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啟民

景啟民

連環畫家景啟民先生1931年生於瀋陽,2005年逝世。內憂外患的國家,父母早逝的家庭,使他過早的領略了人生,這對他以後連環畫藝術的創作不無收益。從小愛上書畫的他,少年時代受到著名美術教育家徐延年先生的關懷和呵護,對他立志走上美術創作的道路影響很大。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49年景啟民先生進入東北魯藝(現魯迅美院前身)學習,1951年成為解放後第一批新中國培養的大學生來到東北畫報社工作,並立即投入到連環畫的創作,在這個新的創作領域中很快就嶄露頭角。作為新中國最早的連環畫作者,他在《抗美援朝畫報》、《東北畫報》、《農民畫報》上發表了大量作品,熱情地反映了建國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謳歌了人們參加祖國建設的熱情。與申申合作的《渾河水》和《過草地》兩部作品,是他這一時期較為成熟的連環畫作品,曾引起全國美術界矚目。《渾河水》以建設渾河中游大夥房水庫為背景,形象地再現了新舊社會渾河兩岸人民的命運與鬥爭,這部作品榮獲了1963年全國首屆連環畫評獎三等獎;《過草地》以長征史詩為題材,出色地塑造了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革命前輩的光輝形象,這部作品一問世就在全國十幾家報刊轉載,獲得廣泛好評,並獲得了省美展一等獎;《綠色的礦山》是由作者自編自繪的一套連環畫,1955年發表後,全國最具權威的《美術》雜誌予以轉發,並專門載文評介,後來獲得了省美展二等獎。正當他躊躇滿志,在藝術創作上準備大展宏圖,並兩次北上長影,與老畫家石魯先生商議將電影《暴風雨中的雄鷹》改編成連環畫時,反右鬥爭的漩渦無情地將他卷了進去,厄運的突然降臨使他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開始了艱難的跋涉。

藝術感悟

景啟民繪《鍾馗》 景啟民繪《鍾馗》

在文革前後的廿餘年間,身處逆境的景啟民先生沒有放下手中的藝術之筆,又創作了多部連環畫、小說插圖和年畫條屏,此時他的藝術創作更趨成熟,創作手法更加多樣,特別是歷經了文革期間的空白,他的深厚藝術積蓄獲得了一個爆發的機會,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創作旺盛期,數十部連環畫作品相繼問世。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連環畫市場的萎縮和年齡的增長,景啟民先生開始嘗試寫意人物國畫的創作,他深信白樂天“學無常師,以真為師”的話,數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塞外,他從西北沿著古絲綢之路西行,悉心考察古代各民族的藝術精華,這使他的繪畫境界達到了巔峰,創作的國畫作品兩次獲得國際水墨畫大獎,並多次出國舉辦個人畫展。藝術創作的成功使他深深感悟到:“我的國畫人物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多年創作連環畫所做的積累。”綜觀景啟民先生半個多世紀的藝術創作歷程,可用他的一首七律詩作一小結:長憶少壯艱辛事,拙筆塗鴉費心思,學步全賴勤為徑,群體共繪不竊私。頁今東隅已將逝,尚有豪情似舊時,莫道桑榆猶非晚,蘸盡宿墨添新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