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分裂

晉國分裂

在昭公之子頃公在位期間,六卿借頃公之手消滅了祁氏和羊舌氏這兩家公室最後的支脈和擁護者,將其封地盡數瓜分,從此公室便再沒有可倚仗的勢力了。當公室已不復成為重要力量之時,六卿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便更加激烈。定公十五年(前497年),齊、衛於郹氏(今山東巨野附近)相會,攻晉的河內,第二次弭兵之盟至此完全破裂。從此出現了以齊為主的東方聯盟與晉之間的對峙,晉的盟主地位已只是個擺設。

基本信息

背景

在昭公之子頃公在位期間,六卿借頃公之手消滅了祁氏和羊舌氏這兩家公室最後的支脈和擁護者,將其封地盡數瓜分,從此公室便再沒有可倚仗的勢力了。當公室已不復成為重要力量之時,六卿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便更加激烈。定公十五年(前497年),齊、衛於郹氏(今山東巨野附近)相會,攻晉的河內,第二次弭兵之盟至此完全破裂。從此出現了以齊為主的東方聯盟與晉之間的對峙,晉的盟主地位已只是個擺設。

也就是宋衛攻晉的當年,晉國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同其餘四家不和,兩國聯合魯國支持兩家意圖藉機獲利。這次內亂最終被晉國平亂,中行氏和范氏被驅逐,其封地被另外四卿瓜分,至此晉卿還剩下知、韓、魏、趙四家。

過程

定公之子出公時期,卿族之間的鬥爭更加劇烈,晉的土地持續向北擴展著。知氏滅仇由(今山西盂縣東北)後,又於定公十六年(前459年)取中山國的窮魚之邱,勢力發展到河北定縣一帶。趙襄子於出公十七年(前458年)成了趙氏首領後,誘殺其姐父代王,盡取代地。四年後,四卿首領知瑤、魏駒、韓虔趙無恤將直屬公室的原范氏和中行氏剩餘領土全數瓜分,出公不滿,想借齊魯兩國軍隊逐四卿,反被四卿趕跑。

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知氏聯合韓、魏兩家圍趙氏的晉陽,但在關鍵時刻,韓、魏反過來同趙氏合力滅掉了最強大的知氏,並三分其地,至此晉國實際上已被三家瓜分。

結果

此後名義上的晉國還繼續存在很久。哀公十八年(前434年),晉哀公卒,晉幽公即位。韓、趙、魏瓜分晉國剩餘土地,只有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從此韓、趙、魏稱為三晉。十八年後,幽公為“盜”所殺,其子烈公繼任。烈公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烈公後又傳孝公、靜公兩代。靜公二年(前349年),兩國殺晉公,分其地,建立近七百年的晉國徹底滅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