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察冀大反攻作戰

晉察冀大反攻作戰

晉察冀大反攻作戰是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8月至11月它位於華北的北部,中國八路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軍民對日偽軍進行的大規模反攻作戰。

抗日戰爭戰略反攻開始後,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部隊對日偽軍舉行大反攻。晉察冀部隊主力,配合晉綏軍區部隊奪取太原,從東面與東北面進抵城郊。冀晉、冀中、冀熱遼軍區部隊各一部,為策應對平津的圍攻,分別對保定、石家莊、唐山展開猛烈進攻。8月12日,冀察軍區第一、十一軍分區部隊和冀熱遼軍區部隊一部,從東、南、西三面包圍北平,占領了通縣機場。冀熱遼軍區部隊主力,分前後兩個梯隊,分別由冀東區向東北挺進。前梯隊一部由九門口出關,30日在綏中地區與蘇軍會師,共同南下攻克山海關。盤踞在興城、錦西、錦州等地之偽“滿洲國”軍兩個旅與偽滿保全警察部隊全部被出關八路軍解除武裝。在向遼西進軍途中清除了遼西13個縣的偽滿軍警和土匪武裝,建立了政權機關,沿途設立了兵站。19日,冀中軍區第八、九、十軍分區部隊占領平津間張莊、楊村、北倉及楊柳青、靜海等據點,逼近天津。28日,冀晉軍區第二、三軍分區部隊進至壽陽、榆次及忻縣、定襄地區,破壞了太原至陽泉間的正太路及太原至忻縣間的同蒲路,配合晉綏軍區部隊包圍了太原。晉冀軍區之四十六、四十七、四十九團及冀中第六、七軍分區部隊分別向石家莊、保定展開猛烈進攻。8月15日,冀察軍區第十二、十三軍分區等部隊從東、南、西三面包圍了軍事重鎮張家口。冀熱遼軍區部隊先後解放遵化、樂亭、寧河等城鎮,並連續對北寧路進行了破襲。冀察軍區部隊解放了淶水、易縣、門頭溝等城鎮,破壞了平綏路北平至張家口段。晉察冀軍區從8月10日至11月,共殲日偽軍7萬餘人,全區野戰部隊發展到21.5萬餘人,地方部隊10.4萬人,基幹民兵擴大到90餘萬人;解放察、熱兩省全境、河北省大部和山西、綏遠、遼寧省各一部;收復了張家口、承德、秦皇島、集寧、豐鎮、山海關、綏中、錦州等70餘座城市;建立了察哈爾、熱河兩個省政府及191個縣(旗)政府、4個自治區政府,擁有人口4000萬;形成了以中共晉察冀中央局、晉察軍區所在地張家口為中心的晉、察、冀、綏、勢、遼縱橫千里的戰略基地。使晉察冀和晉綏、晉冀魯豫以及東北等解放區連成一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