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同塔

普同塔

普同塔為宋代南翔寺舊物,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原座落在南翔寺九品觀荷花池中。 

上海普同塔

普同塔位於上海市嘉定南翔古猗園荷花池中。塔為南宋嘉定十五年(公元1227年),由甘子荊及其妻王氏所
建。1935年前,經南翔學者姚明輝倡修。塔為石結構,平面八角形,五層,高6.6米餘,塔身呈八角柱形。第一層八角形,刻有四天王像,上為八角形石座;第二層作八角形,每面刻有浮雕佛像,再上覆以檐,上承蓮花座;第三層作四角形,上有石刻雲龍。再上為圓蓋;第四層作四角形,刻有俯佛像,再上為八角形蓋;第五層作不規則圓形。制度極為繁複,但整體頗為調和。 晉同塔原在南翔寺九品觀荷花池中,是為寺中僧人埋葬骨灰之處,後寺毀塔存。1959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將其移置於古猗園土阜上。1987年又遷入園中荷花池內。1960年1月,此塔被列為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

江西普同塔

位於宜春市城南32.5公里洪江鄉塘家山西北250米處。是和尚圓寂後存放骨灰的墳塔,坐南向北,為寺僧定空募化創建。原來周圍有類似的塔3-5座,略小,已坍。塔為六角亭台式單層塔,用方條形花崗石壘砌,占地面積30平方米,塔高3.6米,邊寬1米,塔之四周有花崗石羅圍,現僅存一部分。塔身用方條形花崗石錯縫平鋪壘砌,高2.7米。距寶蓋下0.81米處豎嵌一平首石碑,楷書刻:"普同塔"三字。金剛寶座和寶頂部分尚是完整的。

山西壺關普同塔

壺關縣城東南50千米的樹掌鎮莊則上村下寺自然莊東北約150米處半山腰。四周懸崖峭壁,地勢險要。塔北臨西華表,崖中有北石窟,窟內有石佛像五尊,西峙將軍峰,峰頂天然形成的兩塊奇形怪石,盛似兩名將軍巍然屹立,東有蔭林公路穿越而過,路旁潺潺流水常年不息,南望五指山,五指聳立,似如仙人巨掌。這裡風景優美,景色宜人,是一處理想的旅遊勝地。
塔建在原雲蓋寺東側,寺院早毀,現存舍利塔五座惟其完整。此塔為雲蓋寺住持無瑕禪師圓寂之後所建造。通高十一級,約4.5米。通體由優質青石雕鑿而成。總體造型獨特,形制各異。由下而上,逐層依次有圓形,六角形,腰鼓形,各層塔檐均為四坡水式,塔剎為圓形攢尖頂。雕刻精細,古樸雅致。塔旁另有四座形制不同,殘損不全的小型石塔,排列規整,處此襯托獨成一景。1998年壺關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東仁化普同塔

仁化普同塔位於仁化縣丹霞山下層風景區錦石岩前方,建於清順治五年(1648年),為錦石岩僧眾所
仁化普同塔
建。
塔平面八角形,三層,高3.6米,為樓閣式石塔,紅砂岩石磚砌築。塔正面基座前置石祭台和香燭台、石香爐。首層拱券形龕內嵌墓碑,楷體直書陰刻碑文“歷代禪師之靈塔。”第二層下面中嵌長方形塔名碑,陰刻楷體橫書“普同塔”三字,上款為“南明永曆戊子孟夏立”,下款為“劉曰秋書”,因碑嚴重風化,有些字無法辨認。各層塔檐檐角上翹,八注攢尖寶珠頂。塔四周有石磚結砌的護坡及墳首、享堂。是廣東省內有絕對年代可考的南明墓塔。
1989年仁化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安徽天柱山普同塔

普同塔,位於安徽省天柱山。一在三祖寺東側山谷間的和尚墳處。塊石砌成,高2米,嵌有明代碑銘。一在佛光寺南的燕子沖,塊石結構,明天啟間(公元1621~1627年)建。今僅存塔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