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氣池

曝氣池

曝氣池(aeration basin)利用活性污泥法進行污水處理的構築物。池內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時間,滿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與活性污泥充分接觸的混合條件。 曝氣池主要由池體、曝氣系統和進出水口三個部分組成。池體一般用鋼筋混凝土築成,平面形狀有長方形、方形和圓形等。

曝氣設備

常用的曝氣器有:微孔膜片曝氣器、懸掛鏈曝氣器、曝氣頭、曝氣軟管、曝氣機、曝氣盤,曝氣管等.

常用曝氣設備:羅茨鼓風機

曝氣原理

曝氣是使空氣與水強烈接觸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在於將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中,或者將水中不需要的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放逐到空氣中。換言之,它是促進氣體與液體之間物質交換的一種手段。它還有其他一些重要作用,如混合和攪拌。空氣中的氧通過曝氣傳遞到水中,氧由氣相向液相進行傳質轉移,這種傳質擴散的理論,套用較多的是劉易斯和惠特曼提出的雙膜理論。

雙膜理論認為,在“氣-水”界面上存在著氣膜和液膜,氣膜外和液膜外有空氣和液體流動,屬紊流狀態;氣膜和液膜間屬層流狀態,不存在對流,在一定條件下會出現氣壓梯度和濃度梯度。如果液膜中氧的濃度低於水中氧的飽和濃度,空氣中的氧繼續向內擴散透過液膜進入水體,因而液膜和氣膜將成為氧傳遞的障礙,這就是雙膜理論。顯然,克服液膜障礙最有效的方法是快速變換“氣-液”界面。曝氣攪拌正是如此,具體的做法就是:減少氣泡的大小,增加氣泡的數量,提高液體的紊流程度,加大曝氣器的安裝深度,延長氣泡與液體的接觸時間。曝氣設備正是基於這種做法而在污水處理中被廣泛採用的

工藝流程

曝氣池曝氣池

污水進入水廠,經過格柵至集水間,由水泵提升到平流沉砂池經,經初沉池沉澱後,大約可去除SS 45%,BOD 25%.污水進入曝氣池中曝氣,可從一點進水,採用傳統活性污泥法,也可採用多點進水的階段曝氣法。在二次沉澱池中,活性污泥沉澱後,回流至污泥泵房。二沉池出水經加氯處理後,排入水體。

背景資料

長期以來,城市生活污水的二級生物處理多採用活性污泥法,它是當前世界各國套用最廣的一種二級生物處理流程,具有處理能力高,出水水質好等優點。但卻普遍存在著基建費、運行費高,能耗大,管理較複雜,易出現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問題,且不能去除氮、磷等無機營養物質。對於我國這樣一個資源不足、人口眾多的開發中國家,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並不適合中國國情。由於污水處理是一項側重於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工程,因此在建設和實際運行過程中常受到資金的限制,使得治理技術與資金問題成為我國水污染治理的“瓶頸”。如何使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朝著低能耗、高效率、少剩餘污泥量、最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實現磷回收和處理水回用等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已成為水處理技術研究和套用領域共同關注的問題,就要求污水處理不應僅僅滿足單一的水質改善,同時也需要一併考慮污水及所含污染物的資源化和能源化問題,且所採用的技術必須以低能耗和少資源損耗為前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