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鑑賞

本書分四部分,介紹普洱茶的歷史、人文、地理,以及普洱茶的加工、沖泡和保健功用。 深入淺出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圖片,使廣大普洱茶及茶文化愛好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普洱茶。 清光緒《普洱府志》之卷一、卷七及卷十九等章記載:“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

版權資訊

作 者:劉勤晉 著
出 版 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9-1
版 次:1
頁 數:116
字 數:60000
印刷時間:2009-9-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1972777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作者的口吻讓我想起了讀茶葉班時老教授們的口吻,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一針見血指出了許多似懂非懂的人的誤導之言,比如樟香,濕倉等等.獲得了許多有用的知識,初次閱讀便忍不住快速地從頭讀到尾,我會再重頭細細閱讀學習的.非常好的書.

內容簡介

普洱茶既是茶名,又是歷史地理與茶的結合名詞。“普洱”原為哈尼語,“普”為寨,“洱”為水灣,普洱即為水灣寨的意思。通過歷史文獻可以知道,普洱茶原產自銀生諸山,即今天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普洱市所管轄地區,如今的普洱茶已成為雲南地理標誌產品,揚名中外,並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追捧。
本書分四部分,介紹普洱茶的歷史、人文、地理,以及普洱茶的加工、沖泡和保健功用。深入淺出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圖片,使廣大普洱茶及茶文化愛好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普洱茶。

目錄

第一壺 普洱茶的基本概念

第一杯 普洱茶的定義
從普洱茶名說起
普洱茶的國家標準定義
第二杯 普洱茶的產茶區
茶樹的發源地
普洱茶的主要產區
茶區的氣候與土壤
古茶樹資源
第三杯 普洱茶的加工工藝
傳統普洱茶加工工藝
傳統沱茶加工工藝
現代普洱茶加工工藝
獨特的“渥(漚)堆發酵”工藝
“純料”與“拼配”
第四杯 普洱荼的分類
“生茶”與“熟茶”
喬木茶與台地茶
“乾倉”與“濕倉”
按外形分類
按商品特徵分類

第二壺 普洱茶的人文地理

第一杯 普洱茶的歷史與傳說
古濮人與普洱茶
布朗族種茶始祖叭岩冷
茶祖諸葛亮
普洱貢茶
《紅樓夢》中賞普洱
第二杯 體驗普洱古道
茶馬古道的由來
普洱茶和雲南茶馬古道
明末清初“走夷方”
“馬鍋頭”成為大茶商
第三杯 品味民俗茶飲
普洱烤茶
藏族酥油茶
佤族擂茶
佤族鐵板燒茶
布朗族酸茶
傣族三味茶
基諾族涼拌茶
白族三道茶
納西族龍虎鬥茶

第三壺 普洱茶的沖泡

第一杯 普洱茶的沖泡要領
熟悉普洱茶的茶性
選擇宜茶之水
選擇泡茶的茶具
普洱茶的沖泡技巧
泡茶的心境與環境
泡茶的禮儀與細節
第二杯 普洱茶紫砂壺 泡法
第三杯 普洱茶蓋碗茶藝
第四杯 普洱茶的品飲和評鑑
審評室環境
審評茶器具
鑒評技巧與方法
普洱茶陳香味之謎

第四壺 普洱茶養生與保健

第一杯 茶的保健功能
茶多酚的保健功能
茶多糖的降血脂及增強免疫功能
咖啡鹼抗疲勞作用
胺基酸增強免疫功能
第二杯 普洱茶的品質成分
香氣成分
滋味成分
普洱茶中的茶沒食子酸
普洱茶的碳水化合物
普洱茶兒茶素氧化機理
第三杯 普洱茶的保健功能
普洱茶保健功效的歷史記載
普洱茶的控制高血脂作用
普洱茶的健齒護牙作用
普洱茶的抗癌作用
普洱茶的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
第四杯 養生保健普洱茶
附錄 普洱茶的選購與貯存
廣博的普洱茶知識面
普洱茶常用的嘜號
知行合一,實踐出真知
平常心購好茶
普洱茶的儲存

部分章節

第一壺 普洱茶的基本概念
第一杯 普洱茶的定義
從普洱茶名說起
雲南產茶,唐懿宗鹹通五年(864年),樊綽撰《蠻書》中載:“雲南管內物產第七,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公元765年,南詔國在今昆明修拓東城,開拓滇東地盤,把曲州、靖州(昭通、宣威一帶)、步頭(紅河南)控制起來;並在景東地區設“銀生府”,任命了“銀生節度使”,首府在景東城,統轄今景東、景谷、鎮沅、墨江、普洱、思茅、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區。明代時普洱、思茅均屬車裡宣慰司(景洪),直到清雍正七年(1729年),當地實行“改土歸流”以後才成立“普洱府”,下管轄“三廳一縣一司”,即思茅廳、他郎廳(墨江)、威遠廳(景谷)、寧洱縣(普洱)、車裡宣慰司(景洪)。
清光緒《普洱府志》之卷一、卷七及卷十九等章記載:“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聯八勐以環衛,形錯犬牙(思茅屬江內五勐),榷六山為正供,周資雀舌(一攸樂山,在府南七百五里,後分為架布山、崆山;一莽枝山,在府南四百八十五里;一革登山,在府南四百八十里;一蠻磚山,在府南三百六十里;一倚邦山,在府南三百四十里;五山俱由倚邦土司所管。一漫撒山,即易武山,在府南五百八十里,為易武土司管)。”說明古銀生府所屬六大茶山到清代已歸普洱府之思茅廳管轄。較《普洱府志》更早成書的檀粹撰《滇海虞衡記》卷十一載:“普茶名重於天下。此滇之所以為產而資利賴者也。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日攸樂,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蠻磚,六日漫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每盈路,可謂大錢糧矣。”這段話把普洱茶主產地當時的產銷盛況講得更加清楚。清道光五年(1825年),阮福集普洱茶極盛時諸文之大成,著《普洱茶記》,不僅系統介紹了普洱茶的來龍去脈、產地環境,以及產品種類、品質特徵、每年朝廷用於普洱貢茶採辦之花費多少,甚至連普洱茶品質的鑑別皆有記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