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夢奇

晉夢奇

晉夢奇(?—1943),中共黨員,革命烈士。紡織專業大學生出身,歷任平鄉縣縣長、中共巨鹿地區專員,生平具體事跡已不可考。1943年冬天,因漢奸出賣被日軍包圍,晉夢奇寧死不當俘虜,自戕殉國。安葬在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基本信息

稱呼緣由

1942年日本人五一大掃蕩,集中了極大的兵力,把華北敵後根據地當作正面戰場來處理。那個時候,八路軍的主力被迫就撤到太行山方向去了。當地就很困難了,晉夢奇當時就講“我一定要留下來”。為什麼?“我是地方工作人員,如果這個地方我們沒有地方工作人員的話,老百姓的心就垮了。”的確是這樣,如果一個地方只有游擊隊,那這個地方不是你能站得住的。你必須得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工作人員在這兒,老百姓才會真把你當作自己人。晉夢奇就留下來了,而且做得非常好。八路軍的武工隊的概念,晉夢奇在裡面做了很多貢獻。他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候,到了1943年,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被迫把力量撤走,他所在的這一帶地區,已經是“白天是敵人的,晚上是我們的”。但他就在勝利的前夜犧牲了。他的犧牲也非常傳奇。

冀中的老百姓,習慣稱呼晉夢奇為“晉司令”。其實晉夢奇被稱為“司令”是一個錯誤,他的身份是中共巨鹿地區負責九個縣的專員,因此從性質上說他並不是軍人。被稱為司令是因為老百姓看到“好幾個團長都對晉司令可恭敬的咧”,加之晉夢奇出入總帶一支三號手槍,因此認為晉夢奇官比團長還要大,就是司令了。那個時候軍人穿便衣的很多,沒有人分辨他是否真的是“司令”。

人物性格

晉夢奇最早的職務是平鄉縣縣長,對於這個紡織專業大學生出身的縣長,最開始他並不是很被家鄉人所接受。但這個學生縣長的確有一種非凡的氣質。

少年晉夢奇的性格沉靜如水,具有遇事不慍不火、鎮定自若的領導氣質。晉夢奇本人並非軍人,也不善戰,但善籌劃安排,因此每次日軍襲擊,晉多擔任轉移總指揮的角色。鄉人回憶,即便周圍炮聲轟鳴,哀鴻遍野,晉總是一副平常面孔,不慌不忙,不喜不怒,千頭萬緒中井井有條地安排各種事務,無論形勢多么緊急,每一次他都能安全地把大家帶出險地。所以幾次以後,當地的鄉民就形成了只要看到晉司令就放心的習慣。他的威望自然也就建立起來。

晉夢奇 晉夢奇

晉夢奇是地方幹部,而當時在宣傳上對部隊人員更為側重,因此其具體事跡已不可考,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他的墓碑上,只記有對他“危急時刻指揮若定,生死當前忠貞不屈”的蓋棺評語。

冀中鬥爭

晉夢奇是當時華北地區最有效率的地方幹部之一,陳再道的騎兵團,有一多半戰馬就是晉想方設法籌劃而來,最終成為冀中最精銳的勁旅。

晉夢奇也是堅持在五一大掃蕩後留在冀中的少數地方幹部之一。戰爭中,地方幹部的作用非常重要,是衡量一個根據地是否變成游擊區的標準。所以,在冀中地區被破壞殆盡,“一槍打穿根據地”的危難條件下,晉夢奇選擇留了下來,並始終堅持在日軍占領地區行使政權職能。他也是最早提出用“武工隊”形式進行鬥爭的冀中幹部之一,且明確提出“不要紅軍幹部”,因為紅軍多是南方人,不容易在本地隱蔽和行動。

武工隊,是純粹由冀中自己的子弟兵組成的特殊武裝,冀中的恢復,就是從武工隊的出現開始的。而武工隊的產生,也有其獨特的時代背景。當時失去了冀中的八路軍,陷入了糧彈兩缺的艱難困境,平均每人子彈不足十發,而土造手榴彈又多不發火,效果很差。因此,八路軍沒有以主力部隊恢復冀中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晉夢奇等冀中幹部提出了“武工隊”的概念。

他們根據八路軍中富有戰鬥經驗的冀中指戰員較多這一特點,集中少量精銳兵員,配以最好的武器和充足的彈藥,回到冀中根據地以便衣的形式活動,同時保衛地方政府,並進一步恢復冀中補給區的造血能力。

