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松[西藏縣名]

曲松縣原名拉加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是松贊乾布和文成公主後裔拉加“里法王”(亦稱山南王)獨立的自管區,1956年拉加里宗改名為拉加里縣。196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拉加里縣又更名為曲松縣。因色布河、江扎河、貢布河貫穿全縣境內,該三條河藏語譯音為“曲松”,曲松縣因此而得名。

地理

曲松縣位於喜馬拉雅山北側,雅魯藏布江中游南岸,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縣城卓康海拔3896米,屬高原乾燥型氣候,年平均氣溫8.7度,日照2920小時,年降水量479毫米。縣城距山南地區所在地澤當鎮57公里,距貢嘎機場

147公里,距拉薩248公里。

轄區

全縣轄三鄉兩鎮,總人口16308人(其中農牧業人中14427人,占總人口的93%),有藏、漢、回3全民族,其中藏族占99.5%,國土面積1967平方公里。全縣有2.5萬畝耕地,115.2萬畝草場。種植業以青稞、小麥、油菜為主,養殖業以牛、黃牛、綿羊、山羊為主。

資源

曲松縣水利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相當豐富,其它如香獐、野鹿、水獺、貝母、蟲草等珍貴動植物也很多。水利資源充足,有大小河流43條,長1217公里,徑流量達8472立方米,有高山湖泊31個,總面積達5平方公里。礦產資源豐富,羅布莎礦區鉻鐵儲量達600萬噸以上,平均品位在49%,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鉻鐵礦基地,境內並存有砂金、玉石、水晶石、大理石等礦。其中縣民採礦於1987年由縣農行貸款成立以來,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大力培養技術骨幹,聘用技術人員,帶領農牧民民眾共同致富。

經濟建設

自成立以來,其年開採量均在1萬噸以上。“九五”期間,上交利稅1100萬元,解決就業勞動力959人次,有效帶動了一方經濟,同時通過各種捐款、提供就業、修路築橋等實際行動造福當地百姓。旅遊方面,全縣旅遊景點頗多,僅文物景點,就有9處,包括古遺址2處,古墓群及古建築群2處,石窟2處。拉加里頗章(又稱拉加里王宮),位於縣城南面海拔4000米處,始建於13世紀,其建築風格、壁畫等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縣政府所在地卓康有山南王夏宮,修繕後保存完好,拉日石窟、洛村石窟位於堆水鄉境內,其氣勢、壁畫、雕刻藝術可與敦煌石窟相媲美;色吾溫泉因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沐浴之外,又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一年四季沐浴者絡繹不絕;此外,還有下洛村的千年古柏,巴玉溝的原始森林等更增添了該縣的無限風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