迤儷之所。
開皇3年(公元583年),隋文帝正式遷入新都。隋文帝惡其曲,覺得不吉利,於是命令高穎(隋文帝宰相)為這個皇家園林更換新名。有一天晚上,高穎忽然想起曲江池中的蓮花盛開,異常紅艷,蓮花雅稱芙,遂擬更曲江為“芙蓉園”。經過隋初的一番改造,曲江重新以皇家園林的性質出現在歷史舞台,而且得到了一個新的名稱----芙蓉園。同時它與首都大興城緊密相連,其池下游流入城內,是城東南各坊用水來源之一。
隋煬帝時代,黃袞在曲江池中雕刻各種水飾,臣君做飲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飲,把魏晉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觴故事引入了宮苑之中,給曲江勝跡賦予了一種人文精神,為唐代曲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在隋朝芙蓉園的基礎上,唐代擴大了曲江園林的建設規模和文化內涵,除在芙蓉園總修紫雲樓、彩霞亭、涼堂與蓬萊山之外,又開鑿了大型水利工程黃渠,以擴大芙蓉池與曲江池水面,這裡成為皇族、僧侶、平民匯聚盛游之地。曲江流飲、杏園關宴、雁塔題名、樂游登高等在中國古代史上膾炙人口的文壇佳話均發生在這裡,唐時的曲江性質大變,成為首都長安城唯一的公共園林,達到了她發展史上最繁榮昌盛的時期,成為唐文化的薈萃地,唐都長安的標誌性區域,也奏響了中國文化的最強音。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在唐太宗出現貞觀之治後,其後的高宗、睿宗等朝,園林建設在這裡開始有了較大的舉動,奠定了盛唐文化繁榮的基礎。
唐玄宗對曲江進行了大規模擴建,使其盛況空前絕後,達到了其園林建設的頂點。在皇家禁苑芙蓉園內,玄宗修建了紫雲樓、彩霞亭、臨水亭、水殿、山樓、蓬萊山、涼堂等建築,並建了從大明宮途經興慶宮直達芙蓉園的夾城(長7960米,寬50米)經過唐玄宗的擴建,芙蓉園內宮殿連綿,樓亭起伏,曲江的園林建築達到最高境界,各類文化活動也趨於高潮。隨著唐末長安城的毀滅,其各種園林建築也被破壞殆盡,各項文化活動也逐漸沉寂下去,以至於有些最終消逝的無法追尋。曲江----平民聚集遊覽的公共園林區,不僅在古都西安發展史上空前絕後,而且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絕無僅有。

三、曲江池遺址公園-景區景點介紹

曲江遺址公園景區介紹

沿著唐城牆遺址走到東南角,就是曲江池遺址公園的西入口。舉目遠眺,能看到湖心仙島,波光中依仙島而設的荷廊恰似一朵盛開的水蓮花。若是向更遠處,能望到閱江酒樓在曲江池南岸的柳色掩映中,酒旗招展似乎要引得遊人快步,而重重柳堤、香花和池水卻致人流連漫步。性急的遊客,這時候也可以直接駕車取曲江池西路直接繞到公園南口進酒樓,然而這未免饕餮了一路由北向南的盛景。
春可以看花,夏可觀柳堤,秋夜賞明月,冬日品雪晴,何必心急,效法盛唐的名士仕女們,且慢慢行品味古今盛衰。憶昔開元盛世時,從城門魚貫而出直奔曲江池畔的香車寶馬川流不息,即使是感傷的詩人仍不得不讚嘆這邊的“夕陽無限好”。今日在唐城曲江看到的曲江遺址公園不負大唐氣象,千畝園林和半園曲水張開懷抱誘人神遊昔日的盛世,同時也使古都的公共空間在今日再現。
從入口沿著池岸的環路向南走,左手邊是浩蕩的池水,右手邊是散布的小丘和樹林。沒走多久,會發現藏在樹林裡的幾座院落,這立刻給人驚喜。疏落的古松、挺拔的銀杏和虬曲的桃樹點綴這派院落,景如其名叫做疏林人家。這是9棟兩層樓的唐式建築,名字也很別致,以詞牌取名分別叫做:風入松浣溪沙浪淘沙滿庭芳水調歌頭臨江仙念奴嬌憶秦娥水龍吟
在這裡能看到秦腔皮影戲的表演,也能看到鳳翔泥塑的成列。其中有一棟甚至是一個小型博物館,展示著考古發掘所發現的曲江遺址,包括從新石器時代直到明清時期的文物,見證了曲江的兩千多年的盛衰。
參觀完這些保存著陝西文化遺產的院落,在疏淡幽靜的樹林中漫步,看水鳥在水面上嬉戲,循鳥語而行,不知不覺中即走到了曲江亭。這座兩層樓的仿古亭設於池邊,進入曲江亭,只覺得池面上清風徐來,胸懷暢意。在這裡可懷古、可賦詩、可放歌。有時也能見到三五人結伴在這裡高吼秦腔,激昂的曲調應和著暖暖日光下的曲江公園,江灘跌水的“嘩嘩”水聲也似乎在回應遊園人的舒暢心情。

曲江池遺址公園景點介紹

閱江樓
閱江樓是曲江池邊最大最高的建築,總共有地上4層,地下一層,高近28米。外觀仿古的建築風格使之看似建築在一層夯土台基上,實際上它的內部結構設計精緻,總面積接近1000平方米。“細草岸西東,酒旗搖水風。樓台在煙梢,鷗鷺下沙中。”在閱江樓可憑眺曲江池之景,憑弔大唐昔日的繁華盛世;也可讚嘆與民同樂的山水樓台,並挑戰詩仙鯨吞千鍾玉山將傾的豪放。閱江樓把觀景樓和酒樓的功能合而為一,使在這裡能夠體驗到大唐名士登樓飲酒做賦的情趣。在樓上回首向南看,出了南門就是秦時的御花園宜春園遺址;遠眺曲江池北岸是唐城牆遺址。一時間秦時名園唐時關,如詩如夢如畫。每當夜色降臨,金黃色燈光勾線的閱江人家更加迷人。背襯著黑夜裡模糊的山色草木,亮起的閱江人家倒映在池水中,展現出朦朧一線的波光,好像金子撒進了池水,遊人如痴如醉如夢回大唐曲江。


湖心仙島
島上山坡起伏,與東岸10米高岸相呼應。通過30米長的木橋登島,山路迴轉,濱水路暢。島上布置著三處開敞式的園林建築,供遊人流連、休閒,有釣魚台可供垂釣。島周遍布荷花,以應韓愈“曲江荷花蓋十里”之說。島上還飄逸著不染閒塵的“仙”氣。木橋引渡,此組建築與山池花木密切組合,荷廊建築為其重要組成之一。追求一種天然之趣和自然情調,營造出一種優雅飄逸的園林景觀。“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邊,或花畔,制亦隨態。”芙蓉影破歸蘭槳,菱藕香深寫竹橋,正是藕香榭的真實寫照。

四、曲江詩詞欣賞

曲江二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律】
其一
一片段預告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曲江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七律】
望斷平時翠輦過,空聞子夜鬼悲歌。
金輿不返傾城色,玉殿猶分下苑波
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
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
暮秋獨游曲江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七律】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白髮未除豪氣在,醉吹橫笛坐榕明。
天荒地變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
洗竹放教風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兒童不解春何在,只向遊人多處行。
開簾一寄平生快,萬頃空江著月明。

五、曲江附近的公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