武工隊對日軍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為它完全不同於傳統的八路軍作戰部隊。他們活動於日軍核桃殼防衛體系的內部軟腹地區,機動靈活,火力強大,擅長短時間、高頻率的強襲,尤其是皆為本地人,對冀中地方特別熟悉,深得當地人民的支持,只要把槍藏起,根本分辨不出他們和普通百姓的區別。

武工隊如同脊樑一樣,使慘遭蹂躪的冀中父老心中的怒火找到了支撐點。經幾個回合的較量,到1943年秋天,冀中根據地又漸漸恢復了生機,大部分地區呈現日軍控制白天,中國軍隊控制夜晚;日軍控制幹線據點,中國軍隊控制農村地區的局面。

犧牲經過

晉夢奇犧牲在局面已經完全好轉的1943年冬天,冀中已經度過了最艱苦的時期。

一日,晉夢奇前往某地開會,只帶了一個警衛員。當時的局面,抗日武裝基本都在日軍無法控制的夜間行動,晉司令也不例外,他半夜就和警衛員出發了,兩個人一人一輛腳踏車。

不幸的是,路上晉的腳踏車出了故障,不停地掉鏈子,所以他走走修修,修修走走,總是修不好,一不小心,天就亮了。當時他和警衛員是在河套里走,邊走邊收拾車,這時,被一個漢奸發現了。

抗戰中河北的忠義英雄固然很多,漢奸也很多,但是它的定義相當模糊。比如這次晉司令碰到的漢奸,在這次出事之前,是從來沒有做過漢奸的。他的真實身份只是一個撿糞的老頭兒。但這個撿糞的老頭兒卻知道日本人正在懸賞捉拿晉夢奇!他看到晉夢奇兩人的時候,幾乎馬上就認出了。因為晉臉上有幾顆淺麻子,有個外號叫作“晉麻子”,這個特徵暴露了晉的身份。

這撿糞的老頭兒還特意證實了一下,他湊近兩個人,故意問:“晉司令,車壞啦?”

看到是個老人,又是個窮人,晉夢奇不疑有它,還問他會不會修車。這老傢伙看了看,說不會,就沿著河套一邊撿糞,一邊走去。這老頭兒拐彎就進了日本炮樓,接著,幾十名日軍就沿著河套向晉夢奇他們二人撲來。當時晉夢奇和他的警衛員已經上了公路,警衛員眼尖,發現日軍突然出現,立刻讓晉司令騎他的車快走,自己就地抵抗。這個抵抗不可能持久的,只幾分鐘,警衛員戰死,但他盡到了職責,晉夢奇甩開追兵,逃進了一個小村子。

可是,剛剛穿過村莊,對面的公路上,另一個據點的日軍也趕過來了。沒辦法,晉夢奇只好再退進這個小村子裡。這個村子名叫作劉家窯。

當時,冀中各村莊多有地道或者特殊的隱蔽部,像晉夢奇這樣的地方幹部對它們的位置都非常熟悉。劉家窯的隱蔽部在一個房子的夾壁牆裡,晉夢奇司令就躲進了它的裡面。日軍立即包圍了劉家窯,進村搜尋。他們找到了晉夢奇的腳踏車,卻找不到他的人。

日本兵就把全村的老百姓都圍起來了。日本軍隊在華北有一個政策:如有證據說明某村莊“窩藏”抗日武裝,處罰就是將全村的人殺死,房子燒掉,除非他們交出窩藏的人來。抓不住晉夢奇,他們就要殺死全村的男女老少。

村里人沒有交出晉夢奇。一方面,冀中的老百姓在保護武工隊方面是相當堅決的,因為他們都是自己的鄉親;另一方面,晉夢奇突然進村,大概村民就算有人想交出人來,也無從知道他在哪裡。結果,晉夢奇司令就自己走了出來。他鎮靜地走出隱蔽部,隨身的檔案早已燒掉,只提著他的槍——一支三號手槍。

日本人吃了一驚,隨即以為他是來投降的。我祖母的表兄晉夢奇走到隱蔽部門口,他仰頭看看天,面容平靜,從容地把手槍放進自己的口中。

一聲槍響······

1943年11月14日,華北已寒冬蕭瑟,中共巨鹿地區專員晉夢奇烈士在劉家窯村被日軍包圍,晉寧死不當俘虜,自戕殉國。臨死前,他沒有說一句話。晉夢奇犧牲後,日軍拖著他的屍體遊街示眾·····

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1951年,出賣晉夢奇的漢奸被判處死刑,押送到晉夢奇烈士的墓碑前槍決。負責此案的,正是晉夢奇司令的好友張子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