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石山遺址

曇石山遺址

曇石山遺址位於福建省閩侯縣閩江北岸曇石村旁,為典型的海洋性貝丘遺址。文化層厚達3米,已發掘墓葬76座、陶窯5座、壕溝2條和許多灰坑,出土大批珍貴文物。主要堆積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被定名為曇石山文化。其上層疊壓著商周時期黃土侖類型墓葬。四五千年前的曇石山文化以閩江中下游為中心,連線閩台兩省,是福建古文化的搖籃。

基本信息

簡介

曇石山遺址為典型的海洋性貝丘遺址。曇石山遺址自1954年發現以來經過8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幾乎是由當時人們丟棄的蛤蜊殼貝殼、螺殼堆積起來的,厚度一般在1米左右,有的地方厚3米左右,所以又稱“貝丘遺址”。

遺址文化

曇石山遺址曇石山遺址
曇石山遺址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文化層中含大量蛤蜊殼,厚度一般在1米左右,最厚達2米多,有上、中、下三層疊壓關係。它的上層包含有青銅時代黃土侖文化和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東張中層文化的遺物,中層和下層是曇石山文化的兩個時期。
曇石山文化的特點是:生產工具以小型石錛為主,前期磨製較粗糙,後期磨製較精緻;前期和後期都使用大型牡蠣殼製成的工具——“貝耜”;陶器以泥質灰黑陶為主,前期則以細砂紅陶泥質紅陶為主;日常生活的陶質器皿以釜、罐、豆、碗、杯、壺為多,流行圜底和圈足器,三足器少見。
曇石山遺址的年代,根據中層出土的獸骨標本碳-14測定的數據為3905±90BP,中、下層年代距今約在5500至4000年前後。曇石山遺址是福建考古史上第一次大面積的科學發掘,發現的遺蹟遺物相當豐富,對於探索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原始社會晚期的歷史和社會經濟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曇石山文化遺址仍有三分之二尚未挖掘,待全部建成後,其規模將超過半坡遺址河姆渡遺址。1996年,在原址建立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博物館址

曇石山遺址曇石山遺址
曇石山遺址博物館位於福州城西24公里處的閩侯縣甘蔗鎮,距省會福州僅20公里,占地42.5畝,是福建省第一座大型考古遺址博物苑,它將曇石山第八次考古遺址現場保護並直接展示給觀眾,真實生動地反映出原始社會晚期閩人先祖生產、生活和墓葬的狀況。博物館內展出1954年以來曇石山遺址八次考古發掘的珍貴文物和圖片資料,是福建省原始社會曇石山人勞動生息的縮影;黃土文化展覽廳,展現奴隸社會先秦閩族精美的仿銅印紋陶器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考古遺址廳,第八次發掘的30餘座墓葬、陶窯和壕溝等考古遺蹟和文物按原貌展出,讓觀眾有親臨考古現場之感。曇石山文化遺址有六樣堪稱“中華之最”的寶貝。中華第一燈,在125號墓葬中,出土時,陶燈放在墓主人頭頂,類似北京十三陵定陵中的“長明燈”,四五千年前的曇石山人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燈,堪稱“中華第一燈”。
曇石山人顴骨,137號墓主人為25歲左右的年輕女性,其中左側顴骨分為上下兩部分,下方顴骨塊被稱為“日本人骨”,現日本人大部分有這塊顴骨。可以證明,日本文化不僅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連日本人種也有可能要追溯到曇石山人。中國最早的上釉技術,在遺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這些原始瓷器距今3000多年,都施有青綠色釉,是中國最早的上釉技術。

提線陶簋,在131號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11件陶簋,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為全國罕見。豎立坑中的殉葬男奴,在奴隸陪葬坑中,殉葬的男奴豎立坑中,粗壯的大腿骨和腳趾清晰可辨,顯然是活埋時掙扎所致,反映了3000年前奴隸殉葬的殘酷。18件陶釜,陶釜相當於現代的砂鍋。在131號夫婦合葬墓底下,發現了大小陶釜18件,在這全國新石器時代墓葬中絕無僅有,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州人有愛喝湯的飲食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