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市群星學校

景德鎮市群星學校

景德鎮市群星學校坐落在景市廣場北路167號,是該市唯一的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實驗學校。群星學校始建於1976年9月,該校的前身是“北區二中”,1979年9月經景德鎮市人民政府批准改為“景德鎮市第九中學”。1985年5月在省教育廳的主持下,由景德鎮市人民政府出面協調,將第九中學與第十八國小合併,正式命名為“景德鎮市群星學校”,進行教材實驗。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群星學校創辦之初,辦學條件極為艱苦,全校僅有教職工三十多人,一幢二層樓的教學樓,6個教學班,辦學條件艱苦,教學設備簡陋,師資力量較弱。截至2008年8月,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群星人艱苦創業,努力把一個一窮二白的學校逐步改變為一個初具規模,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學校。

學校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258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0餘平方米,現有教學樓3棟、行政綜合樓1棟。設有多媒體教室、生化實驗室、物理實驗室、語音室等各類功能教室。

學校發展

景德鎮群星學校由原景德鎮市第九中學和景德鎮市第十八國小合併而成。景德鎮市第九中學的前身是原景德鎮市“北區二中”,創建於1976年9月,後於1979年經市政府批准更名為景德鎮市第九中學,首任校長曾紹甫。1985年5月,景德鎮市第九中學與毗鄰的第十八國小合併,正式命名為景德鎮市群星學校,由此成為景德鎮市唯一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成立之初學制為國小五年,國中四年,開始進行教材改革實驗教學。學校辦學之初條件十分艱苦,教學設備非常簡陋,師資力量也非常薄弱,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每況愈下。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關心扶持下,學校發展逐年改善,特別是2003年,以吳德祖校長為首的新一屆學校領導班子組建以來,開始狠抓教育教學,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學校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入取重點高中的人數逐年上升,已逐步躋身為初級中學熱點學校的行列。

2000年以來,市教育局不斷加大對群星學校的扶持力度,不斷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實行對薄弱學校的各種傾斜政策,使群星學校的發展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2001市教育局投資292餘萬元,建成現代化的行政綜合大樓;2007年,市教育局又投資280餘萬元,興建一棟五層擁有30個教室的教學大樓。2013年,是教育局再次斥資對學校國小部老教學樓拆除興建,建成之後將使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教學設施

1999年,景德鎮市教育局投資300多萬元為學校新建了一幢3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大樓。內設圖書室、閱覽室、語音室、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等,最佳化了學校的教學環境。在此基礎上,學校拆除了危房,建起了綠色長廊。

師資力量

截至2008年8月,群星學校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辦學設施完備,學校占地面積達3.7萬平方米,四幢教學樓,共有39個教學班,學校在校生近2200人,在職教職工203人,其中有兩名市級學科帶頭人,有高級教師42人,中級教師80人,初級教師71人。學校注重教師隊伍建設,積極鼓勵教師參加業務、學歷培訓,該校已有十多名教師參加研究生班學習,並有9人已獲結業證書。有70多人達本科學歷,80人達大專學歷。

學校榮譽

截至2008年8月,與此同時,群星學校積極推進素質教育,走特色教育之路,成立了微機、美術、科輔興趣小組,多項活動相繼獲得了省、市級大獎15個。該校美術教師鍾振華,系高級工藝美術師。鍾振華作品多次在全國各項大賽中獲金獎,鍾振華輔導的學生也多人次獲世界級、國家級金、銀、銅獎。同時鐘振華被授予“全國優秀園丁獎”。

該校狠抓“推優”工程,培養骨幹教師。截至2008年8月,該校教研課題有15項在省市立項。該校團委與市關工委、市安委、街道聯合在該校成立了唯一一支“青少年防火宣傳志願隊”、還成立了“消防少年軍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